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用品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4257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5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用品,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为多层结构,所述主体部具有外表面,在压力的作用下,所述外表面形成有自所述外表面沿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向内凹进的凹槽,在所述主体部的多层结构中,至少有一层的表面上附着有微胶囊颗粒,所述微胶囊颗粒的芯材为有色染料,在所述凹槽处,所述微胶囊颗粒受压破裂释放有色染料使所述凹槽具有相应的颜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所述吸收用品具有新颖的表层图案,同时在穿戴时,有助于使用者对所述吸收用品进行正确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吸收用品的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在生活用品方面,生产者们也在不遗余力的进行开拓以求能打破固有的产品形态,从而满足消费者追新求异的消费心态。在吸收用品领域同样如此,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吸收用品的式样单一,并且颜色一般均为单调的白色。对于那些不断追求产品的特殊效果及新颖颜色的消费者来讲,具有单一式样、单调顔色的吸收用品是无法满足她们追求时尚产品的消费需求的。另外,一般在吸收用品的生产过程中,都会采用压力来在吸收用品的表面形成自吸收用品表面沿吸收用品的厚度方向向内凹进的凹槽,此凹槽的作用一方面是用于对落在 吸收用品表面的液体进行引导扩散以防止液体侧漏,另ー方面,凹槽还可以帮助使用者对吸收用品的穿戴位置进行定位,以帮助使用者正确穿戴吸收用品。然而,由于现有的吸收用品均为单调的白色,这样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使用者就不容易根据吸收用品的凹槽的设置位置来对吸收用品的穿戴位置进行定位,这样容易导致吸收用品的穿戴位置发生偏移,进而导致液体侧漏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提供ー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实为必要。一种吸收用品,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为多层结构,所述主体部具有外表面,在压カ的作用下,所述外表面形成有自所述外表面沿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向内凹进的凹槽,在所述主体部的多层结构中,至少有ー层的表面上附着有微胶囊颗粒,所述微胶囊颗粒的芯材为有色染料,在所述凹槽处,所述微胶囊颗粒受压破裂释放有色染料使所述凹槽具有相应的颜色。一种吸收用品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吸收用品的透液性顶层、吸收层及不透液性底层;在所述吸收用品的透液性顶层、吸收层及不透液性底层中的至少ー层的表面附着微胶囊颗粒,所述微胶囊颗粒的芯材为有色染料,所述微胶囊颗粒受压会破裂并释放出有色染料;将所述吸收层夹设于所述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以形成所述吸收用品的主体部;对所述主体部进行施压,以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形成自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沿其厚度方向向内凹进的凹槽,同时在施压过程中使所述凹槽所对应的区域内的微胶囊颗粒破裂以释放出有色染料对所述凹槽所对应的区域染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所述吸收用品的生产方法,其利用微胶囊颗粒受压破裂会释放出芯材的特点,在对吸收用品的表面压印导流槽等凹槽的制程之前,将以有色染料为芯材的微胶囊颗粒附着在形成所述吸收用品的功能层的表面,从而在对所述吸收用品的表面压印导流槽等凹槽时,使所述微胶囊颗粒受压破裂释放出有色染料,从而对形成凹槽的区域染色,使最終制得的吸收用品的凹槽区域具有与所述微胶囊颗粒的芯材颜色相对应的色彩。通过上述方式所生产出来的吸收用品,由于其外表面所形成的凹槽区域被所述微胶囊颗粒所释放的有色染料所染色,因此,首先,从外观上看所述吸收用品不再是单调的白色,并且通过调整所述微胶囊颗粒的芯材的染料的种类,可以在所述吸收用品上形成多种有色区域,从而使得所述吸收用品具有良好的视觉感受;其次,当形成在所述吸收用品上的凹槽作为吸收用品的导流槽时,由于所述凹槽所对应的区域被所述微胶囊颗粒释放的有色染料染色,因此所述凹槽所对应的区域可以明显的区别于所述吸收用品的其它区域,从而有助于使用者在使用时对吸收用品的凹槽区域进行辨识定位,避免了由于吸收用品穿戴位置偏移而导致的液体侧漏发生;再次,一般吸收用品均包括具有吸液能力的吸收区域及围绕所述吸收区域的不具有吸液能力的周边区域,通过将所述微胶囊颗粒附着在所述吸收用品的周边区域,可以在吸收用品的周边区域压制凹槽以形成如蕾丝花纹等有色图案,从而起到对所述吸收用品进行装饰的作用。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吸收用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I中II-II线的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吸收用品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权利要求1.一种吸收用品,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为多层结构,所述主体部具有外表面,在压力的作用下,所述外表面形成有自所述外表面沿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向内凹进的凹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的多层结构中,至少有一层的表面上附着有微胶囊颗粒,所述微胶囊颗粒的芯材为有色染料,在所述凹槽处,所述微胶囊颗粒受压破裂释放有色染料使所述凹槽具有相应的颜色。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透液性顶层、吸收层以及不透液性底层,所述吸收层夹设在所述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所述透液性顶层的外表面构成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在所述外表面上形成有吸收区域以及围绕所述吸收区域的周边区域,其中所述周边区域由所述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密封构成,所述吸收区域由所述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夹设所述吸收层构成,所述吸收区域用于吸收落在所述吸收用品表面的液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形成在所述周边区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所述周边区域构成蕾丝花纹图案。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形成在所述吸收区域。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收区域及周边区域均形成有所述凹槽。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颗粒附着在所述吸收层的表面。8.一种吸收用品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吸收用品的透液性顶层、吸收层及不透液性底层; 在所述吸收用品的透液性顶层、吸收层及不透液性底层中的至少一层的表面附着微胶囊颗粒,所述微胶囊颗粒的芯材为有色染料,所述微胶囊颗粒受压会破裂并释放出有色染料; 将所述吸收层夹设于所述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以形成所述吸收用品的主体部; 对所述主体部进行施压,以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形成自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沿其厚度方向向内凹进的凹槽,同时在施压过程中使所述凹槽所对应的区域内的微胶囊颗粒破裂以释放出有色染料对所述凹槽所对应的区域染色。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用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颗粒是以乳液的方式采用涂布、印刷或者喷涂的手段附着在所述透液性顶层、吸收层及不透液性底层中的至少一层的表面上。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用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吸收区域以及围绕所述吸收区域的周边区域,其中所述周边区域由所述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密封构成,所述吸收区域由所述透液性顶层与不透液性底层夹设所述吸收层构成,所述吸收区域用于吸收落在所述吸收用品表面的液体,所述凹槽形成在所述周边区域及吸收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内。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用品,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为多层结构,所述主体部具有外表面,在压力的作用下,所述外表面形成有自所述外表面沿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向内凹进的凹槽,在所述主体部的多层结构中,至少有一层的表面上附着有微胶囊颗粒,所述微胶囊颗粒的芯材为有色染料,在所述凹槽处,所述微胶囊颗粒受压破裂释放有色染料使所述凹槽具有相应的颜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所述吸收用品具有新颖的表层图案,同时在穿戴时,有助于使用者对所述吸收用品进行正确定位。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吸收用品的生产方法。文档编号A61F13/15GK102805685SQ20121029172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收用品,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为多层结构,所述主体部具有外表面,在压力的作用下,所述外表面形成有自所述外表面沿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向内凹进的凹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的多层结构中,至少有一层的表面上附着有微胶囊颗粒,所述微胶囊颗粒的芯材为有色染料,在所述凹槽处,所述微胶囊颗粒受压破裂释放有色染料使所述凹槽具有相应的颜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福良杨锟张欣俐
申请(专利权)人: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