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袋缝底机调速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35228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织袋缝底机调速传动机构,包括输出至缝底机的缝纫输出轴、输出至传送装置的传送输出轴和连接于所述缝纫输出轴和传送输出轴之间的调速机构;该调速机构包括平行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第二调速轴、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二调速轴上的二个调速带轮,连接于二个调速带轮之间的传动皮带,和分别设置在第一调速轴和第二调速轴上的调速拨叉;每个调速带轮包括相向设置的调速带轮半体,至少其中一调速带轮半体可通过所述调速拨叉相对同轴上的另一调速带轮半体作轴向移动。通过该结构的调速机构,可稳定地调整缝纫输出轴和传送输出轴之间的速比,具有成本低,速比调节可靠,提高了产品变更时设备的调整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编织袋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编织袋缝底机调速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塑料编织袋广泛应用于化肥、化工原料、水泥、粮食的包装。生产编织袋的生产设备也由自动化流水线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制作,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编织袋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编织布的切割、缝制成为编织袋。编织袋的缝制工艺影响缝合强度指标的主要因素有缝合线的种类和型号,针距大小,线迹,卷边或折边缝合线到袋边的尺寸,热切和冷切方式等。其中,针距大小一项重要的因素。而影响针距大小通常取决于输送带输送速度与缝底机缝制速度的配合。在现有技术中,输送速度和缝底机通常 采用各自独立的驱动电机。并且,通常采用对各自电机进行变频调速进行其同步速度的控制。采用电机变频调整速度,不仅设备成本高,而且变频电机每次启动需要加速时间,启动速度慢,影响作业效率;另外,频繁启动影响变频电机的寿命,而且由于变频电机同步速度匹配的稳定性差,不能完全同步。因此,采用变频调速也不利于产品变更时同步速度的快速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编织袋缝底机调速传动机构,其采用一只电机为输入动力,通过一机械结构的调速机构对输送带输送速度与缝底机缝制速度进行调节,具有较准确的同步速度,极大地提升了编织袋的缝制质量。其不仅设备成本低,而且速度的调节简单、快速,提高了产品变更的调整效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编织袋缝底机调速传动机构,包括支架、输出至缝底机的缝纫输出轴和输出至传送装置的传送输出轴;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缝纫输出轴和传送输出轴之间的调速机构;所述调速机构包括平行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调速轴、第二调速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调速轴和第二调速轴上的二个调速带轮,连接于所述二个调速带轮之间的传动皮带,和分别设置在第一调速轴和第二调速轴上的调速拨叉;所述每个调速带轮包括相向设置的调速带轮半体,至少其中一调速带轮半体可通过所述调速拨叉相对同轴上的另一调速带轮半体作轴向移动。通过该机构式的调速机构,可有效准确地调整缝纫输出轴和传送输出轴之间的速比。具有速比稳定可靠,成本低。提高了产品的缝制质量和变更设备的调整效率。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速带轮半体内侧上设有锥面,在锥面上设有周向均布的嵌合槽和嵌合齿;所述每对调速带轮半体呈相向嵌插。通过相互嵌插的调速带轮半体进行调速,可有效保证成对两调速带轮半体的同步,传递更大的扭矩,并可防止带轮与皮带打滑而造成的速度误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速拨叉位于二个调速带轮轴向的同一侧,所述调速拨叉之间连接有一调速拨板。可方便地通过该调速拨板对调整拨叉的控制,并使调速机构的结构布置更加合理。进一步地,所述每个调速带轮半体均套设在所述第一调速轴或第二调速轴上;所述调速拨叉分别连接于每个调速带轮半体的外侧端;同一侧调速拨叉之间连接有一调速拨板。通过使每对中的每个调速带轮半体均套在轴上,可从每对调速带轮半体两侧端进行调节,可进一步加快调节的速度,同时,使各调速带轮半体受力均匀,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两根调速螺杆;其中一调速螺杆连接调速拨板于第一调速轴和第二调速轴之间;另一调速螺杆连接调速拨板于第一调速轴或第二调速轴的外侧;所述每根调速螺杆上设有分别与调速带轮两侧端调速拨板连接的第一螺纹段和与第一螺纹段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二螺纹段。