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检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2129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3:36
一种张力检测机构,能仅对因张力而产生的负载进行检测。由检测辊子(2)、轴台(3)、滑块(4)一体组装而成的检测件是被保持成因承受到长条部件(7)的张力而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移动的张力检测机构,检测件在滑块(4)的滑动部(4b)与固定于筐体(100)的导轨(5)嵌合的状态下,因在水平方向上承受到张力而沿着导向部(5)在水平方向上滑动。导轨(5)保持检测件并承受、支承检测件的重力方向上的负载。当检测件因张力而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时,滑块(4)的前端部(4c)与配置于筐体(100)内的张力检测器(1)的基板(10)抵接,张力检测器(1)读取因张力而旋转变位的基板(10)的变化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对在开卷或卷绕纸、膜、线、金属线等长条部件时作用于长条部件的张力进行检测的张力检测机构
技术介绍
张力检测机构的传感器部分即张力检测器在用于对长条部件的张力进行控制的设备中使用,在张力检测对象是纸、膜等具有规定宽度的大宽度材料且检测辊子沿轴向较长的情况下,在轴的两端部各使用一台,共计两台,在张力检测对象是线、金属线这样的宽度不大材料且检测辊子沿轴向较短的情况下,使用一台张力检测器。在图9中,示出了现有张力检测机构的侧视图。 现有张力检测器101包括基板110,该基板110例如被螺栓固定在装置的水平面上,并因承受朝下(重力方向)的张力而以铰链为支点进行旋转变位。在该张力检测器101的基板110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轴台103,检测辊子102被轴台103支承。通过在检测辊子102的两侧各配置一根共计两根导辊106,并使被张力检测构件即长条部件107穿过导辊106与检测辊子102之间,使得当施加材料张力时,负载朝下作用于张力检测器101,张力检测器101将该负载作为电信号加以输出。用于对长条部件107的张力进行控制的设备接收来自张力检测器101的负载信号,并将负载信号转换为张力,从而进行张力的控制、显示。然而,在现有张力检测机构中,张力检测器101的基板110采用以下结构除了被张力检测构件的张力以外,还始终在重力方向上承受因检测辊子102和轴台103的自重而产生的负载。在现有张力检测机构的情况下,需进行张力检测器101的选定、安装、校正这些用于使用的主要作业。在垂直方向分力不超过额定负载(允许负载)的范围内进行张力检测器101的选定,所述垂直方向分力是因检测辊子102和对检测辊子102进行支承的轴台103的自重而产生的负载和因张力而产生的负载加在一起作用于张力检测器101的基板110表面的垂直方向分力。关于张力检测器101的详细选定计算记载于现有文献中(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I)。另外,为检测张力需进行张力校正。张力校正包括对张力检测器101的皮重进行抵消的调零和预先设定最大张力的间距(span)调整,由于张力检测器101的安装角度及材料的通过角度(日文通紙角度)等条件在进行张力检测的各部位都不同,因此需在各部位进行调零和间距调整。在调零中,检测辊子102和轴台103为皮重,将此时的张力检测器101的输出信号设为调零值。另外,在间距调整中,使绳穿过检测辊子102的中央,在该绳的前端悬挂作为间距目标值的砝码,并将此时的对来自张力检测器101的输出信号施加到达满标度张力的范围的信号设为间距调整值。通过进行这种调零和间距调整能检测张力。关于张力校正的详细情况记载于现有文献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特開2004-333298号非专利文献I 三菱电机离合器/制动器(粉末式、滞后式)/三菱张力控制器2010年度版”、2010年3月、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发行 在现有张力检测机构中,张力检测器承受到因检测辊子和轴台的自重和张力的强度而产生的负载加在一起后作用于基板的负载,作为与水平的基板面垂直的垂直方向分力。因此,在不考虑因检测辊子和轴台的自重而产生的负载,而仅以因张力而产生的负载的大小来选定张力检测器的额定负载(允许负载)的情况下,两者的合力可能会超过张力检测器的额定负载,不能进行适当的选定,从而不能对张力进行检测。现有的张力检测器的选定是在与张力检测器的大致水平的基板面垂直的垂直方向(朝下)分力、即因检测辊子和轴台的自重而产生的负载与因张力而产生的负载的合计值不超过额定负载的范围内进行的。