一种微集雨滴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49861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3:36
一种微集雨滴灌系统,该系统由集雨、储水和滴灌三部分组成;集雨部分包括集雨膜,固定筋、和U型钉;储水部分为截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环状开口水囊,水囊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口和用于与水网及其它水囊连接的联网口;滴灌部分包括连接管和可调微滴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功能多样,开口设计,使得树盘安装与拆卸简易,采用膜材料设计,软性大,可适应多种地形条件。即可在平地使用,也可在缓坡地使用,利用压差实现重力自压滴灌,无需消耗动力,联网口双功能设计,既可实现树盘间的联网,调剂与平衡水量,也可用作溢流口;进水口设有过滤网,有利于防止杂物流入水囊堵塞滴头。材料重量轻,可折叠,易于运输和搬运。制造成本低,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生态恢复工程
,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种果等场合的微集雨滴灌系统
技术介绍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降雨量小,在植树、种果时,前期的浇灌水量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到树苗的成活率。在生态 恢复工程中,常采用构筑石质、土质或木质树盘的方式,拦蓄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苗木成活率,并实现水土保持效果。但存在的问题是(1) 土方工程量大,工期较长,造价高;(2)功能单一,只能短暂拦蓄水流,无法控制水分的蒸发,降水的利用率低;3)维护成本高,通常树盘每年需要维护,需要大量人工支出;对于无法就地取材的地方,加上材料成本,维护费更高。此外,在工程中,还有通过铺设渗漏管、滴灌管、微喷带等方式进行浇灌,除存在工程量大、造价高、维护成本大等问题外,还对水源的要求较高。因此,以上各方式在应用中功能和使用范围都受到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充分利用自然降雨,结合滴灌技术,实现对水源的高效利用。为坡地和平地植树造林提供一种使用便捷,成本低廉,功能多样的集雨滴灌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集雨滴灌系统,该系统由集雨、储水和滴灌三部分组成;其中,所述集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集雨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集雨、储水和滴灌三部分组成;其中,所述集雨部分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集雨膜(6),固定筋(1)和U型钉(7),所述集雨膜(6)为开口的圆环形或方环形,所述固定筋(1)设置在所述集雨膜(6)的外环和边沿,通过所述U型钉(7)固定,所述集雨膜(6)的内环边沿折弯形成挡水沿(2);所述储水装置为截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环状开口水囊(5),所述环状开口水囊(5)上设有若干个水囊进水口(4)、水囊出水口(3)和用于联网与另一个水囊连接的联网口(10);所述滴灌部分包括连接管(8)和可调微滴头(9),所述可调微滴头(9)设置在所述连接管(9)的一端;所述集雨膜(6)通过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方莹毕勇刚张敬宇化相国王光武史海波魏自刚王勇赖威吴昊张培刘飞曹玉亭胡宗明相黎明王翔宇王笠李璐史振华巩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丰源生态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林丰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丰林源生态园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