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抗剪阻滑钢筋混凝土桩防治软岩巷道底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2028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2:51
一种利用分布式抗剪阻滑钢筋混凝土桩防治软岩巷道底鼓方法,适用于煤矿巷道底板的治理和稳定控制。首先在巷道轨道两侧开挖分布式桩孔,将预制的钢筋笼放置在桩孔中,再向桩孔中浇注混凝土,形成分布式抗剪阻滑钢筋混凝土桩。由钢筋混笼凝土构成的抗剪阻滑桩具有较强的抗弯剪能力和抗变形能力,能有效加固底板岩体,防止底板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同时形成应力屏障,阻止两侧的水平应力挤压底板岩体;而桩体的分布式布置,长短结合,使岩体对桩体的作用力分布更加均匀,防止应力集中,同时使桩体群的加固范围在空间上分布更广,增加了整体作用效果,能够有效防治软岩巷道底鼓变形破坏,改善应力分布;且施工简单方便,对巷道的正常使用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布式抗剪阻滑钢筋混凝土桩防治软岩巷道底鼓方法,其特征在于:?a、在巷道(1)中巷道帮部(2)与轨道(3)之间的底板上,间隔开挖浅桩孔(4)与深桩孔(5),浅桩孔(4)与深桩孔(5)的直径为0.5m;b、浅桩孔(4)与深桩孔(5)开挖完成后,将预制的钢筋笼放入,然后浇注混凝土(6),并振捣密实,由浅桩孔(4)、深桩孔(5)、混泥土(6)与钢筋笼共同构成分布式抗剪阻滑钢筋混凝土桩;c、随掘进工作面的推进,重复步骤a、b,直至巷道底板加固施工完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靖洪文杨旭旭陈坤福杨圣奇孙盼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