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装卸活性炭装置和两次装卸活性炭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18492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力装卸活性炭装置和两次装卸活性炭的方法。包括前置活性炭吸附柱(a、b)、后置活性炭吸附柱(a、b)、动力泵(3)、装炭槽(6)、废炭槽(8)及相应管线和阀门顺次连接,其特征是:装炭槽(6)经底部装炭喷射器(7-01)连接后置活性炭吸附柱(a、b)顶部,后置活性炭吸附柱(a、b)内对应装有滤水管(a、b),滤水管(a、b)并联连接动力泵(3),动力泵(3)连接装炭槽(6)底部装炭喷射器(7-01),后置活性炭吸附柱(a、b)内对应装有排炭器(a、b),排炭器(a、b)出口并联连接前置活性炭吸附柱(a、b)顶部,排炭器(a、b)进口并联连接动力泵(3),前置活性炭吸附柱(a、b)经底部卸炭喷射器(a、b)并联连接废炭槽(8)。本装置可完成各类废水装置的粒状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陶粒等颗粒状物料的输送,实现物料的自动化装卸,极大的减轻劳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エ业废水处理领域,确切地说是涉及含硝基苯类和苯胺类等污染物的化工废水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环保设备和エ艺

技术介绍
活性炭吸附除去废水中TNT或DNT是通过活性炭层把废水中的TNT或DNT吸附到活性炭表面,使废水中TNT或DNT含量小于0. 5mg じ1。废水中的TNT或DNT由于日光的照射产生光介产物使废水变成红褐色,处理以后的废水中TNT或DNT浓度小于0. 5mg じ1, 日光照射废水不会产生变色,可以排出厂外。我国吸附用活性炭除去废水中TNT或DNT较好的有新华8#炭(ZJ-15型),新华8#炭比表面积最大(900m2. g_1),堆积比重为450kg ^m-3,其动态吸附TNT饱和吸附容量可达0. 5g g'在处理工程中选定新华8#(ZJ-15型)为吸附剂。目前国内很多废水处理厂的颗粒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陶粒的装填采用人工作业的办法完成,存在劳动量大,強度高,而且作业周期长,环境差等缺点。中国技术专利CN201737783U《一种废水回用为エ业超纯水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装置、前置活性炭吸附装置、一级反渗透装置、后置活性炭吸附装置、ニ级反渗透装置和电去离子装置,所述的前置活性炭吸附装置和一级反渗透装置之间依次接有阻垢剂添加装置、第一保安过滤器、ー级高压泵,后置活性炭吸附装置和ニ级反渗透装置之间依次连接有保安过滤器和ニ级高压泵。该技术所述的后置活性炭吸附装置用于反渗透装置之后深度吸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由于吸附量少,吸附位点可深入毛细孔道内部,吸附活性没有被完全破坏,活性炭颗粒表面清洁,可用做前置活性炭吸附装置对废水中余氯、有机物、油污以及胶体进行表面或内部吸附处理。通过设置简单的阀门切换可将后置活性炭吸附装置用作前置活性炭吸附装置加以重复利用,不影响其功效,不增加使用成本。新活性炭首先用作后置活性炭装置中,吸附后的后置活性炭可直接用作前置活性炭,不会影响其脱除胶体、油污和氧化性成分的功效。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010189808. 0《一种废水回用为エ业超纯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I)预处理。(2)前置活性炭吸附预处理后的废水再经前置活性炭吸附去除对反渗透膜有降解破坏作用的余氯等氧化性物质以及胶体有机物。前置活性炭是反渗透系统エ艺设计的经典步骤,对反滲透膜的稳定性和膜污染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3) ー级反滲透。(4)后置活性炭吸附将脱除了绝大部分污染物的一级反渗透透过液用后置活性炭深度吸附去除未被反滲透截留的小分子有机物。所述的后置活性炭为不添加任何抑菌化学物质的纯活性炭,不同于常规饮用纯水机中普遍使用的渗银或加碘后置活性炭。反滲透膜对分子量100以下的有机物截留率不高,尤其是有机溶剂更难,甚至会被破坏,即使通过ニ级反渗透分离效果也不理想。常规超纯水制备エ艺中反渗透之后的混床离子交换或电去离子的去除对象均为离子,无法去除总有机碳(TOC),双波长紫外灯适于微量TOC脱除,过量有机物会使后续双波长紫外灯难以重负,影响超纯水TOC和电阻率指标。活性炭的特点是对小分子有机物有快速吸附能力,并且大量毛细孔道对小分子有很高的吸附量。设计后置活性炭吸附可进一步高效脱除有机物,满足大部分生产エ艺对超纯水TOC的要求。(5) ニ级反滲透。(6)电去离子。