虽然对调整板进行操作实现对调速带轮半体的调节有多种方式,如连杆拉动,拨杆推动等。但采用螺杆调节具有精度高,调速准确,并可较简单地实现自锁。为了便于设备的维修和安装,以及避免电机的频繁启动,在所述缝纫输出轴上设 有一磁粉离合器。通过控制该磁粉离合器可方便地使传动机构与缝底机脱开和连接,便于 缝底机的维修和调整。本技术由于以包括调速机构的机械传动机构来替代现有技术中昂贵的变频电机调速方式对缝底机和输送装置的速度进行调节,不仅速比准确可靠,而且具有成本低,调节快速。有效地加快了产品变更的设备调整。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移除了后支板以显示内部结构;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调速带轮示意图;图5为图3中沿第一调速轴轴向中心线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图3中沿第二调速轴轴向中心线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电机I、支架2、前支板201、后支板202、中支板203、侧板204、缝纫输出轴3、磁粉离合器301、传送输出轴4、链轮401、调速机构5、第一调速轴501、第二调速轴502、调速带轮503、调速带轮半体5030、轴颈5031、嵌合槽5032、嵌合齿5033、锥面5034、调速拨叉504、调速拨板505、圆开孔5051、长圆孔5052、调速螺杆506、第一螺纹段5061、第二螺纹段5062、螺母507、轴承508、第一皮带轮组6、第一主动轮601、第一从动轮602、第二皮带轮组7、第二主动轮701、第二从动轮702、第三皮带轮组8、第三主动轮801、第三从动轮802、第四皮带轮组9、第四主动轮901、第四从动轮9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参见图I和图2,一种编织袋缝底机调速传动机构,其接受并传送作为外部动力的一电机I的动力输入。该传动机构包括一支架2、设置在支架2上的缝纫输出轴3、设置在支架2上的传送输出轴4、设置在缝纫输出轴3和传送输出轴4之间的调速机构5。在缝细输出轴3上通过一磁粉离合器301与缝底机(图上未不)作传动连接。传送输出轴4通过其上设置的一链轮401与传输装置(图上未示)作传动连接。电机I通过传动机构的一第一皮带轮组6与调速机构5作传动连接。调速机构5分二路输出,其中一路通过一第二皮带轮组7与缝纫输出轴3作传动连接。调速机构5第二路通过一第三皮带轮组8和第四皮带轮组9与传送输出轴4作传动连接。所述支架2包括一前支板201、一后支板202、通过四根支杆固定在后支板202上的中支板203和分别连接前支板201和后支板202的侧板204。调速机构5设置在后支板202与中支板203之间。缝纫输出轴3和传送输出轴4分设于前支板201的横向 两边。第一皮带轮组6和第二皮带轮组7分设于后支板202的外侧两边上。第三皮带轮组8和第四轮组9设置于前支板201与中支板203之间。第一皮带轮组6包括固定在电机I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轮601和枢接在后支板202上的第一从动轮602。第二皮带轮组7包括枢接在后支板202上的第二主动轮701和第二从动轮702。第三皮带轮组8包括第三主动轮801和第三从动轮802。第四皮带轮组9包括第四主动轮901和第四从动轮902。其中,第三从动轮802与第四主动轮901同轴并相互固定。参见图3,所述调速机构5包括相互平行枢接在中支板203和后支板202之间的一第一调速轴501和一第二调速轴502。在第一调速轴501和一第二调速轴502上分别套设有一调速带轮503。参见图3、图4,该调速带轮503由相向成对设置的二个调速带轮半体5030组成。参见图5,其中一对调速带轮半体5030通过一键与第一调速轴501作轴向滑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编织袋缝底机调速传动机构,包括支架、输出至缝底机的缝纫输出轴和输出至传送装置的传送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缝纫输出轴和传送输出轴之间的调速机构;所述调速机构包括平行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调速轴、第二调速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调速轴和第二调速轴上的二个调速带轮,连接于所述二个调速带轮之间的传动皮带,和分别设置在第一调速轴和第二调速轴上的调速拨叉;所述每个调速带轮包括相向设置的调速带轮半体,至少其中一调速带轮半体可通过所述调速拨叉相对同轴上的另一调速带轮半体作轴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剑方挺邱聚总陈再选郭永乐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宁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