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操舵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8134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0:41
一种自动操舵仪,它涉及船舶自动驾驶领域,CPU中央处理器通过并行数据总线与数据显示屏连接,CPU中央处理器通过信号线与电磁阀驱动电路连接,电磁阀驱动电路通过信号线与电磁阀连接,电磁阀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舵机连接,电位器式舵角传感器和控制键盘均通过信号线与彩色液晶连接,数字式陀螺仪通过I2C数据总线与数据显示屏连接,磁阻式电子罗盘通过I2C数据总线与数据显示屏相互连接。它提高了操舵的灵敏度,使偏航精度相应提高低,同时也降低了能源消耗,延长了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自动驾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操舵仪
技术介绍
早期自动舵以机械结构为基础,仅能 对航向进行初步控制,今天我们将这种控制方式成为比例(P)控制,这是由于自动舵的偏转大小是和船舶偏航角成比例的。在实际工作中,用罗经测出实时航向信号并与设定的航向进行比较,然后将二者的差值输入到控制器中去,由控制器输出并驱动舵轮伺服结构。但“比例控制”法用于惯性很大的船舶效果不理想,原因是这种控制方法会使船舶在设定的航向两边来回摆动,结果转舵装置过度磨损,而且燃料消耗高出许多,这些问题限制了它的使用。直到1949年SCHIFF等人提出了速率控制的概念,既速率控制与偏航角的微分成正比,目前将其称为“比例和微分控制。引入微分控制概念后提高了自动操舵时航向的准确性,偏舵角不仅与偏航角有关,还与偏航速率有关。进入50年代。随着电子学和伺服结构理论的发展,自动舵的研制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伺服机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设计更为复杂的操舵控制器的可能性;而电子学的发展,得以利用电子器件代替机械传动构件,为实现复杂的控制提供了物质手段,因而制造出基于经典控制理论,具有“比例-微分-积分”控制功能的第二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操舵仪,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数据显示屏(1)、CPU中央处理器(2)、电磁阀驱动电路(3)、电磁阀(4)、液压舵机(5)、电位器式舵角传感器(6)、电子罗盘(7)、陀螺仪(8)和控制键盘(9);其中,CPU中央处理器(2)与数据显示屏(1)连接,CPU中央处理器(2)通过信号线(1?2)与电磁阀驱动电路(3)连接,电磁阀驱动电路(3)与电磁阀(4)连接,电位器式舵角传感器(6)和控制键盘(9)均与数据显示屏(1)连接,陀螺仪(8)与数据显示屏(1)连接,电子罗盘(7)与数据显示屏(1)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睿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