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CMMB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817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持CMMB终端,包括用于接收音、视频信号,输出相应声音和画面的播放单元;用于对接收的CMMB信号进行处理,将得到的相应音、视频信号输出至所述播放单元的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接收CMMB信号,且将接收的CMMB信号传送至处理单元的天线,该天线包括附着有微槽结构的第一介质基板、与该第一介质基板连接的馈线、覆盖于该第一介质基板上的第二介质基板。能够满足手持终端天线低频率工作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多媒体
,具体地,涉及一种手持CMMB终端
技术介绍
CMMB(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体系是利用大功率S波段卫星信号覆盖全国,利用地面增补转发器同频同时同内容转发卫星信号补点覆盖卫星信号盲区,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构建回传通道,从而组成单向广播和双向交互相结合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地面发射中心将信号发向S波段同步卫星后,同步卫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转发,转发后的S波段信号直接被地面的接收终端接收下来,也可以通过增补转发器处理后被地面的接收终端接收下来。该卫星还通过分发信道将信号发送给 增补转发器处理,通过增补转发器处理后转发,对卫星覆盖的阴影区域进行增补。现有技术中,CMMB体系采用编码、压缩、调制等数字技术,为7寸以下小尺寸屏幕便携接收终端提供广播电视节目服务,主要有两大类终端,一是通信类终端,即手机类手持电视产品,简称手机电视;另一类是非通信类终端,如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手持电视产品。各种小屏幕便携终端只要加装上一个专门的芯片,就会变成了一部可移动收看的手持电视。但是手持设备天线在低频工作时受控于空间面积的物理局限,而手持设备体积较小,很难满足天线低频率工作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持CMMB终端,能够在手持终端体积小的情况下,满足天线低频率工作的要求。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持CMMB终端,包括用于接收音、视频信号,输出相应声音和画面的播放单元;用于对接收的CMMB信号进行处理,将得到的相应音、视频信号输出至所述播放单元的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接收CMMB信号,且将接收的CMMB信号传送至处理单元的天线,该天线包括第一介质基板以及覆盖于该第一介质基板上的第二介质基板;该第一介质基板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金属片以及围绕该金属片设置的馈线,该馈线以耦合方式馈入该金属片,且该金属片上镂空有微槽结构。该微槽结构为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互补式螺旋线结构、开口螺旋环结构、双开口螺旋环结构以及互补式弯折线结构中的一种,或者是通过上述结构衍生、复合或者组阵得到的微槽结构。该第一介质基板由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铁电材料、铁氧材料或铁磁材料制成。该第二介质基板由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铁电材料、铁氧材料或铁磁材料制成。该馈线与该金属片之间设置有可短接点,该可短接点电连接该馈线和该金属片使得该馈线以感性耦合方式馈入该金属片。该馈线围绕该金属片设置且不与该金属片接触而使得该馈线以容性耦合方式馈入该金属片。该微槽结构通过湿法蚀刻或者干法刻蚀的方式镂空于该金属片上。该金属片材质为铜或银。本专利技术的手持CMMB终端,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手持CMMB终端所采用的天线通过在第一介质基板上覆盖第二介质基板,两块介质基板之间形成耦合电容使得天线工作在低频时无需增长馈线长度,减小了天线的体积。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的示意图; 图2b所示为互补式螺旋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2c所示为开口螺旋环结构的示意图;图2d所示为双开口螺旋环结构的示意图;图2e所示为互补式弯折线结构的示意图;图3a为图2a所示的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其几何形状衍生示意图;图3b为图2a所示的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其扩展衍生示意图;图4a为三个图2a所示的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的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两个图2a所示的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与图5b所示为互补式螺旋线结构的复合示意图;图5为四个图2a所示的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组阵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持CMMB终端,包括用于接收音、视频信号,输出相应声音和画面的播放单元;用于对接收的CMMB信号进行处理,将得到的相应音、视频信号输出至所述播放单元的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接收CMMB信号,且将接收的CMMB信号传送至处理单元的天线。下面首先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简要介绍超材料是由具有一定图案形状的人造微结构按照特定方式周期排列于基材上而构成。人造微结构不同的图案形状和排列方式使得超材料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和不同的磁导率从而使得超材料具有不同的电磁响应。其中,当该人造微结构处于谐振频段时,该人造微结构将表现出高度的色散特性,所谓高度的色散特性是指该人造微结构的阻抗、容感性、等效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随着频率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本专利技术利用超材料的上述原理,设计一种天线。其将人造金属微结构人造微结构附着于第一介质基板上并利用人造金属微结构人造微结构的高度色散特性使得天线具有丰富的辐射特性从而省去了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以实现天线小型化;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在天线结构中加入第二介质基板,第二介质基板覆盖于第一介质基板上使得天线的分布电容增大。如图I所示,图I为本专利技术天线的结构示意图。为更清楚的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I采用透视图画法。图I中,天线包括第一介质基板I以及覆盖于该第一介质基板I上的第二介质基板2 ;该第一介质基板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金属片10以及围绕该金属片10设置的馈线11,该馈线11以耦合方式馈入该金属片10,且该金属片上10镂空有微槽结构101。金属片10以及在金属片10上形成的微槽结构101使得金属片10构成一个等效介电常数按照洛仑兹材料谐振模型色散的电磁材料从而实现改变天线辐射特性的目的。图2a到图5给出了一系列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微槽结构拓扑图案。当应知微槽结构的设计种类有无穷多种,并不局限于图2a到图5的举例,但基本都是谐振结构,这里微槽结构的设计可以根据金属片的拓扑特性,如衍生与复合进行修改。图2a为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图2b为互补式螺旋线结构;图2c为开口螺旋结构;图2d为双开口螺旋环结构;图2e为互补式弯折结构。微槽结构还可以是上述图2a至图2e结构的衍生、复合或者组阵。衍生分为两种,一种是几何形状衍生,另一种是扩展衍生,此处的几何形状衍生是指功能类似、形状不同的结构衍生,例如由方框类结构衍生到曲线类结构、三角形类结构及其它不同的多边形类结构;此处的扩展衍生即在图2a至图2e的基础上开设新的槽以形成新的微槽结构;以图2a所示的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为例,图3a为其几何形状衍生示意图,图3b为其几何形状衍生示意图。此处的复合是指,图2a至图2e的微槽结构多个叠加形成一个新的微槽结构,如图4a所示,为三个图2a所示的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b所示,为两个图2a所示的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与图2b所示为互补式螺旋线结构共 同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此处的组阵是指由多个图2a至图2e所示的微槽结构在同一金属片上阵列形成一个整体的微槽结构,如图5所示,为多个如图2a所示的互补式开口谐振环结构组阵后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以图2c所示的开口螺旋环结构举例说明。馈线11通过可短接点50与金属片10电连接从而与金属片10形成感性稱合以对其进行馈电。可短接点50的位置可以是任意位置。另外馈线10对金属片10馈电的方式还可以是容性耦合馈电方式,即馈线10围绕金属片10设置而不与金属片10接触。第二介质基板2覆盖于第一介质基板I的方式为多样的,可采用贴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CMMB终端,包括用于接收音、视频信号,输出相应声音和画面的播放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接收的CMMB信号进行处理,将得到的相应音、视频信号输出至所述播放单元的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用于接收CMMB信号,且将接收的CMMB信号传送至处理单元的天线,该天线包括第一介质基板以及覆盖于该第一介质基板上的第二介质基板;该第一介质基板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金属片以及围绕该金属片设置的馈线,该馈线以耦合方式馈入该金属片,且该金属片上镂空有微槽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若鹏徐冠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