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圈马达及具有该音圈马达的磁盘驱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2313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磁盘驱动单元的音圈马达,其包括外磁铁及可移动地位于所述外磁铁上方的驱动线圈,所述外磁铁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磁北极、磁南极及位于所述磁北极和磁南极之间的过渡面,所述外磁铁还具有一从所述主体部的中部延伸出来以增加扭力的突起,从而改善所述音圈马达的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揭露了具有所述音圈马达的磁盘驱动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盘驱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新型磁铁设计的音圈马达及具有该音圈马达的磁盘驱动单元
技术介绍
一种常见的信息存储设备是磁盘驱动系统,其使用磁性媒介来存储数据,并且用设置于该磁性媒介上方的可移动读写头来选择性地从磁性媒介上读取数据或将数据写在磁性媒介上。传统的磁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 HDD) 一般包括磁盘,使得磁盘高速旋转的主轴马达,带有向所述磁盘读写数据的磁头的磁头悬臂组合(head stacking assembly,HSA),用于控制所述磁头悬臂组合运动的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 VCM)),上述部件均安装在一壳体内。目前,被制造出来并于市场上出售的音圈马达有两种类型。用于传统磁盘驱动器的一种通用类型的音圈马达(VCM)包括驱动线圈及分别位于所述驱动线圈底部和顶部的两块磁铁,这样的音圈马达被称为“双磁铁设计”。该类型的音圈马达具有双磁铁以形成封闭的磁场,从而具有较少的磁通量损失而获得较大的有效磁通密度。通常,较大的磁通密度会产生较大的扭力,扭力的较好线性有利于改善磁盘驱动器的读写性能。如图I所示,另一种类型的音圈马达800包括单独的一块磁铁810,该磁铁810位于驱动线圈820的底部或顶部,此结构称为“单磁铁设计”。基于该单块磁铁的结构,具有单磁铁设计的音圈马达800可以减少其制造和组装成本。此外,该单磁铁设计具有较少的表面积,因此,可以节省包括镍等用于电镀磁铁810表面的原始材料,从而减少材料成本及环境污染。然而,磁铁810具有中性区813,该中性区813为磁北极811和磁南极812的过渡面。该区域的磁通密度小于磁铁810的其他区域,而该现有的单块磁铁810不能形成封闭的磁场以减少磁通量的损失,因此,该单块磁铁810在中性区相较双磁铁具有较小的有效磁通密度,该传统的单磁铁810在中性区产生的扭力小于双磁铁在该区域产生的扭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利用单磁铁810的中性区,我们需要增加该中性区的扭力以改善磁盘驱动单元内径到外径的扭力的直线度。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磁铁设计的音圈马达以改善扭力的线性而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磁铁设计的音圈马达以提供较好的扭力线性,从而改善音圈马达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盘驱动单元,该磁盘驱动单元包括具有新型磁铁设计的音圈马达以提供较好的扭力线性,从而改善磁盘驱动单元的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磁盘驱动单元的音圈马达,该音圈马达包括外磁铁及可移动地位于所述外磁铁上方的驱动线圈,所述外磁铁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磁北极、磁南极及位于所述磁北极和磁南极之间的过渡面,所述外磁铁还具有一从所述主体部的中部延伸出来以增加扭力的突起,从而改善所述音圈马达的性能。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突起沿着平行于所述驱动线圈的方向延伸。较佳地,所述突起具有位于所述磁北极的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磁南极的第二边缘及连接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顶边缘。较佳地,所述第一边缘及第二边缘均平行于所述过渡面,所述顶边缘垂直于所述过渡面。较佳地,所述驱动线圈具有顶臂、底臂、第一侧臂及第二侧臂,所述第一侧臂和第二侧臂均与所述顶臂和底臂相连接。较佳地,当所述驱动线圈移动到所述第一侧臂最靠近所述过渡面的位置时,所述突起的第一边缘与所述驱动线圈的第一侧臂之间的距离小于I. 3_。 