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马铃薯高垄深沟种植的播种机,采用靴式犁铧进行挖沟起垄操作,其靴式犁犁面、犁翼通过犁铧支撑架安装在犁柱上,犁柱末端安装有犁尖,犁柱固定安装在机架的尾部,犁铧调节板与靴式犁铧安装板采用插销安装,靴式犁铧安装板通过U型调节杆和固定螺母锁定安装在机架尾梁上;排肥器下端出料口与肥料输送管连接,肥料输送管下端与施肥器连接,排肥器传动齿轮与排肥器同轴安装;排肥器传动齿轮通过施肥器传动链条与齿轮连接;播种器支架上部安装有播种器,播种器传动齿轮与播种器同轴安装,播种器传动齿轮与齿轮通过播种器传动链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满足“挖深沟,起高垄”的农艺要求,便于后期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适于马铃薯高垄深沟种植的播种机。适合湖北等南方地区马铃薯种植需“挖深沟,起高垄”的农艺要求。
技术介绍
我国南方种植马铃薯有别于北方地区,南方冬季湿润,霜害现象较为频繁,开春后由于雨水较多,便于致病病毒传播。因此南方种植采用深沟、高垄、全覆盖的种植方式,同时根据灌溉条件和方便管理的原则,采取单垄单行种植,以利于通风采光。以湖北地区种植农艺要求为例马铃薯需垄高30厘米,I米宽薄膜覆盖,出苗后人工破膜开口让薯苗生长。但由于南方土壤成粘性,开深沟起高垄难度较大,而往往市面上的机型由于其针对北方沙壤土种植环境,并不适合南方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的需要。根据查找相关文献所知,专利《马铃薯联合种植机》(专利号201112187798. 7)中所提到的马铃薯联合种植机中具有旋耕、施肥、播种和覆膜功能,该机型适合于北方砂性土壤,起垄高度低,其犁面曲线与本新型不同,不能达到南方使用目的。区别与专利《起垄式马铃薯播种机》(专利号200420112484. O)中所提到的机型种子箱下部安装排肥器,本新型种薯与肥料分离下料,施肥器前端有小犁面焊接安装,施肥器远离排种管。本技术根据马铃薯在南方地区种植农艺的要求,针对湖北地区的土壤性状,设计出适合湖北等南方地区使用的播种机,有利于推进优质马铃薯种植在南方种植的全程机械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适于马铃薯高垄深沟种植的播种机。适合湖北等南方地区马铃薯种植需“挖深沟,起高垄”的农艺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适于马铃薯高垄深沟种植的播种机,包括机架I、排肥器5、播种器10、犁铧调节板15、靴式犁犁面16、犁翼17、犁铧支撑架18、犁柱19、施肥器23、U形调节杆24、靴式犁铧安装板25、犁尖26,其特征在于靴式犁铧由靴式犁犁面16、犁翼17通过犁铧支撑架18安装在犁柱19上,犁柱19末端安装有犁尖26,犁柱19通过犁铧调节板15和螺栓固定安装在机架I的尾部,犁铧调节板15与靴式犁铧安装板25采用插销安装,通过调节不同的安装位置孔进行犁安装深度的调节,靴式犁铧安装板25通过U型调节杆24和固定螺母27锁定安装在机架尾梁上,犁铧开沟尺寸可以通过调节U型调节杆24安装位置进行调节;肥料箱6通过施肥器支架2焊接在机架I的前端,肥料箱6底部安装有排肥器5,排肥器5下端出料口与肥料输送管3连接,肥料输送管3下端与施肥器23连接,施肥器23由两片三角形锰钢焊接而成,施肥器23焊接安装在机架I上,排肥器传动齿轮4与排肥器5同轴安装;行走轮20和齿轮21均安装在机架I中部,行走轮20与齿轮21链接,排肥器传动齿轮4通过施肥器传动链条7与齿轮21连接。链条张紧机构22上安装有两个灵活的小轮,传动链条经过小轮绕式安装,使得传动链条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张紧状态下; 播种器支架8焊接在机架I上,播种器支架8上部安装有播种器10,播种器传动齿轮9与播种器10同轴安装,播种器传动齿轮9与齿轮21通过播种器传动链条12连接,播种器传动链条12上每隔10 60cm使用螺栓均布安装有种薯勺11,其种薯勺11分布密度可以根据种植农艺要求进行调整;种箱肋条14焊接在机架I上,种薯箱13固定安装在播种器支架8和种箱肋条14上,种薯箱13底部呈斜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采用使用靴式犁作为播种机开沟覆土的主要工作部件,能满足湖北等南方地区马铃薯种植需“挖深沟,起高垄”的农艺要求。本新型采用施肥器与播种管道相分离的安装方式,避免因为肥种过近而导致烧苗的现象。本新型播种方式采用“双垄单行”的种植模式,便于后期马铃薯机械化收获。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施肥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靴式犁铧机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犁铧调节机构示意图。