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寒地水稻高效节水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89257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8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寒地水稻高效节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均采用间歇式循环交替灌溉方法,先灌溉至水层上限,然后自然落干,期间如降雨蓄雨水至蓄雨上限,达到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下限后重复灌溉至灌溉水层上限,循环交替,各生育期配合相应施肥、打药和除草,直至收割。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节水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试验统计,常规浅灌平均每亩净定额390m3左右,节水灌溉平均每亩240m3,节水幅度38%;增产25kg/亩,增产幅度5%;节支增收100元/亩;水分生产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比常规灌溉提高44%和8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寒地水稻全生育期的高效节水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稻谷生产原来主要集中在南方,但90年代以来,北方稻谷生产大幅增加。其中黑龙江省1980年全省仅有水稻283千公顷,到2011年猛增到3345千公顷,30多年间增加了近12倍。水稻产量也由1980年34亿斤,增加到2011年的近500亿斤,商品量高达80%以 上。水资源的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短缺制约了水稻面积的进一步发展,是寒冷地区稻米发展的最大瓶颈。以东北黑龙江为例,黑龙江省2011年实有水稻灌溉面积3345千公顷,年用水量高达260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32%。按着国家发展规划,到2015年黑龙江省水稻面积将达到3946千公顷,每年为国家提供优质商品粳稻2500万吨。如按现有灌溉用水管理水平,届时仅水稻灌溉用水将达350亿m3左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43%,虽然有部分水田利用过境水资源灌溉,但水资源仍将十分紧张,可持续发展将十分严峻。目前,黑龙江省现状田间灌溉定额高达40(T500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仅O. 45,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方法是黑龙江省水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是指稻苗(秧苗)本田移栽后,田面保持薄水层(10 30mm)返青活苗,在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阶段,灌水后田面不再保留水层,以根层土壤水分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土壤水分控制上限为饱和含水率,下限则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分别取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 80%适宜组合。这是根据水稻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需求的敏感程度和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新的需水规律,在发挥水稻自身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适时适量科学供水的灌水新技术。该技术是河海大学等单位十余年潜心研究的科技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应用。但是由于寒地稻作区有效积温低,无霜期短,土壤理化性质与南方稻区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水分调控下限阈值普遍较南方地区高,另外实际生产中由于缺乏与节水灌溉模式应用相应的土壤裂缝、灌水次数和灌溉定额、水稻生育期转换、施肥、打药等配套生产措施,上述灌水技术难以适应在地域辽阔、气候和土质差异很大的寒地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基于节水灌溉的需求,提供一种适用于寒地水稻全生育期的高效节水栽培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寒地水稻全生育期的高效节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均采用间歇式循环交替灌溉方法,先灌溉水层至上限,然后自然落干,达到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下限后重复灌溉至上限,循环交替;其中返青期水层的上限为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100% ;分蘖期前期水层的上限为3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90% ;分蘖期中期水层的上限为3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90% ;分蘖期末期水层的上限为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70% ;拔节孕穗期水层的上限为3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100% ;抽穗开花期水层的上限为3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100% ;乳熟期水层的上限为2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80% ;黄熟期水层的上限为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寒地,是指土壤分布主要有黑土、暗棕壤、草甸土、白浆土等,多年平均彡10°C有效积温在2000°C 2850°C、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400mm 600mm、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为600mm 900mm、无霜期120d 150d的地区。为了高效利用降雨,在降雨量大于灌溉水层上限的情况下,以蓄雨指标上限替代灌溉水层上限,其中返青期的蓄雨量上限为20mm ;分蘖期前期的蓄雨量上限为50mm ;分蘖期中期的蓄雨量上限为50mm ;分蘖期末期的蓄雨量上限为Omm ;拔节孕穗期的蓄雨量上限 为50mm ;抽穗开花期的蓄雨量上限为50mm ;乳熟期的蓄雨量上限为20mm ;黄熟期的蓄雨量上限为20謹。不同生育期的水分调控阈值可参见表I。表I不同生育期的水分调控阈值。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均采用间歇式循环交替灌溉方法,先灌溉水层至上限,如遇降雨蓄雨至蓄雨上限,然后自然落干,达到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下限后重复灌溉至上限,循环交替;其中 返青期不建立水层;分蘖期前期水层的上限为3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90% ;分蘖期中期水层的上限为3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90% ;分蘖期末期水层的上限为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70% ;拔节孕穗期水层的上限为3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100% ;抽穗开花期水层的上限为30mm,下限为壤饱和含水率的100% ;乳熟期水层的上限为2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80% ;黄熟期水层的上限为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土壤饱和含水率根据土壤裂缝的宽度进行判断土壤饱和含水率为100%时,土壤无裂缝;土壤饱和含水率为95%时,土壤裂缝宽度为0-1_ ;土壤饱和含水率为90%时,土壤裂缝宽度为1-2_ ;土壤饱和含水率为85%时,土壤裂缝宽度为2-4mm ;土壤饱和含水率为80%时,土壤裂缝宽度为4-5mm ;土壤饱和含水率为70%时,土壤裂缝宽度为4_6_ ;土壤饱和含水率为60%时,土壤裂缝宽度为7-10mm。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生产上选用熟期适宜、品质优良、稳产高产、抗逆性强的当地当家品种。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气温超过5-6°C开始播种,插秧最晚不应迟于6月上旬,确保水稻6月末7月初进入幼穗分化,7月末8月初安全抽穗,9月上、中旬气温降到13°C前安全成熟。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大中棚育壮秧,以旱育苗为基础,早种稀播为前提,调温控水为手段,采用大、中棚育秧,收割后准备床土和做床、超稀播种,控制温度、控水培育多蘖壮秧,适时带蘖插秧。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其特征在于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均采用间歇式循环交替灌溉方法,先灌溉至水层上限,然后自然落干,期间如降雨蓄雨水至蓄雨上限,达到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下限后重复灌溉至灌溉水层上限,循环交替,各生育期配合相应施肥、打药和除草,直至收割。本专利技术方法节水增产效果十分显著,试验统计,常规浅灌平均每亩净定额390m3左右,节水灌溉平均每亩240m3,节水幅度38%;增产25kg/亩,增产幅度5%;节支增收100元/亩;水分生产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比常规灌溉提高44%和87%。文档编号A01G16/00GK102771356SQ201210262719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何权, 吕纯波, 朱伟峰, 王振刚, 郭龙珠, 魏邦记 申请人:河海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寒地水稻高效节水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均采用间歇式循环交替灌溉方法,先灌溉水层至上限,如遇降雨蓄雨至蓄雨上限,然后自然落干,达到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下限后重复灌溉至上限,循环交替;其中:返青期不建立水层;分蘖期前期水层的上限为3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90%;分蘖期中期水层的上限为3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90%;分蘖期末期水层的上限为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70%;拔节孕穗期水层的上限为3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100%;抽穗开花期水层的上限为30mm,下限为壤饱和含水率的100%;乳熟期水层的上限为2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80%;黄熟期水层的上限为0mm,下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龙珠吕纯波魏邦记王振刚何权朱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