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压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32925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压片模具,旨在解决现有的红外压片模具压膜和脱模困难,容易损坏模具的不足。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模筒,模筒中间设有模膛,模膛内设置有顶模,模膛内顶模的下方设置有下压片块,顶模外壁与模膛内壁具有间隙,顶模的下端连接有上压片块,上压片块和下压片块的外壁分别与模膛的内壁贴合,底座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底座下端设有和定位柱适配连接的连接孔。这种红外压片模具压膜和脱模过程中摩擦阻力小,压膜和脱模方便,不易损坏模具,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试验样片压制工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红外压片模具
技术介绍
红外压片模具用于压制试验样片,一般模具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模筒,模筒的模膛内设置顶模,模膛内顶模的下方设置下压片块,压片时粉末放置在顶模下端和下压片块之间。但是目前,顶模与模膛的配合为紧密配合,再加上样品粉末容易吸水粘附在模膛内壁上,使顶模在压膜和脱模的过程中,顶模外壁与模膛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大,不仅压膜和脱模困难,而且容易损坏模具。中国专利公告号CN2583657Y,公告日2003年10月29日,技术的名称为改进 的粉末压片模具,由底座、模筒和成型头三部分组成,模筒为筒状结构,成型头的下部为与模筒内壁适配的圆柱体,底座上平面的中心位置设有向上凸起的圆台,圆台的直径与模筒的内壁适配,底座上圆周均布有四道凹槽。这种结构可使模筒、成型头与底座的接触面不易产生真空,不会相互吸合,但是成型头与模筒内壁紧密配合,在压膜和脱模的过程中摩擦阻力大,不仅压膜和脱模困难,而且容易损坏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的红外压片模具压膜和脱模困难,容易损坏模具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红外压片模具,压膜和脱模过程中摩擦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压片模具,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上的模筒(2),模筒中间设有模膛(3),模膛内设置有顶模(4),模膛内顶模的下方设置有下压片块(5),其特征是,顶模外壁与模膛内壁具有间隙,顶模的下端连接有上压片块(6),上压片块和下压片块的外壁分别与模膛的内壁贴合,底座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7),底座下端设有和定位柱适配连接的连接孔(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铭慧章淑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