因此,在因检测辊子和轴台的自重而产生的负载比例较大,而因张力所产生的负载比例较小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不得不必须使用额定负载较大的张力检测器,因张力而产生的负载与额定负载的比例变小,从而使检测精度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使张力检测器仅承受到因张力而产生的负载的张力检测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张力检测机构包括检测件,该检测件配置成在承受到来自被搬运的被张力检测构件的张力的作用下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移动;以及张力检测器,该张力检测器对作用于上述检测件的上述张力进行检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张力检测机构,由于张力检测器从检测件仅承受到因张力而产生的水平方向上的负载,因此,能提高张力的检测精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张力检测机构的主要部分截面侧视图。图2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张力检测机构的侧视图。图3是示意地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张力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张力大小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张力检测机构的主要部分截面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的张力检测机构的主要部分截面侧视图和从另一方向观察到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4的自动调心式轴台的图。图7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4的自动调心式轴台装入张力检测机构的情况下的动作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5的张力检测机构的滑块前端部的放大图。图9是现有张力检测机构的侧视图。(符号说明)I 张力检测器2 检测辊子3 轴台(轴承部)4、41 滑块4a 头部4b 本体部(滑动部)4c、41cc 前端部4d 凸部5、51 导轨5a、5 Ia 导向部6 导辊 7 长条部件8 负载点9 铰链10 基板41a平板部41b突起状构件(滑动部)41c突起状构件100 筐体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I在本申请专利技术中,为了形成张力检测器仅承受因张力而产生的负载的机构,提出了以下方案采用使承受检测辊子及轴台等的张力的检测件与张力检测器分离的结构,并采用因检测件的自重而产生的负载在重力方向(铅垂方向)上起作用、因张力而产生的负载在水平方向上起作用的结构。因此,在本申请中,因检测件的自重而产生的负载的水平方向分力和与该水平方向分力垂直的因张力而产生的负载的重力方向分力都为零,导轨(后述)承受所有因由检测辊子、轴台等构成的检测件的自重而产生的负载,张力检测器仅承受因张力而产生的负载。以下,根据图I 图3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进行说明。在图I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I的张力检测机构的主要部分截面侧视图。在全图中,XY平面表示水平面,Y轴表示重力方向。张力检测器I通过螺栓(未图示)等固定构件安装固定于例如装置的筐体100的内壁面,基板面配置于YZ平面。检测辊子2的轴与筐体100的侧壁面(YZ平面)平行,且配置于水平方向上,检测辊子2的轴向两端部分别被轴台3支承。在钉状的滑块4的平板状的头部4a上,利用螺栓等固定有轴台3。导轨5固定于装置的筐体100。导轨5的固定方法有各种方式,但在图I中,作为该固定方法的一例,示出了设置贯穿筐体100侧壁的孔部,并在沿水平方向(X轴方向)将导轨5插入该孔部中的状态下将导轨5固定于筐体100的情况,导轨5的作为与滑块4的滑动面部的导向部5a设置成沿水平方向(X轴方向)延伸。滑块4如上所述是钉状构件,主要由对轴台3进行固定的平板部所构成的端部(头部4a)、与导轨5的导向部5a嵌合的圆柱状的本体部4b (滑动部)及与本体部4b相连并与张力检测器I抵接的前端部4c构成。在导轨5中设有通孔作为导向部5a,但在本体部4b为圆筒状的情况下,导向部5a的开口形状为圆形,其中上述通孔以能将本体部4b保持成可穿过、滑动的尺寸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张力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件,该检测件配置成在承受到来自被搬运的被张力检测构件(7)的张力的作用下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移动;以及张力检测器(1),该张力检测器(1)对作用于所述检测件的所述张力进行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沟上嗣康寺田要井冈公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