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21778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有绝缘性的基板即绝缘基板(215);在绝缘基板(215)上的各像素上形成有薄膜晶体管的薄膜晶体管部(220);和通过薄膜晶体管部(220)的薄膜晶体管电气驱动,并对各像素的光的透过进行控制的光闸机构部(300),光闸机构部(300)具有作为结构部分的机械层(352),和在机械层(352)上形成的导电层(354),机械层(352)和导电层(354)均以与在薄膜晶体管部(220)上形成的导电部(226)直接接触的方式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将微机电系统应用于像素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广泛应用有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显示装置,来作为电脑等信息通信终端或电视接收机的显示装置。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使封入在液晶面板的两片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发生变化,而使从背光源向液晶面板照射的光的透过程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图像显示。近几年,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代表的显示装置特别地被利用在手机和智能手机上。另一方面,应用了被称为MEMS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微机电系统)的微细加工技术的结构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显示装置的领域中也备受关注。在日本特开2008-197668号公报以及日本特表2008-53351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在各个像素中采用MEMS的光闸机构,并通过以使光闸机构内的光闸移动而在极短 时间内使来自背光源的光进行透过或遮断的方式来调节亮度,从而对图像进行显示。在应用了该MEMS的光闸机构的显示装置中,为了在短时间内控制光的透过以及遮断,像素内的光闸机构的可动部分被要求以高速动作。因此,在用于确保该可动部分和基板之间的电连接以及机械连接的连接部分上,结构上会承受很大负荷,而且,在连接部分的强度较弱的情况下,会有对显示装置的动作和耐久性造成很大影响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在通过像素的光闸机构进行显示控制的显示装置中,提供一种结构上进一步被强化并且耐久性提高的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绝缘基板和多个像素,所述绝缘基板是具有绝缘性的基板,所述多个像素在所述绝缘基板上形成显示部,在所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上具有薄膜晶体管;通过所述薄膜晶体管被电驱动,并对所述各像素的光的透过进行控制的光闸机构部;和在所述绝缘基板上形成的第一导电层,所述光闸机构部具有作为结构部分的机械层,和在所述机械层上形成的第二导电层,所述机械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以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直接接触的方式固定。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还可以为,所述光闸机构部具有用于遮断光的光闸部;为了驱动所述光闸部而动作,并在与所述绝缘基板的基板面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作为梁状结构物的横梁部;和用于固定并支承所述横梁部的固定部,所述光闸部、所述横梁部以及所述固定部分别具有所述机械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固定部的所述机械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以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直接接触的方式固定。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还可以为,所述固定部为碗型形状,所述第二导电层形状在呈所述碗型形状的所述机械层的外侧周围。另外,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层也形成在呈所述碗型形状的所述机械层的内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还可以为,所述固定部为碗型形状,所述机械层形成在呈所述碗型形状的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外侧周围,并且也形成在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内侧。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MEMS光闸显示装置的图。图2是表示图I的TFT基板的结构的图。图3是将图2的一个像素的TFT基板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光闸机构部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沿V-V线的剖视图。图6是在与图5相同的视野下的、在使第一横梁部以及第二横梁部的机械层和导 体层的配置相反的情况下的图。图7表示在与图5相同的视野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闸机构部的剖视图。图8表示在与图5相同的视野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光闸机构部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光闸显示装置、102发光控制电路、104系统控制电路、106显示控制电路、108面板控制线、150背光源、200 TFT基板、201信号输入电路、202信号线、203扫描线扫描电路、204扫描线、210像素、215玻璃基板、220薄膜晶体管部、222保护层、224布线、226导电部、300光闸机构部、310光闸部(快门部)、311开口部、320第一执行部、330第二执行部、342第一横梁部、344第一固定部、346第二横梁部、348第二固定部、352机械层、354导体层、356电介质层、400光闸机构部、410光闸部、442第一横梁部、444第一固定部、446第二横梁部、500光闸机构部、510光闸部、542第一横梁部、544第一固定部、546第二横梁部、742第一横梁部、746第二横梁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附图中,对于同一或同等的要素赋予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图I是表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各个像素的光闸机构来对显示图像进行控制的MEMS光闸显示装置100的图。如该图I所示,MEMS光闸显示装置100具有在各像素中都具有使光透过的开口部(未图示)的背光源150 ;通过后述的光闸机构部300对来自背光源150的光的透过进行控制的TFT (Thin Film Transistor :薄膜晶体管)基板200 ;为了使背光源150的R(红)G(绿)B(蓝)三色的光分别错开时间发光而进行控制的发光控制电路102 ;经由面板控制线108对TFT基板200的光闸机构部30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显示控制电路106 ;和对发光控制电路102以及显示控制电路106进行总括性的控制的系统控制电路104。图2是表示图I的TFT基板200的结构的图。在TFT基板200的显示区域中像素210呈矩阵状配置,在像素210上,在行方向上连接有扫描线204,在列方向上连接有信号线202。在扫描线204的一端连接有扫描线扫描电路203,在信号线202的一端设有信号输入电路201。此外,信号输入电路201控制扫描线扫描电路203,且在信号输入电路201中输入有面板控制线108。当从面板控制线108向TFT基板200输入有图像数据和驱动定时的情况下,信号输入电路201以规定的定时对扫描线扫描电路203进行控制,同时将数字图像数据向信号线202输入。各像素210通过扫描线204由扫描线扫描电路203来控制动作,并在规定的定时从信号线202读入数字图像数据。图3是放大表示图2的一个像素210部分的TFT基板200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像素210具有绝缘性的玻璃基板215 ;具有在玻璃基板215上形成的薄膜晶体管、信号线202以及扫描线204的薄膜晶体管部220 ;和在薄膜晶体管部220上形成,且由薄膜晶体管部220内的薄膜晶体管电气控制,并进行机械性动作的光闸机构部300。光闸机构部300具有具有开口部311且通过移动而使来自背光源150的光透过或遮断的光闸部310 ;和用于使光闸部310在使光透过的位置和将光遮断的位置上移动的第一执行部320以及第二执行部330。第一执行部320以及第二执行部330分别具有对光闸部310进行支承,并且与光闸部310电连接的第一横梁部342 ;将第一横梁部342固定在薄膜晶体管部220上,并且与薄膜晶体管部220的规定的布线电连接的第一固定部344 ;通过带有与第一横梁部342不同的电荷而将第一横梁部342拉近,从而使光闸部310动作 的第二横梁部346 ;和将第二横梁部346固定在薄膜晶体管部220上,并且与薄膜晶体管部220的规定的布线电连接的第二固定部348。图4是图3的光闸机构部300的俯视图。光闸机构部300是相对于光闸部310对称的形状,在第一执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绝缘基板和多个像素,所述绝缘基板是具有绝缘性的基板,所述多个像素在所述绝缘基板上形成显示部,在所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上具有:薄膜晶体管;通过所述薄膜晶体管被电驱动,并对所述各像素的光的透过进行控制的光闸机构部;和在所述绝缘基板上形成的第一导电层,所述光闸机构部具有作为结构部分的机械层,和在所述机械层上形成的第二导电层,所述机械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以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直接接触的方式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吉恭彦新田秀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