较佳地,当所述驱动线圈移动到所述第二侧臂最靠近所述过渡面的位置时,所述突起的第二边缘与所述驱动线圈的第二侧臂之间的距离小于I. 3_。较佳地,当所述驱动线圈移动到其中心与所述外磁铁的中心相重合的位置时,所述突起的顶边缘与所述驱动线圈的顶臂之间的距离小于0. 5_。较佳地,所述外磁铁具有对称的结构。较佳地,所述外磁铁的主体部呈弧形状。同样较佳地,所述驱动线圈呈扇形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磁盘驱动单元,该磁盘驱动单元包括其上安装有磁头的磁头折片组合、与所述磁头折片组合连接的驱动臂、磁盘、驱动所述磁盘旋转的主轴马达及与所述驱动臂连接的音圈马达。所述音圈马达包括外磁铁及可移动地位于所述外磁铁上方的驱动线圈,所述外磁铁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磁北极、磁南极及位于所述磁北极和磁南极之间的过渡面,所述外磁铁还具有一从所述主体部的中部延伸出来以增加扭力的突起,从而改善所述音圈马达的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音圈马达包括单个外磁铁,该外磁铁的中部形成有突起,该突起可以增加外磁铁中性区(过渡面)的扭力以提供更好的扭力线性,从而改善所述音圈马达的性能。此外,基于单磁铁的结构,具有单磁铁设计的该音圈马达可以简化制造及组装工艺,从而降低制造及组装成本。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目的及效果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I为传统音圈马达的顶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音圈马达的顶视图。图3a为图2所示音圈马达中外磁铁的顶视图。图3b为图2所示音圈马达中驱动线圈的顶视图。图4为一示意图,其展示了图3b所示驱动线圈的运动轨迹。图5为一图表,其展不了图2所不音圈马达和图I所不传统音圈马达之间的扭力线性的对比。图6为展示了图3b所示驱动线圈的右极限位置的示意图。图7为展示了主扭力随着参数A变化的曲线图。图8为展示了图3b所示驱动线圈的左极限位置的示意图。图9为展示了主扭力随着参数B变化的曲线图。图10为展示了图3b所示驱动线圈的中立位置的示意图。图11为展示了主扭力随着参数C变化的曲线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磁盘驱动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其中,各个附图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磁盘驱动单元的音圈马达,该音圈马达包括外磁铁及可移动地位于所述外磁铁上方的驱动线圈,所述外磁铁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磁北极、磁南极及位于所述磁北极和磁南极之间的过渡面,所述外磁铁还具有一从所述主体部的中部延伸出来以增加扭力的突起,从而改善所述音圈马达的性能。图2展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用于磁盘驱动单元的音圈马达的具体结构。参照图2,本专利技术音圈马达100包括外磁铁110及可移动地位于所述外磁铁110上方的驱动线圈120。具体地,当所述音圈马达100安装到磁盘驱动单元时,所述外磁铁110置于磁盘驱动单元的基座内,而所述驱动线圈120连接到一驱动臂的尾部。参照图2和图3a,所述外磁铁110具有主体部111和从所述主体部111的中部延伸出来的突起112,在本实施例中,该突起112沿着平行于所述驱动线圈120的方向延伸。具体地,所述主体部111和所述突起112 —体成型而形成一体式结构。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磁铁110的主体部111呈弧形状,而整个外磁铁110为一对称结构。所述外磁铁110具有磁北极110a、磁南极IlOb及位于所述磁北极IlOa和磁南极IlOb之间的过渡面110c。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外磁铁110的中心线与将所述外磁铁110划分为两极的过渡面IlOc相重合。如图3a所示,所述突起112具有第一边缘112a、第二边缘112b及顶边缘112c,所述第一边缘112a位于所述外磁铁110的磁北极110a,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磁盘驱动单元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主体部的外磁铁,所述主体部具有磁北极、磁南极及位于所述磁北极和磁南极之间的过渡面;及可移动地位于所述外磁铁上方的驱动线圈;其中,所述外磁铁还具有一从所述主体部的中部延伸出来以增加扭力的突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户大辅黄大清钟焕银
申请(专利权)人:新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