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弹头盔盔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43606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5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弹头盔盔体及其制备方法。该防弹头盔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纱线编织成片层状经编织物后,将所得片层状经编织物和覆有胶膜的离型纸进行热压,得到层与层之间覆有胶膜的裁剪,将所得裁剪后的覆有胶膜的片层状经编织物置于盔型模具上模压得到所述防弹头盔盔体。这种新型防弹头盔在盔体材料的结构设计上,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多轴向经编技术和混编技术,从而使得该防弹头盔的盔体与相同材质的盔体相比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该防弹头盔的盔体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从战争的对抗性来讲,防弹装备是与子弹类武器相伴相生的必然产物。目前,常规武器发展迅速,对单兵的威胁等级逐步提闻,为提闻单兵的防弹生存能力和战场移动能力,必须发展轻质高效的防弹复合材料体系。金属防弹头盔的缺点是盔体的质量较大,佩戴不灵活,严重影响了士兵战术动作的发挥。而采用高性能纤维,如芳纶纤维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通过机械编织获得织物制备的防弹头盔,纤维的力学性能在织造过程中受到剑杆穿梭的影响较大,使得纤维的强度受到一定损失,从而影响头盔制成品的防弹性能。 多轴向经编技术是近年来由德国LIBA公司和KARL MAYER公司分别在各自的经编机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多头衬纬编织技术。由该技术所制备的多轴向经编织物,在0°、90°和±0 (30° ( 0 <90° )都衬有增强纱线,多层纱片由经平组织或编链组织绑缚在一起。因此,多轴向经编织物是一种多层织物。纤维铺设在面内不同方向(衬纱系统)以及沿厚度方向(绑缚系统)形成由纤维束构成的三维网络整体结构。利用这种技术,平行伸直、无卷曲的纱线(即纤维束)垂直或以所需的角度被引入织物结构中,实现最有效的结构预设计定向增强。在结构稳定性、力学特性、经济性上,多轴向经编织物都具有普通机织物无可比拟的优势。多轴向经编增强织物用于工业复合材料领域的显著特点是结构设计灵活,各向同性的抗应力与应变性能,较高的抗撕裂传递性和良好的适形性。它主要是克服了传统铺层结构层间无联系,剪切强度差,易分层的缺陷;同时也避免了机织物纱线屈曲,强力利用率低,纤维损伤大的缺点,使增强纱线的力学性能得到充分利用。此外,多轴向经编技术还具有生产效率高,技术工艺简单,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织物,由层与层之间覆有胶膜的片层状经编织物组成。上述织物中,构成所述片层状经编织物的纱线选自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的线密度为60(Tl600D,纤维束均由300^1000根单纤维组成,拉伸强度为2. 8 3. 6GPa,拉伸模量为67 179GPa ;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线密度为20(T2000D,纤维束均由20(T800根单纤维组成,拉伸强度为2. 2^3. 8GPa,拉伸模量为67 130GPa ;所述碳纤维为f 50K的纤维束,拉伸强度为3. 5^6. 4GPa,拉伸模量为230 580GPa ;所述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为2. 7^3. OGPa,拉伸模量为72 88GPa ;构成所述胶膜的材料选自聚乙烯、聚丙烯、丙烯酸酯、酚醛树脂和聚乙烯醇缩醛中的至少两种;每层上所覆所述胶膜的质量占所述每层片层状经编织物质量的百分含量为8 16% ;每层片层状经编织物的面密度为10(T250g/m2 ;所述片层状经编织物总的面密度为30(T2500g/m2 ;编织角度选自-45°、0。、45。和90。中的至少两种;缝编线的材质选自尼龙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编织线的线密度为4(T80D,编织线间的距离为3 7mm,编链长度为2飞mm。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所述织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纱线通过多轴向经编机编织成片层状经编织物后,将所得片层状经编织物和覆有胶膜的离型纸进行热压,得到所述织物。上述方法的所述编织步骤中,所用设备为多轴向经编机。所述编织步骤如图I所示,具体可为I)纱线整经。