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爬管/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591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02:10
一种双向爬管/杆机构,主要由上卡箍(1)、主机架(2)、曲柄滑块装置(3)和下卡箍(4)组成,其中:曲柄(31)与上连杆(32)、下连杆(33)和主机架(2)通过销轴进行铰接,上、下转动卡死块(34)、(35)与上、下连杆(32)、(33)螺纹连接,上、下转动卡死块(34)、(35)的凹形表面面向待爬物的表面,当驱动电机顺时针转动时,若曲柄(31)亦顺时针转动,则可使上转动卡死块(34)打开,下转动卡死块(35)把下卡箍(4)卡死在管/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推广,使用维护和修理简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自由方便爬上爬下管状物体的机器,尤其是可整合喷漆、检测或维修装置的双向爬管/杆机构。
技术介绍
生产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管道或者柱状结构,而对它们的维护、监测的手段相对比较落后,基本靠人力手工完成。市面上已有的爬管机器人,多为固定的卡死自锁装置,这些装置只能实现单 方向的爬动工作,使用时很不方便,这一现象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
技术介绍
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将卡死装置由固定变为活动,从而实现交替卡死,进而实现机器双向自由爬动功能的双向爬管/杆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向爬管/杆机构,主要由上卡箍(I)、主机架(2)、曲柄滑块装置(3)和下卡箍(4)组成,其中由上正卡箍(11)和上背卡箍(12)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上卡箍(1),并沿其周向均匀设置三支导向定位轮(5),由正半机架(21)和背半机架(22)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主机架(2),并沿其周向均匀设置三支导向定位轮(5),由下正卡箍(41)和下背卡箍(42)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下卡箍(4),并沿其周向均匀设置三支导向定位轮(5),曲柄(31)与上连杆(32)和下连杆(33)铰接,并同时与主机架(2)的正半机架(21)通过销轴进行铰接,上转动卡死块(34)与上连杆(32 )螺纹连接,且穿过上正卡箍(11),下转动卡死块(35 )与下连杆(33 )螺纹连接,且穿过下正卡箍(41),上转动卡死块(34)和下转动卡死块(35)的凹形表面面向待爬物的表面。所述的导向定位轮(5 )由轮架(52 )和轮子(51)组成,导向定位轮(5 )对整个机构定位及导向。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专利技术机构能够实现交替卡死、双向爬动,解决了市面上同样装置只能单向工作的弊端; 2、本专利技术机构结构新颖,操纵灵活,使用方便,造价低廉,维护和修理 简易。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卡死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导向定位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由图I至图3示出,一种双向爬管/杆机构,主要由上卡箍I、主机架2、曲柄滑块装置3和下卡箍4组成,其中由上正卡箍11和上背卡箍12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上卡箍I,并沿其周向均匀设置三支导向定位轮5,由正半机架21和背半机架22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主机架2,并沿其周向均匀设置三支导向定位轮5,由下正卡箍41和下背卡箍42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下卡箍4,并沿其周向均匀设置三支导向定位轮5,曲柄31与上连杆32和下连杆33铰接,并同时与主机架2的正半机架21通过销轴进行铰接,上转动卡死块34与上连杆32螺纹连接,且穿过上正卡箍11,下转动卡死块35与下连杆33螺纹连接,且穿过下正卡箍41,上转动卡死块34和下转动卡死块35的凹形表面面向待爬物的表面。由图4示出,导向定位轮5由轮架52、轮子51组成,导向定位轮5起到对整个机构的定位及导向作用。 本专利技术在操作时只要改变电机的转向即可实现双向爬动,当电机顺时针转动时若曲柄31顺时针转动,由于上连杆32与上转动卡死块34螺纹连接的转向和上转动卡死块34的凹形表面的导向可使上转动卡死块34打开,把上卡箍I卡死在管/杆上,而下转动卡死块35恰好和其相反,下转动卡死块35此时把下卡箍4卡死在管/杆上,由于电机的转动会推动装置上爬,下一个过程时下转动卡死块35打开,上转动卡死块34卡死,此时装置又被拉动上爬,由此形成循环上爬。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在其上整合如喷漆装置、检测装置、维护装置等,因而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爬管/杆机构,主要由上卡箍(I)、主机架(2)、曲柄滑块装置(3)和下卡箍(4)组成,其特征在于由上正卡箍(11)和上背卡箍(12)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上卡箍(I ),并沿其周向均匀设置三支导向定位轮(5),由正半机架(21)和背半机架(22)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主机架(2),并沿其周向均勻设置三支导向定位轮(5),由下正卡箍(41)和下背卡箍(42)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下卡箍(4),并沿其周向均匀设置三支导向定位轮(5),曲柄(31)与上连杆(32 )和下连杆(33 )铰接,并同时与主机架(2 )的正半机架(21)通过销轴进行铰接,上转动卡死块(34)与上连杆(32 )螺纹连接,且穿过上正卡箍(11),下转动卡死块(35 )与下连杆(33)螺纹连接,且穿过下正卡箍(41),上转动卡死块(34)和下转动卡死块(35)的凹形表面面向待爬物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爬管/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导向定位轮(5)由轮架(52)和轮子(51)组成,导向定位轮(5)对整个机构定位及导向。全文摘要一种双向爬管/杆机构,主要由上卡箍(1)、主机架(2)、曲柄滑块装置(3)和下卡箍(4)组成,其中曲柄(31)与上连杆(32)、下连杆(33)和主机架(2)通过销轴进行铰接,上、下转动卡死块(34)、(35)与上、下连杆(32)、(33)螺纹连接,上、下转动卡死块(34)、(35)的凹形表面面向待爬物的表面,当驱动电机顺时针转动时,若曲柄(31)亦顺时针转动,则可使上转动卡死块(34)打开,下转动卡死块(35)把下卡箍(4)卡死在管/杆上。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推广,使用维护和修理简易。文档编号F16L101/30GK102809021SQ20111014917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专利技术者张瑞, 蔡晓君, 徐林林 申请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爬管/杆机构,主要由上卡箍(1)、主机架(2)、曲柄滑块装置(3)和下卡箍(4)组成,其特征在于:由上正卡箍(11)和上背卡箍(12)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上卡箍(1),并沿其周向均匀设置三支导向定位轮(5),由正半机架(21)和背半机架(22)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主机架(2),并沿其周向均匀设置三支导向定位轮(5),由下正卡箍(41)和下背卡箍(42)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下卡箍(4),并沿其周向均匀设置三支导向定位轮(5),曲柄(31)与上连杆(32)和下连杆(33)铰接,并同时与主机架(2)的正半机架(21)通过销轴进行铰接,上转动卡死块(34)与上连杆(32)螺纹连接,且穿过上正卡箍(11),下转动卡死块(35)与下连杆(33)螺纹连接,且穿过下正卡箍(41),上转动卡死块(34)和下转动卡死块(35)的凹形表面面向待爬物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蔡晓君徐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