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卷取机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1854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钢卷取机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它包括有作用于卷筒芯轴(11)上并使其直线往复运动的胀缩液压缸(20),胀缩液压缸(20)固定设置于固定支架(12)上,活塞杆(21)通过柔性连接机构(30)与卷筒芯轴(11)柔性连接;它还包括有设置在卷筒芯轴(11)上的旋转供油机构(40),旋转供油机构(40)的润滑脂输出端与卷筒(10)的润滑脂输入端通过输油管(14)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液压油、润滑脂通过各自的管路分别供给胀缩液压缸、卷筒,液压油和润滑脂不会串腔;胀缩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卷筒芯轴柔性连接,卷筒摆动不会影响胀缩液压缸,从而可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改用通用液压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钢卷取机,尤其涉及其中的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带钢卷取机卷筒的胀缩液压缸和旋转接头均连在一起,其结构形式是胀缩液压缸装到卷筒传动箱空心轴上,与卷筒一起旋转,该缸活塞杆与卷筒芯轴直接通过连接块连接起来,属于刚性连接;旋转接头芯轴装到胀缩液压缸的外壳上,并随之转动;旋转接头外壳固定在助卷辊电机座上。液压油和润滑脂均通过旋转接头分别给胀缩液压缸和卷筒供油,其中润滑脂需通过胀缩液压缸供给卷筒。胀缩液压缸与旋转接头装在一起,结构复杂,造价昂贵。这样的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液压油和润滑脂串腔,而且由于卷筒芯轴与胀缩液压缸之间刚性连接,卷筒和钢卷的重心及其受力点不在回转中心上,卷筒旋转时所产生的卷筒芯轴摆动直接传给胀缩液压缸,影响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钢卷取机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在该装置中液压油和润滑脂不会串腔,其胀缩液压缸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带钢卷取机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包括有作用于卷筒芯轴上并使其直线往复运动的胀缩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缩液压缸固定设置于固定支架上,其活塞杆通过柔性连接机构与卷筒芯轴柔性连接;它还包括有设置在卷筒芯轴上的旋转供油机构,旋转供油机构的润滑脂输出端与卷筒的润滑脂输入端通过输油管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液压油、润滑脂通过各自的管路分别供给胀缩液压缸、卷筒,彻底解决了液压油和润滑脂易串腔的技术问题,并省去了卷筒内的众多高压供油软管;胀缩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卷筒芯轴柔性连接,卷筒摆动不会影响胀缩液压缸,从而可延长胀缩液压缸的使用寿命,胀缩液压缸改用通用液压缸,使胀缩液压缸的结构大为简化,生产及运行成本得以降低。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带钢卷取机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带钢卷取机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中柔性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带钢卷取机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中旋转供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卷筒10、卷筒芯轴11、固定支架12、防转支架13、输油管14、挡块15、胀缩液压缸20、胀缩液压缸20、活塞杆21、柔性连接机构30、上连接块31、下连接块32、调心止推轴承33、调心止推轴承34、定距套35、凸环36、挡块37、锁紧螺母38、旋转供油机构40、外壳41、内圈42、球轴承43、球轴承44、进油孔45、油孔46、轴向油孔47、环形油槽48、出油接口49、密封环50、减压槽51。具体实施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带钢卷取机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包括有作用于卷筒芯轴11上并使其直线往复运动的胀缩液压缸20。胀缩液压缸20固定设置于固定支架12上,其活塞杆21通过柔性连接机构30与卷筒芯轴11柔性连接。图2则示出了柔性连接机构30的一种具体结构。如该图所示,柔性连接机构30包括一对设置于卷筒芯轴11上的调心止推轴承33、34,以及在调心止推轴承33、34与胀缩液压缸20的活塞杆21之间实现连接的连接块。活塞杆21的伸缩通过连接块传递给调心止推轴承33或34,再由调心止推轴承带动卷筒芯轴11伸缩,从而实现了对卷筒10直径的胀缩。