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覆盖端子台中的接线端子的端子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7629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覆盖端子台中的接线端子的端子盖,在所述端子台上形成至少一个备份孔,所述端子盖包括:盖板,以及与所述盖板一体形成的至少一个卡脚;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脚中的每一个卡脚包括从所述盖板向下延伸的主体部,以及在所述主体部的下端与主体部一体形成的爪部,所述爪部与所述主体部呈一夹角,当所述端子盖覆盖所述接线端子时,所述至少一个卡脚中的爪部与相应的备份孔卡合,以将所述端子盖安装在所述端子台上。利用该端子盖,可以减少端子台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覆盖端子台中的接线端子的端子盖
技术介绍
通常,如图IA和IB所示,在开关电源的电路板I上安装有用于接线的端子台11,单独的端子台11如图IA所示。在端子台11上安装有多个接线端子12,该多个接线端子12固定用于电器连接的外部导线。另外,该端子台11上还安装有多个插脚80 (如图4B所示),利用该多个插脚80,端子台11可以被安装到电路板I上,如此,可以是外部导线与电路板I上的电子元件互相电连接。另外,该端子台11具有绝缘的外壳10,在进行配线时,通过该外壳10,可以防止导线触碰到电路板I上的其他电子元件。外壳10包括多个绝缘的隔板13,用于将多个接线端 子12彼此隔开。这里,多个接线端子12全部被暴露在外,并没有被任何物体所覆盖,因此,这种端子台11不能获得任何的防尘、防触电等的防护功能。由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如图2、3所示的具有端子盖的端子台21、31。如图2所示,在端子台21的两侧上形成有两个定位孔23,端子盖20具有与这两个定位孔23相对应的两个突起部24,将两个突起部24分别插入两个定位孔23,端子盖20就被安装到端子台21上,从而使端子盖20覆盖多个接线端子22。另外,如图3所示,在端子台31的两侧上上形成有四个定位孔33,端子盖30具有与这四个定位孔33相对应的四个突起部34,将四个突起部34分别插入四个定位孔33,端子盖30就被安装到端子台31上,从而使端子盖30覆盖多个接线端子32。因此,这样的端子台可以获得防尘、防触电等的防护功能。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将端子盖安装在端子台上,都必需事先在端子台上添加多个定位孔,即,必需改变端子台的结构,由此导致端子台的制造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覆盖端子台中的接线端子的端子盖,在部改变端子台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将端子盖安装到端子台上,从而在实现对端子台的防护功能的同时,减少端子台的制造成本,而且也可以方便地将端子盖从端子台上取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覆盖端子台中的接线端子的端子盖,在该端子台的后侧上形成用于接线端子的插脚的至少一个备份孔,其中,该端子盖包括盖板,以及与该盖板一体形成的至少一个卡脚;其中,该至少一个卡脚中的每一个卡脚包括从该盖板向下延伸的主体部,以及在该主体部的下端与主体部一体形成的爪部,该爪部与该主体部呈一夹角,当该端子盖覆盖该接线端子时,该至少一个卡脚中的爪部与相应的备份孔卡合,以将该端子盖安装在该端子台上。在该盖板的上表面上形成突起的至少一个操作部,通过对该至少一个操作部进行向下和向后推动,便于该至少一个卡脚中的爪部与相应的备份孔卡合。该端子盖包括两个卡脚,在该盖板的上表面上形成分别与该两个卡脚相对应的两个操作部。该至少一个操作部具有从该端子台的前侧朝后侧向上倾斜的上表面。该向上倾斜的上表面形成为粗糙表面。当该至少一个卡脚中的爪部与相应的备份孔卡合时,该爪部从该相应的备份孔突出。该爪部的末端呈圆弧形,并且该圆弧形的直径小于该至少一个备份孔在该端子台 的上下方向上的直线距离。该主体部的内侧和该盖板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加强筋。该端子盖由韧性材料构成。该韧性材料为聚碳酸酯塑料、ABS塑料。附图说明图IA是现有技术中的端子台的立体图;图IB是现有技术中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端子台的立体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可以安装一种端子盖的端子台的立体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可以安装另一种端子盖的端子台的立体图;图4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端子台的立体图;图4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端子台的后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端子盖的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