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高枝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27905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高枝剪,包括直流电机、传动机构、刀片支架、上刀片、下刀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主轴,刀片支架为长条形,刀片支架的中部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上刀片、下刀片的主体为长条形,刀片主体两侧分别设有若干齿形刀刃,刀片主体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条形孔,穿过条形孔和安装孔的螺栓将上刀片、下刀片固定于刀片支架上,直流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主轴,主轴上固定有第一偏心轮、第二偏心轮,第一连杆一端套接于第一偏心轮上,另一端与上刀片的端部铰接,第二连杆一端套接于第二偏心轮上,另一端与下刀片的端部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方便携带,使产品的工作范围更加广泛,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且电池可反复多次循环使用的性能使产品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流高枝剪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油高枝剪噪声、振动大,有排放污染,不便携带,工作环境受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流高枝剪,方便携带,工作范围更加广泛,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直流高枝剪,包括直流电机、传动机构、刀片支架、上刀片、下刀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主轴,所述刀片支架为长条形,所述刀片支架的中部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上刀片、下刀片的主体为长条形,刀片主体两侧分别设有若干齿形刀刃,刀片主体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条形孔,穿过所述条形孔和所述安装孔的螺栓将所述上刀片、下刀片固定于所述刀片支架上,所述直流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主轴,所述主轴上固定有第一偏心轮、第二偏心轮,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一偏心轮上,另一端与所述上刀片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二偏心轮上,另一端与所述下刀片的端部铰接。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一双联齿轮、第二双联齿轮、大齿轮,所述传动轴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所述第一双联齿轮包括两个锥齿端,所述第二双联齿轮包括一个锥齿端和一个柱齿端,所述第一双联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双联齿轮锥齿端啮合,所述第二双联齿轮柱齿端与所述大齿轮啮合,所述大齿轮固定于所述主轴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偏心轮、第二偏心轮与所述大齿轮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偏心轮、第二偏心轮分别位于所述大齿轮的两侧。作为优选,所述上刀片上设有上凸台,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套接于所述上凸台上,所述下刀片上设有下凸台,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套接于所述下凸台上。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方便携带,使产品的工作范围更加广泛,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且电池可反复多次循环使用的性能使产品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直流高枝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直流高枝剪头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直流高枝剪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大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上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下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图I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直流高枝剪,包括直流电机I、传动机构、刀片支架2、上刀片3、下刀片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主轴7,所述刀片支架2为长条形,所述刀片支架2的中部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10,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上刀片3、下刀片4的主体为长条形,刀片主体两侧分别设有若干齿形刀刃11,刀片主体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条形孔12,穿过所述条形孔12和所述安装孔10的螺栓将所述上刀片3、下刀片4固定于所述刀片支架2上,所述直流电机I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主轴7,所述主轴7上固定有第一偏心轮8、第二偏心轮9,所述第一连杆5 —端套接于所述第一偏心轮8上,另一端与所述上刀片3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6 —端套接于所述第二偏心轮9上,另一端与所述下刀片4的端部铰接。如图3所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13、第一锥齿轮14、第一双联齿轮15、第二双联齿轮16、大齿轮17,所述传动轴13 —端与所述直流电机I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4固定,所述第一双联齿轮15包括两个锥齿端,所述第二双联齿轮16包括一个锥齿 端和一个柱齿端,所述第一双联齿轮15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4和第二双联齿轮16锥齿端啮合,所述第二双联齿轮16柱齿端与所述大齿轮17啮合,所述大齿轮17固定于所述主轴7上。如图4所不,所述第一偏心轮8、第二偏心轮9与所述大齿轮17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偏心轮8、第二偏心轮9分别位于所述大齿轮17的两侧。所述上刀片3上设有上凸台31,所述第一连杆5 —端套接于所述上凸台31上,所述下刀片4上设有下凸台41,所述第二连杆6 —端套接于所述下凸台41上。使用时,按下开关,接通直流电源,电机运转。通过电机上的连接套带动传动轴转动,再由传动轴依次带动第一锥齿轮14、第一双联齿轮15、第二双联齿轮16、大齿轮17转动,最后由大齿轮带动连杆,使连杆带动刀片做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整个传动过程,使刀片具备修剪功能。本技术直流高枝剪采用后置式电机,通过传动轴进行长距离运动传送,将产品的重心后移,有效避免了产品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合理地实现了人机关系中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的目标。权利要求1.直流高枝剪,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机(I)、传动机构、刀片支架(2)、上刀片(3)、下刀片(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主轴(7),所述刀片支架(2)为长条形,所述刀片支架(2)的中部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10),所述上刀片(3)、下刀片(4)的主体为长条形,刀片主体两侧分别设有若干齿形刀刃(11),刀片主体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条形孔(12),穿过所述条形孔(12)和所述安装孔(10)的螺栓将所述上刀片(3)、下刀片⑷固定于所述刀片支架(2)上,所述直流电机(I)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主轴(7),所述主轴(7)上固定有第一偏心轮(8)、第二偏心轮(9),所述第一连杆(5) —端套接于所述第一偏心轮(8)上,另一端与所述上刀片(3)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6) —端套接于所述第二偏心轮(9)上,另一端与所述下刀片(4)的端部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直流高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13)、第一锥齿轮(14)、第一双联齿轮(15)、第二双联齿轮(16)、大齿轮(17),所述传动轴(13) —端与所述直流电机(I)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4)固定,所述第一双联齿轮(15)包括两个锥齿端,所述第二双联齿轮(16)包括一个锥齿端和一个柱齿端,所述第一双联齿轮(15)分别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4)和第二双联齿轮(16)锥齿端啮合,所述第二双联齿轮(16)柱齿端与所述大齿轮(17)啮合,所述大齿轮(17)固定于所述主轴(7)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直流高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轮(8)、第二偏心轮(9)与所述大齿轮(17)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偏心轮(8)、第二偏心轮(9)分别位于所述大齿轮(17)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直流高枝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片(3)上设有上凸台(31),所述第一连杆(5) —端套接于所述上凸台(31)上,所述下刀片(4)上设有下凸台(41),所述第二连杆(6) —端套接于所述下凸台(41)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高枝剪,包括直流电机、传动机构、刀片支架、上刀片、下刀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主轴,刀片支架为长条形,刀片支架的中部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上刀片、下刀片的主体为长条形,刀片主体两侧分别设有若干齿形刀刃,刀片主体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条形孔,穿过条形孔和安装孔的螺栓将上刀片、下刀片固定于刀片支架上,直流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主轴,主轴上固定有第一偏心轮、第二偏心轮,第一连杆一端套接于第一偏心轮上,另一端与上刀片的端部铰接,第二连杆一端套接于第二偏心轮上,另一端与下刀片的端部铰接。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方便携带,使产品的工作范围更加广泛,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且电池可反复多次循环使用的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直流高枝剪,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机(1)、传动机构、刀片支架(2)、上刀片(3)、下刀片(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主轴(7),所述刀片支架(2)为长条形,所述刀片支架(2)的中部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10),所述上刀片(3)、下刀片(4)的主体为长条形,刀片主体两侧分别设有若干齿形刀刃(11),刀片主体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条形孔(12),穿过所述条形孔(12)和所述安装孔(10)的螺栓将所述上刀片(3)、下刀片(4)固定于所述刀片支架(2)上,所述直流电机(1)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主轴(7),所述主轴(7)上固定有第一偏心轮(8)、第二偏心轮(9),所述第一连杆(5)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一偏心轮(8)上,另一端与所述上刀片(3)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6)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二偏心轮(9)上,另一端与所述下刀片(4)的端部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官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格瑞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