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栽盆,包含一个盆体、设置在该盆体内的一层储水层及一层吸水层。该盆体包括一个底壁及一个围绕壁,该底壁与该围绕壁相配合界定出一个储水空间及一个位于该储水空间上方的栽种空间。该储水层包括多数个堆叠于该盆体的底壁上并装填在该储水空间内的塑料颗粒。该吸水层设置在该储水层上而阻隔在该储水空间与该栽种空间之间。对该植栽盆栽种的植物浇水时,该储水层的所述塑料颗粒可借由其间的空隙提供稳定的储水容量,并能配合该吸水层使该储水空间中的水借由毛细作用被向上吸附,而能持续供水给容装在该栽种空间内的栽种介质,使该植栽盆具有稳定蓄水量并能持续供水给栽种植物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栽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储水功能而能够长时间持续地将水分供给盆内植物的植栽盆。
技术介绍
一般栽种植物时,除了直接栽种于土地上外,针对没有适当栽种土地的情况,例如,要在较不适合栽种植物的水泥建筑或沙漠环境中进行园艺或绿化活动时,通常会将植物栽种于盆器中以方便搬运与摆设。然而,栽种于盆器中的植栽要适时补充水分,否则植栽易因缺水枯死,一般人为了避免植栽缺水枯死的情形,通常会浇注过多的水分于植栽上,但是,植栽无法吸收的水分仍然会通过盆器底部开口流出,如果间隔太久未补充水分,还是会发生植栽枯萎或死亡情形, 如此,反而造成水分浪费。鉴于现代人生活形态繁忙,可能发生忘记或无暇照顾盆栽而导致植栽死亡的状况,目前市面上已有一种具有储水功能的分隔结构式植栽盆商品。如图I所示,现有的一种植栽盆11具有能相对应组合的一个用于装填栽种土壤且具有一底板115的上盆体111、一个用于储水的下盆体112、多数条自该上盆体111穿过该底板115进入该下盆体112且具有吸水作用的导水线113,及一片铺设在该底板115的吸水棉垫114。当在该植栽盆11栽种植物时,浇灌于栽种土壤的过多水量会通过底板115的穿孔116流至该下盆体112储存,之后再借由所述导水线113以毛细吸附作用将原先储存于该下盆体112的水分吸附至该上盆体111的栽种土壤中供植物吸收使用。借此,不需经常浇水仍可使栽种土壤常保湿润,并能避免因浇注过多水分而造成水分流失浪费的情形。然而,所述导水线113多为棉线,使用过久易发生线体中的间隙吸附异物而使导水效率降低,或因线体腐烂断而无法提供导水的状况,导致该植栽盆11仍易因供水不足而影响植栽生长,而存在无法确实产生持续供水效果的缺失。参阅图2,另一种现有的植栽盆12具有可相互螺接组合的一个界定出一个栽种空间123的上盆体121及一个界定出一个储水空间124的下盆体122,该上盆体121具有一个阻隔在该栽种空间123与该储水空间124之间的承载板125、一个自该承载板125向下凹设延伸的导水筒126、多数个贯穿该承载板125相间隔设置的透水孔127,及多个相间隔地开设于该导水筒126底部周缘的缺口 128。栽种时,是将栽种土壤同时装填于该导水筒126内的空间与该栽种空间123,当在该植栽盆12栽种植物时,浇灌于栽种土壤的过多水量会通过所述透水孔127与所述缺口 128流至该下盆体122的储水空间124储存,当栽种空间123内的土壤逐渐干涸后,该导水筒126内的土壤再通过所述缺口 128自该下盆体122吸附水分以供给栽种于该上盆体111的植物吸收使用。借此,仍可利用该下盆体122蓄积浇灌过多的水分以达到持续供水的效果。然而,此种植栽盆12的结构设计仍存有下列缺失一、装填于该栽种空间123与该导水筒126内的土壤容易在浇水过程中通过所述透水孔127及所述缺口 128流失到该储水空间124中,除了还要补充土壤外,也会导致储水空间124的储水容量变动缩小,而影响到该植栽盆12原来设计的蓄水效能与排水效果,使该植栽盆12有储水容量不稳定的缺失。二、由于要使该上盆体121与该下盆体122稳定接合,而需要分别在其上设置能相互螺接的结构,且还要在该上盆体121的承载板125分别形成透水孔127、导水筒126与缺口 128,使该植栽盆12的成型结构相对较复杂并会增加模具成本,而有制造成本较高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制造组合、且兼具有稳定的储水效果与能够长时间持续供水的特性的植栽盆。本技术植栽盆,包含一个盆体、设置在该盆体内的一层储水层及一层吸水层。该盆体包括一个底壁,及一个自该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围绕壁,该底壁与该围绕壁相配合界定出一个相邻于该底壁的储水空间,及一个位于储水空间上方的栽种空间。该储水层包括多数个堆叠于该盆体的底壁上并装填在该储水空间内的塑料颗粒。该吸水层设置在该储水层上而阻隔在该盆体的储水空间与该栽种空间之间,且是由吸水性材质所制成。本技术的植栽盆,该盆体是由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所制成。