端子盖的侧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有端子盖的端子台的立体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有端子盖的端子台的后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有端子盖的端子台的剖面图;图10是图9中的卡脚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端子盖的前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4A和图4B,图4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端子台41的立体图,图4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端子台41的后视图。图4A和图4B中的端子台41的结构与图I中端子台11的一样,没有添加任何定位孔。该端子台41具有绝缘的外壳40,外壳40包括用于安装多个接线端子42的基座部45、多个绝缘的隔板43、以及位于端子台41的后侧上部的挡板46。其中,这些接线端子42固定用于电器连接的导线,并且被多个绝缘隔板43所隔开,以使这些接线端子42彼此绝缘。另外,基座部45的后表面47位于挡板46的下方,并且在后表面47和挡板46之间形成用于接线端子42的插脚80的至少一个备份孔,在本实施例中,形成有7个备份孔44。此外,这些备份孔44也被隔板43所隔开。在这些备份孔44中,可以根据需要插入插脚80。而且,通过插脚80,端子台41可以被安装在图I所示的电路板I上,从而与电路板I电连接。以下,参考图5和图6,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端子盖的结构。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端子盖51的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端子盖51的侧视图。端子盖51具有盖板52以及与盖板52 —体形成的至少一个卡脚53,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具有两个卡脚53。其中,每一个卡脚53包括从盖板52向下延伸的主体部54,以及在主体部54的下端与主体部54 —体形成的爪部55。该爪部55与主体部54呈一夹角Θ,这样可以有利于爪部55进入备份孔44。这里,对于盖板52的长度,只要能够完全覆盖端子台41上的接线端子42即可。另夕卜,当端子台41上的接线端子42较多时,为了覆盖所有的接线端子42,盖板52的长度可以增加,那么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卡脚53。当然,对于接线端子42较少的端子台41,盖板52的长度可以适当的减少,因此也可以仅仅设置一个卡脚53。 接着,当要把端子盖51安装到端子台41上时,卡脚53通过相邻两个隔板43之间的间隔,进入备份孔44,并且每个爪部55与相应的备份孔44卡合,从而将端子盖52安装在端子台41上。参见附图7,图7是安装有端子盖51的端子台41的立体图,其中端子盖51覆盖了7个接线端子42。图8是安装有端子盖51的端子台41的后视图,当卡脚53中的爪部55与相应的备份孔44卡合时,爪部55从相应的备份孔44突出。另外,在盖板52的上表面上形成突起的至少一个操作部,通过对至少一个操作部进行向下和向后推动,便于至少一个卡脚中的爪部与相应的备份孔卡合。在本例中,如图5所示,形成分别与两个卡脚53相对应的两个操作部56。通过对两个操作部56进行向下和向后推动,可以方便地将两个卡脚53各自的爪部55与相应的备份孔44卡合。更好的是,操作部56具有从前侧朝后侧向上倾斜的上表面561。当用户将端子盖51安装到端子台41上时,将手按压在该上表面561上,从而便于将操作部56进行向下和向后推动。此外,该上表面561最好形成为粗糙表面,这样可以增加用户的手与上表面56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便于将操作部56进行向下和向后推动。图9是安装有端子盖51的端子台41的剖面图,图10是图9中的卡脚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0所示,爪部55的末端呈圆弧形,该圆弧形的直径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覆盖端子台中的接线端子的端子盖,在所述端子台上形成至少一个备份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盖包括:盖板,以及与所述盖板一体形成的至少一个卡脚;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脚中的每一个卡脚包括从所述盖板向下延伸的主体部,以及在所述主体部的下端与主体部一体形成的爪部,所述爪部与所述主体部呈一夹角,当所述端子盖覆盖所述接线端子时,所述至少一个卡脚中的爪部与相应的备份孔卡合,以将所述端子盖安装在所述端子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川伊彦贺世俊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