其中1-机架、2-施肥器支架、3-肥料输送管、4-排肥器传动齿轮、5-排肥器、6、肥料箱、7-施肥器传动链条、8-播种器支架、9-播种器传动齿轮、10-播种器、11-种薯勺、12-播种器传动链条、13-种薯箱、14-种箱肋条、15-犁铧调节板、16-靴式犁犁面、17-犁翼、18-犁铧支撑架、19-犁柱、20-行走轮、21-齿轮、22-链条张紧机构、23-施肥器、24-U形调节杆、25-靴式犁铧安装板、26-犁尖、27-固定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适于马铃薯高垄深沟种植的播种机,包括机架I、排肥器5、播种器10、犁铧调节板15、靴式犁犁面16、犁翼17、犁铧支撑架18、犁柱19、施肥器23、U形调节杆24、靴式犁铧安装板25、犁尖26,其特征在于靴式犁铧由靴式犁犁面16、犁翼17通过犁铧支撑架18安装在犁柱19上,犁柱19末端安装有犁尖26,犁柱19通过犁铧调节板15和螺栓固定安装在机架I的尾部,犁铧调节板15与靴式犁铧安装板25采用插销安装,通过调节不同的安装位置孔进行犁安装深度的调节,靴式犁铧安装板25通过U型调节杆24和固定螺母27锁定安装在机架尾梁上,犁铧开沟尺寸可以通过调节U型调节杆24安装位置进行调节;肥料箱6通过施肥器支架2焊接在机架I的前端,肥料箱6底部安装有排肥器5,排肥器5下端出料口与肥料输送管3连接,肥料输送管3下端与施肥器23连接,施肥器23由两片三角形锰钢焊接而成,施肥器23焊接安装在机架I上,排肥器传动齿轮4与排肥器5同轴安装;行走轮20和齿轮21均安装在机架I中部,行走轮20与齿轮21链接,排肥器传动齿轮4通过施肥器传动链条7与齿轮21连接。传动链条7与链条张紧机构22上的轮轴绕式安装,使得传动链条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张紧状态下;播种器支架8焊接在机架I上,播种器支架8上部安装有播种器10,播种器传动齿轮9与播种器10同轴安装,播种器传动齿轮9与齿轮21通过播种器传动链条12连接,播种器传动链条12上每隔10 60cm使用螺栓均布安装有种薯勺11,其种薯勺11分布密度可以根据种植农艺要求进行调整;种箱肋条14焊接在机架I上,种薯箱13固定安装在播种器支架8和种箱肋条14上,种薯箱13底部呈斜面。如图所示一种适合于湖北等南方地区的马铃薯播种机,由施肥机构、播种机构和 开沟起垄机构组成,并且依次安装在机架I上。行走轮20为本新型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操作提供动力。行走轮20通过链条与齿轮21相连接,齿轮20可以根据需要不同,进行转速的替换,齿轮20为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的主动轮。排肥器传动齿轮4与齿轮21通过链条连接,并与排肥器5同轴安装,完成定量排肥的动作。播种器传动齿轮9与齿轮21通过播种器传动链条12连接,并与播种器10同轴安装,播种器传动链条12上每隔一定的距离使用螺栓安装有种薯勺11,最终种薯勺11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完成播种的动作。施肥机构通过施肥机构支架2焊接到机架I的前端。施肥机构上部安装有肥料箱4,盛放预先配比好的颗粒肥料。肥料箱4底部安装有排肥器5,排肥器5在排肥器传动齿轮4的带动下工作,随着排肥器5内部的叶轮旋转,肥料箱4内的肥料可以定量下落。排肥器5下端出料口与肥料输送管3相连接,肥料经过排肥器叶轮后,随重力落入肥料输送管3。肥料输送管3下端与施肥器23相连接,施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马铃薯高垄深沟种植的播种机,包括机架(1)、排肥器(5)、播种器(10)、犁铧调节板(15)、靴式犁犁面(16)、犁翼(17)、犁铧支撑架(18)、犁柱(19)、施肥器(23)、U形调节杆(24)、靴式犁铧安装板(25)、犁尖(26),其特征在于:靴式犁铧由靴式犁犁面(16)、犁翼(17)通过犁铧支撑架(18)安装在犁柱(19)上,犁柱(19)末端安装有犁尖(26),犁柱(19)通过犁铧调节板(15)和螺栓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尾部,犁铧调节板(15)与靴式犁铧安装板(25)采用插销安装,靴式犁铧安装板(25)通过U型调节杆(24)和固定螺母(27)锁定安装在机架尾梁上;肥料箱(6)通过施肥器支架(2)焊接在机架(1)的前端,肥料箱(6)底部安装有排肥器(5),排肥器(5)下端出料口与肥料输送管(3)连接,肥料输送管(3)下端与施肥器(23)连接,施肥器(23)由两片三角形锰钢焊接而成,施肥器(23)焊接安装在机架(1)上,排肥器传动齿轮(4)与排肥器(5)同轴安装;行走轮(20)和齿轮(21)均安装在机架(1)中部,行走轮(20)与齿轮(21)链接,排肥器传动齿轮(4)通过施肥器传动链条(7)与齿轮(21)连接,传动链条(7)与链条张紧机构(22)上的轮轴绕式安装;播种器支架(8)安装在机架(1)上,播种器支架(8)上部安装有播种器(10),播种器传动齿轮(9)与播种器(10)同轴安装,播种器传动齿轮(9)与齿轮(21)通过播种器传动链条(12)连接,播种器传动链条(12)上每隔10~60cm使用螺栓均布安装有种薯勺(11);种箱肋条(14)焊接在机架(1)上,种薯箱(13)固定安装在播种器支架(8)和种箱肋条(14)上,种薯箱(13)底部呈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铮,万勇,夏建文,舒虹杰,秦彩,庞雄斌,柳国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