卷筒10旋转时,卷筒芯轴11有一定的摆动量,其摆动量在调心止推轴承33、34的调心范围内,因而卷筒10的摆动不会对胀缩液压缸20产生影响,使胀缩液压缸20的使用寿命大为延长。胀缩液压缸20的液压油由车间管路直接供给。由于卷筒10所需润滑脂不再经胀缩液压缸20供给,胀缩液压缸20可改用通用液压缸,其结构大为简化,使生产及运行成本得以降低。为便为制造和装配,如图2所示,连接块由上连接块31、下连接块32构成,其内壁与调心止推轴承33、34相配合。调心止推轴承33、34之间设置有定距套35,并通过卷筒芯轴11上的锁紧螺母38压紧。上连接块31、下连接块32具有向内延伸入定距套35凹槽内的凸环36。为保证连接块仅随同活塞杆21作直线往往运动,不作旋转运动,在下连接块32之下设置有与固定支架12连接的防转支架13,该防转支架13具有防止连接块转动的导向槽或挡块1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带钢卷取机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还包括有设置在卷筒芯轴11上的旋转供油机构40,旋转供油机构40的润滑脂输出端与卷筒10的润滑脂输入端通过输油管14相连接。润滑脂由车间管路直接供给,经由旋转供油机构40送至卷筒10内。图3则示出了旋转供油机构40的一种具体结构。如该图所示,旋转供油机构40包括通过一对球轴承43、44连接的外壳41、内圈42。该外壳4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作为润滑脂输出端的进油孔45。内圈42上开设有与进油孔45相对应的环形油槽48、油孔46,还开有与油孔46相通的轴向油孔47,该轴向油孔47的出油接口49是为润滑脂输出端。如图3所示,为避免润滑脂泄漏,外壳41的内壁上在进油孔45与球轴承43、44或两个进油孔45之间设置有密封环50。在密封环50与进油孔45之间,在外壳41的内壁上还开设有减压槽51,这样即可以减少密封环50的磨损,又可以降低密封环50的密封压力,从而延长旋转供油机构40的使用寿命。另外,连接块上设置有防止外壳41转动的挡块37。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原理,由于对相同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修改和改动的。因此,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专利技术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带钢卷取机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包括有作用于卷筒芯轴(11)上并使其直线往复运动的胀缩液压缸(20),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缩液压缸(20)固定设置于固定支架(12)上,其活塞杆(21)通过柔性连接机构(30)与卷筒芯轴(11)柔性连接;它还包括有设置在卷筒芯轴(11)上的旋转供油机构(40),旋转供油机构(40)的润滑脂输出端与卷筒(10)的润滑脂输入端通过输油管(1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卷取机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机构(30)包括一对设置于卷筒芯轴(11)上的调心止推轴承(33)、(34),以及在调心止推轴承(33)、(34)与胀缩液压缸(20)的活塞杆(21)之间实现连接的连接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钢卷取机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心止推轴承(33)、(34)之间设置有定距套(35),并通过卷筒芯轴(11)上的锁紧螺母(38)压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钢卷取机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由上连接块(31)、下连接块(32)构成,其内壁与调心止推轴承(33)、(34)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钢卷取机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块(31)、下连接块(32)具有向内延伸入定距套(35)凹槽内的凸环(3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钢卷取机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块(32)之下设置有与固定支架(12)连接的防转支架(13),该防转支架(13)具有防止连接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钢卷取机卷筒胀缩及旋转供油装置,包括有作用于卷筒芯轴(11)上并使其直线往复运动的胀缩液压缸(20),其特征在于:    所述胀缩液压缸(20)固定设置于固定支架(12)上,其活塞杆(21)通过柔性连接机构(30)与卷筒芯轴(11)柔性连接;    它还包括有设置在卷筒芯轴(11)上的旋转供油机构(40),旋转供油机构(40)的润滑脂输出端与卷筒(10)的润滑脂输入端通过输油管(1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伦树孔祥林丁传悦叶洪生杨固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