纱线经检验合格后进入整经,整经纱线卷绕成特定头份数和米长的盘头(整经车间要求恒温恒湿,整经穿纱顺序为张力盘、瓷眼、张力瓷柱、传动臂瓷圈、托纱棒瓷眼、断纱自停、接触片眼、集丝板瓷眼、分纱针、张力罗拉、毛仪、分纱针、贮纱分纱针、力口油器、人字筘分纱针、盘头卷绕),经检验合格后进入经编织造。2)经编织造。织造根据“织造工艺单”上轴(把规定盘头架在经编机上)、分纱、穿纱。上轴的同时也上经、纬纱(把增强纤维无捻粗纱按工艺要求放在规定纱架上),经纱穿纱经过各道瓷眼、分纱板、过渡辊、分纱板、衬经片、牵拉辊,纬纱穿纱经过各道瓷眼、张力片、过渡辊、恒张力控制装置、铺纬小车、分纱瓷眼、分纱针板、纬纱耙,0°细纱穿纱经过细纱纱架、各道瓷眼、过渡辊、分纱板、牵拉辊,90°细纱穿纱经过细纱纱架、各道瓷眼、张力片、过渡辊、恒张力控制装置、铺纬小车、分纱瓷眼、分纱针板、纬纱耙。捆绑纱、经纱、纬纱、细纱全部穿好后平车,平好车后经检验合格后正常开车。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织物在制备抗冲击材料和/或减震材料中的应用及含有所述织物的抗冲击材料和/或减震材料,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所述抗冲击材料为防弹材料,优选防弹头盔;所述减震材料为防弹材料,优选防弹头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防弹头盔盔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前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织物裁剪后将所得覆有胶膜的片层状经编织物置于盔型模具上模压得到所述防弹头盔盔体。所述裁剪步骤中,裁剪的形状为风叶轮形状。裁剪后的尺寸可依据盔型模具的尺寸而定。所述模压步骤中,模压设备为四柱液压机,压力为5 15MPa,温度为ll(Tl7(TC,成型时间为12 30min。在模压后,还可将体系冷却至40°C开模,对盔体进行修边和表面处理。所述成型模具为盔型模具。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防弹头盔盔体及含有上述防弹头盔盔体的抗冲击材料和减震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该防弹头盔盔体在制备抗冲击材料和减震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所述抗冲击材料为防弹材料,优选防弹头盔;所述减震材料为防弹材料,优选防弹头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弹头盔的盔体,在材料结构设计上,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多轴向经编技术将高性能纤维编织而成。这种多轴向经编织物与传统的机织物相比,由于多轴向织物没有经纬向纱线的弯曲,从而更有利于能量的快速传播,而且捆绑纱线的作用提高了织物层间性能,不仅使能量在单层平面内传播,而且可沿纵向传播,从而有效提高了织物的抗冲击性能。另外,这种新型防弹头盔的盔体材料,由多种经编织物混编组成,从而使该盔体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生产成本可有效降低。附图说明图I片层状多轴向经编织物编织过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所述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原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而得。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防弹头盔盔体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一)覆有胶膜的多轴向经编织物的编织将对位芳纶纱线和尼龙缝编线分别按照预先设定的编织角度、织入顺序、缝编线间距和编链长度进行编织得到片层状多轴向经编织物。然后将经编织物和覆有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胶膜的离型纸一起通过热压辊,通过热压辊将胶膜转移到单层织物的表面上,得到覆有胶膜的多轴向对位芳纶经编织物。(二)盔体模压成型方法将编织好的片层状对位芳纶织物,按照头盔模具的大小,经过裁剪叠合后置于模具的凹、凸模之间。启动四柱液压机使凸模缓慢下行,将片层状对位芳纶织物压入凹模型腔中,模具在盔体上形成的压力为lOMPa,模具温度为170°C,保压时间为30min,然后将模具冷却至40°C开模,对盔体进行修边、表面处理后即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弹头盔盔体。实施例I(一)多轴向经编织物的编织(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物,由层与层之间覆有胶膜的片层状经编织物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春马天张涛谈昆仑刘黎明张华郝新敏高鹏刚沈凤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