该专利技术エ艺所述的步骤(4)中的后置活性炭用于反渗透之后深度吸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由于吸附量少,吸附位点可深入毛细孔道内部,吸附活性没有被完全破坏,活性炭颗粒表面清洁,可用做前置活性炭对废水中余氯、有机物、油污以及胶体进行表面或内部吸附处理。通过设置简单的阀门切换可将后置活性炭用作前置活性炭加以重复利用,不影响其功效,不增加使用成本。新活性炭首先用作后置活性炭,吸附后的后置活性炭可直接用作前置活性炭,不会影响其脱除胶体、油污和氧化性成分的功效。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110379817. 0《ー种硝胺类、硝基苯类和苯胺类化工废水的混和处理方法》披露废水处理第二步炸药废水和硝基苯废水分别进入各自活性炭吸附柱,吸附去除废水中硝胺类或硝基苯类难生化物质,当吸附后废水中硝基化合物浓度超过微生物可耐受的上限时,将饱和废活性炭卸出,重新装填新活性炭投入使用;和第十一步出水流入活性炭吸附柱去除废水中色度和微量细粒有机物,低进高出,确保出水达废水综 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ー级标准,当吸附后废水中色度超过标准时,将饱和废活性炭卸出,用泵装入前端硝基苯活性炭吸附柱,吸附柱重新装填新活性炭投入使用;该专利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第二步中炸药废水和硝基苯废水各自活性炭吸附柱每三个串联为一組,废水低进高出,依次流过1、2、3号吸附柱,当I号吸附柱出水硝化物含量大于80mg/l时,退出I号吸附柱,将饱和废活性炭卸出,重新装填新活性炭后串联成末段吸附柱,废水低进高出,依次流过2、3、I号吸附柱,当2号吸附柱出水硝化物含量大于80mg/l时,退出2号吸附柱,将饱和废活性炭卸出,重新装填新活性炭后串联成末段吸附柱,废水低进高出,依次流过3、1、2号吸附柱,依此类推。本专利技术是对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110379817. 0《ー种硝胺类、硝基苯类和苯胺类化工废水的混和处理方法》具体细节的进ー步描述和进一歩改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ー种利用水力装卸活性炭装置来两次装卸活性炭的方法,新活性炭首先用作后置活性炭,吸附后的后置活性炭可直接用作前置活性炭,动力水循环使用,不但可以减轻操作エ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有效控制了转运活性炭时对环境的污染,并确保废水处理质量,具有较高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ー种水力输送装卸活性炭装置,包括前置活性炭吸附柱(a、b)、后置活性炭吸附柱(a、b)、动カ泵(3)、装炭槽出)、废炭槽(8)及相应管线和阀门顺次连接,其特征是装炭槽(6)经底部装炭喷射器(7-01)连接后置活性炭吸附柱(a、b)顶部,后置活性炭吸附柱(a、b)内对应装有滤水管(a、b),滤水管(a、b)并联连接动カ泵(3),动カ泵(3)连接装炭槽(6)底部装炭喷射器(7-01),后置活性炭吸附柱(a、b)内对应装有排炭器(a、b),排炭器(a、b)出口并联连接前置活性炭吸附柱(a、b)顶部,排炭器(a、b)进ロ并联连接动カ泵(3),前置活性炭吸附柱(a、b)经底部卸炭喷射器(a、b)并联连接废炭槽(8)。其特征是通过设置简单的阀门切换可将后置活性炭用作前置活性炭加以重复利用,其中后置活性炭吸附柱(a、b)内部对应装有滤水管(a、b),通过动カ泵(3)同前置活性炭吸附柱(a、b)构成密闭回路,前置活性炭吸附柱(a、b)底部对应装有卸炭喷射器(a、b),同废炭槽(8)构成密闭回路,装炭槽(6)底部对应装有装炭喷射器(7-01)同后置活性炭吸附柱(a、b)构成密闭回路。其中后置活性炭吸附柱(a、b)内部对应装有排炭器(a、b)均为钢制标准管件的组焊体,均包括进水管、喷嘴、喉管、出水管,排炭器(a、b)正中顶部开园孔,孔经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出。ー种利用如上所述水力装卸活性炭装置来两次装卸活性炭的方法,其特征是新活性炭首先用作后置活性炭吸附,吸附后的后置活性炭可直接用作前置活性炭,动力水循环,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力装卸活性炭装置,包括前置活性炭吸附柱(a、b)、后置活性炭吸附柱(a、b)、动力泵(3)、装炭槽(6)、废炭槽(8)及相应管线和阀门顺次连接,其特征是:装炭槽(6)经底部装炭喷射器(7?01)连接后置活性炭吸附柱(a、b)顶部,后置活性炭吸附柱(a、b)内对应装有滤水管(a、b),滤水管(a、b)并联连接动力泵(3),动力泵(3)连接装炭槽(6)底部装炭喷射器(7?01),后置活性炭吸附柱(a、b)内对应装有排炭器(a、b),排炭器(a、b)出口并联连接前置活性炭吸附柱(a、b)顶部,排炭器(a、b)进口并联连接动力泵(3),前置活性炭吸附柱(a、b)经底部卸炭喷射器(a、b)并联连接废炭槽(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玉乾曾敬高启全蒋磊崔腾军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