本技术的植栽盆,该储水层的所述塑料颗粒是由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所制成。本技术的植栽盆,该盆体是由聚乳酸、聚丁二酸-1、4-丁二醇酯、聚丁二酸己二酸-1,4- 丁二醇酯或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所制成。本技术的植栽盆,该储水层的所述塑料颗粒是由聚乳酸、聚丁二酸-1、4- 丁二醇酯、聚丁二酸己二酸-1,4- 丁二醇酯或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所制成。本技术的植栽盆,该储水层的所述塑料颗粒的粒径为O. 3mm 3mm。本技术的植栽盆,还包含一条自该盆体外通过该栽种空间延伸至该吸水层的注水管。本技术的植栽盆,该吸水层为棉布、嫘萦布、生物降解性材料制成的不织布、生物降解性材料制成的编织布这四种布中的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该植栽盆盛装栽种介质栽种植物时,当浇水过多而使栽种介质与该吸水层都吸水饱和时,过多的水量会流到该储水层中,该储水层可借由所述塑料颗粒不易在短时间内崩坏的结构强度与颗粒堆叠结构形成稳定而相连通的空隙空间,进而能通过该空隙空间提供稳定的储水容量,再借由该吸水层对液体的吸附作用,还能在栽种介质缺水时借由其空隙结构产生毛细作用,并使空隙中的水被向上吸附至该吸水层以供水给栽种介质,达到可持续供水给植物的效果,因此,该植栽盆具有能稳定储水与长时间持续供水的特性。附图说明图I是一分解示意图,说明现有的一植栽盆;图2是一组合示意图,说明另一种现有的植栽盆;图3是一分解示意图,说明本技术植栽盆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由一个盆体、形成一个储水层的多个塑料粒、一层吸水层与一条注水管组合而成的情形;图4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以该较佳实施例栽种一株植物的情形;图5是一剖视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于使用一段时间后,该盆体与该吸水层的塑料颗粒逐渐分解的情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3与图4,本专利技术植栽盆2的一个较佳实施例,适用于装填一栽种介质70及栽种一株植物80,该植栽盆2包含一个盆体3、设置在该盆体3内的一层储水层4及一层吸水层5。 该盆体3是由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所制成,并包括一个底壁31,及一个自该底壁31周缘向上延伸的围绕壁32,该底壁31与该围绕壁32相配合界定出一个相邻于该底壁31的储水空间33,及一个位于储水空间33上方,适用于装填该栽种介质70的栽种空间34。为了使该植栽盆2废弃处理时能在自然环境中分解而不会形成环保问题,该盆体3较佳是由聚乳酸(polylactic acid,简称为PLA,亦称为聚丙交酯)、聚丁二酸_1、4_ 丁二醇酯(polybutylene-1、4_succinate,简称为 PBS)、聚丁二酸己二酸 _1、4_ 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succinate adipate,简称为 PBSA)或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 (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简称为 PBAT)所制成,该盆体 3 当然也可以由前述材料的组合制成。借此,能利用塑料容易成型且具有特定结构强度的特性,而快速成型并制出具有能承载栽种介质70的强度的该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栽盆,包含一个盆体、设置在该盆体内的一层储水层及一层吸水层;其特征在于:该盆体包括一个底壁,及一个自该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围绕壁,该底壁与该围绕壁相配合界定出一个相邻于该底壁的储水空间,及一位于储水空间上方的栽种空间;该储水层包括多数个堆叠于该盆体的底壁上并装填在该储水空间内的塑料颗粒;及该吸水层设置在该储水层上而阻隔在该盆体的储水空间与栽种空间之间,且是由吸水性材质所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铭,
申请(专利权)人:铭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