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39807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其包括无线控制器和ID卡,ID卡存储有用户身份信息,无线控制器包括ID卡识别模块、布撤防控制键、主控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无线连接报警主机。用户利用ID卡靠近无线控制器,ID卡识别模块读取ID卡中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而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进行与报警主机间进行鉴权,通过鉴权后,再由安防系统根据布撤防控制键的按键信号进行相应的布防或撤防控制,大幅提升安防系统布撤防控制的安全性,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的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用户使用方便,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防系统
,特别涉及安防系统中布撤防控制
,具体是指一种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各种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安防报警主机,其防盗功能都需要有“布防”和“撤防”两种工作状态。传统的布撤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两种I、通过与主机相连接的有线或者无线键盘进行控制。一般需要按布防或者撤防功能键、或者是进入菜单选择布防或撤防选项,然后通过键盘输入用户密码来对报警主机进行布、撤防控制。这种控制方法的缺陷是,用户必须要通过键盘进行操作,而且要记住密码, 比较繁琐,对非专业的普通家庭用户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较差。2、使用无线遥控器上的不同按钮对报警主机进行布防或撤防控制。利用遥控器的不同按键在较近距离范围内对安防主机进行布撤防控制的方式对用户来讲使用简单方便,是民用安防产品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以下几个重大缺陷影响这产品的实用性(I)从理论上来说,要求每个家庭成员要随身携带一个遥控器,每个人进出家门时都可以进行布撤防控制。但这样会试遥控器数量较多,而且由于遥控器体积原因用户随身携带不方便。( 2 )如果把遥控器放在进户门内附近位置,用户使用是比较方便的,但无法对使用者的合法身份进行确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3)即使不考虑以上两种情况,用户正常使用遥控器时遥控器自身对使用者的身份是没有进行认证的,如果某个遥控器被外人拿到也是可以对安防主机进行布撤防控制的,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读取ID卡信息,并通过身份鉴权后再进行布撤防控制,从而大幅提升安防系统布撤防控制的安全性,且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用户使用方便,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的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具有如下构成该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包括无线控制器和ID卡,所述的ID卡存储有用户身份信息,所述的无线控制器包括ID卡识别模块、布撤防控制键、主控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的ID卡识别模块、布撤防控制键和无线收发模块均连接所述的主控模块,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所述的报警主机。该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中,所述的ID卡识别模块为ID卡近距离非接触式识别电路,所述的ID卡近距离非接触式识别电路连接所述的主控模块。该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中,所述的布撤防控制键包括布防键和撤防键,所述的布防键和撤防键均连接于所述的主控模块。该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中,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为RF无线模块,所述的RF无线模块通过RF信号连接所述的报警主机。该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中,所述的无线控制器还包括充电电源电路,所述的充电电源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的ID卡识别模块、布撤防控制键、主控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该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中,所述的无线控制器设置于布置有所述的安防系统的建筑物的出入口位置。该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中,所述的ID卡为钥匙扣ID卡。采用了该技术的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由于其装置包括无线控制器和ID卡,ID卡存储有用户身份信息,无线控制器包括ID卡识别模块、布撤防控制键、主控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所述的报警主机,从而在用户将ID卡靠近所述的无线控制器时,无线控制器的ID卡识别模块读取所述的ID卡中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而根据该用户身份信息进行与报警主机间进行鉴权,在通过鉴权后,再由安防系统根据无线接收到的布撤防控制键的按键信号进行相应的布防或撤防控制,从而实现基于ID卡身份信息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由此大幅提升安防系统布撤防控制的安全性,且本技术的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的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用户使用方便,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利用本技术所述的装置实现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阅图I所示,为本技术的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安防系统包括报警主机I。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包括无线控制器2和ID卡3,所述的ID卡3存储有用户身份信息,所述的无线控制器2包括ID卡识别模块、布撤防控制键4、主控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的ID卡识别模块、布撤防控制键和无线收发模块均连接所述的主控模块,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所述的报警主机I。在一种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ID卡识别模块为ID卡近距离非接触式识别电路,所述的ID卡近距离非接触式识别电路连接所述的主控模块。在另一种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布撤防控制键4包括布防键和撤防键,所述的布防键和撤防键均连接于所述的主控模块。在又一种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为RF无线模块,所述的RF无线模块通过RF信号连接所述的报警主机I。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无线控制器还包括充电电源电路,所述的充电电源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的ID卡识别模块、布撤防控制键、主控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无线控制器设置于布置有所述的安防系统 的建筑物的出入口位置。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ID卡3采用钥匙扣形式的ID卡。利用本技术所述的装置实现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I)用户将ID卡靠近所述的无线控制器;(2)所述的ID卡识别模块读取所述的ID卡中的用户身份信息;(3)所述的主控模块根据所述的用户身份信息,并通过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与报警主机间进行鉴权,若鉴权通过,则进入步骤(4),若未通过,则退出本方法;(4)所述的主控模块检测到布撤防控制键按键信号;(5)所述的主控模块根据所述的布撤防控制键按键信号通过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向所述的报警主机发出布防或撤防控制信号;(6)所述的报警主机接收到所述的布防或撤防控制信号后,对所述的安防系统进行相应的布防或撤防控制。在实际应用中,本技术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一般安装在进户门内附近的墙壁上。与布撤防控制装置对码匹配的钥匙扣形式的ID卡挂在用户的钥匙链上,其体积小、成本低,方便携带,用户无需再随身带着遥控器。本技术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的实际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用户在进门时是必须要使用钥匙开门锁的。打开门后钥匙和ID卡还都在手中,可方便地直接在布撤防控制装置的撤防按钮位置刷卡。布撤防控制装置上的撤防按钮被触发,同时控制装置内的ID卡读写器读取到合法的ID卡信息,鉴权确认用户合法身份,然后指示灯转换为撤防状态,同时向安防报警主机发送RF无线撤防指令,安防主机撤防。同理,用户出门时肯定要先带上钥匙准备锁门,此时ID卡也在钥匙链上。用户出门前仅需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防系统中基于ID卡鉴权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所述的安防系统包括报警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布撤防控制装置包括无线控制器和ID卡,所述的ID卡存储有用户身份信息,所述的无线控制器包括ID卡识别模块、布撤防控制键、主控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的ID卡识别模块、布撤防控制键和无线收发模块均连接所述的主控模块,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所述的报警主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伟李洪坤陈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