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801668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8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青蒿17-31份,柴胡8-16份,薄荷4-8份,鳖甲21-39份,生地黄8-16份,牡丹皮7-13份,知母8-16份,胡黄连7-13份,建曲10-20份,谷芽12-24份,麦芽12-24份,山楂8-16份,枳实8-16份,隔山撬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能有效消除或极大缓解不明原因发热症状,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0),是指发热时间超过3周,体温在38. 5°C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它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症状或病患,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以午后或傍晚发作为多见。西医针对FU0,应诊断明确引起发热是何疾病,才可给药。然而,持续的发热,不仅伤及正常生理功能,贻害机体,有损健康,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发热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身体健康状态欠佳或其他疾病,患者昏昏沉沉,意识不清,思维受限,全身不适,饮食不 思,睡眠受扰,严重影响其工作和学习,甚至酿积隐发的严重疾病,危害生命。目前西医并无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专用特效药物。从中医数千年的历史经验可知,所谓不明原因发热,在中医的体系中其实都有着不同的证型,其中以表邪羁留卫分不去、或隐伏于少阳半表半里,或谷食不化、胃纳不和,或血分有热,或温病后期余热未尽、热留阴分阴血受伤等证型最为多见。早在春秋战国,祖国医学就有治疗各种发热的方药,秦汉以后,疗热治验日臻成熟,其后两千年持续实践的积累,更完善了中医治疗各种发热的完整理论体系与方剂体系,加之中药合理配伍后,其毒副作用小、疗效稳定,因此,目前通过中医药治疗不明原因发热,具有一定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效良好的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青蒿17-31份,柴胡8-16份,薄荷4-8份,鳖甲21_39份,生地黄8_16份,牡丹皮7-13份,知母8-16份,胡黄连7-13份,建曲10-20份,谷芽12-24份,麦芽12-24份,山楂8-16份,枳实8-16份,隔山撬10-20份。进一步地,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青蒿22-26份,柴胡10-14份,薄荷5_7份,鳖甲27-33份,生地黄10-14份,牡丹皮8-12份,知母10-14份,胡黄连8-12份,建曲13-17份,谷芽16-20份,麦芽16-20份,山楂10-14份,积实10-14份,隔山攝13-17份。进一步优选地,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青蒿24份,柴胡12份,薄荷6份,鳖甲30份,生地黄12份,牡丹皮10份,知母12份,胡黄连10份,神曲15份,谷芽18份,麦芽18份,山楂12份,枳实12份,隔山撬15份。其中,所述谷芽为生谷芽或/和炒谷芽或生,所述麦芽为生麦芽或/和炒麦芽,所述山楂为炒山楂或焦山楂,所述鳖甲为生鳖甲或制鳖甲。进一步地,所述制鳖甲为醋制鳖甲。其中,所述的制剂是口服制剂。进一步地,所述口服制剂为颗粒剂、散剂、丸剂、滴丸剂、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或口服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I)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2)取鳖甲、隔山撬先煎,再加入生地黄、牡丹皮、知母、胡黄连、神曲 、谷芽、麦芽、山楂、枳实、柴胡煎煮后,最后下青蒿与薄荷,收集水煎液;药渣再加水煎煮2次,合并各次水煎液,浓缩后,加上药学上可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常规制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发热的药物中的用途。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药物。它可以降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体温。更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治疗表邪羁留不解、少阳半表半里、胃纳不和、温病后期余热未尽或热留阴分阴血受伤的药物。目前已公认“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复方使用”、“复方配伍用药如用兵”是中医最科学最有效的几大优势,其中“复方配伍用药如用兵”是非常科学的中医药原创理论。中医组方中各药如行兵布阵那样环环相扣的严密配伍,是其优于西药配方的有效手段。中医方剂理论认为,每一方剂,不仅需要根据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药物妥善配伍,同时也应符合组方的基本结构,即“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理论,所谓“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就是其建立在对疾病病机的全方位判断基础上的科学配比。中医用方通过多环节、多靶点整合调节的生物学机制,对不明原因发热这样病因复杂难查、西医无法下药、治疗非常困难的疾患或症状进行调控,可以取得比西药更好、更彻底的治疗效果,而这种疗效是建立在上述中医传统原创理论的正确指导之上的,本专利技术组方正遵循了这一原则。在中医传统理论中,不明原因发热广涉肺、胃(脾)、肝(胆)肾、骨脉等脏腑、组织、经络,以及表卫、卫气、气营、营血、血分等不同的病位深度,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禀赋体质不同、环境不同,均可由不同病因患及,遭罹不同病状表现的发热。儿童、老年、羸弱之人可因饮食不节或胃纳不佳导致食谷不化,积而蕴热;阴血亏虚之人或素体血热之体,则可发为暮热早凉或骨蒸潮热;风寒风热失治或治疗不当,令表卫之邪长羁不去,或窜入少阳半表半里之地,或邪深伏血分,隐伏作祟,亦可发为午后或暮热;而无论何种体质,均可罹患温病,至热病后期余热未尽、热邪羁留于阴分,致阴血受伤,则常发为以暮热早凉为特点的发热。这些均为中医临证间极常见的证型,但西医却往往查不出具体病因,中医则可据其症见分析、归纳出证型,施以方治。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中以青蒿、柴胡、薄荷三物清透热邪,引邪出表,直指主症,共为君药。如果只清解热邪而不养阴,则热势只能暂时缓解;而若仅滋阴而不清透热邪,则热猖獗之势又难以控制。故惟有两者配合,泻其有余,养其不足,才可收到相得益彰的良好疗效。因此,用鳖甲、生地黄两味滋阴养血,扶正于里为臣药,以裨助君药。知母、胡黄连、牡丹皮三种,既可佐君药清热泄邪,又可辅臣药益阴凉血,是为一个方面(右路)的佐药。而神曲、谷麦芽、山楂、隔山撬均属消食和胃妙品,遇积食化热证型可去除其酝热的根源,起到釜底抽薪而消除积热的作用;若无积食也可和胃而助消化,以纠正发热之人不思饮食之偏,故为另一个方面(左路)的佐药。积食的消解除了需用消食药外,亦需行气之品通其阻滞;另外,滋阴常会附带滋腻滞塞之弊,亦需有通行作用的药味解除滋腻弊端。所以,用一味行气妙品枳实充为使药,行使其通气之权,与诸多前药共襄清解多种原因、多种证型所引起的发热症状之功效。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能有效消除或极大缓解不明原因发热症状,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取青蒿24克,柴胡12克,薄荷6克,鳖甲30克,生地黄12克,牡丹皮10克,知母12克,胡黄连10克,神曲15克,谷芽18克,麦芽18克,山楂12克,枳实12克,隔山消15克。各药味按量称取,掺以足量的净水,武火先煎鳖甲、隔山消,沸后改文火再煎煮30分钟以上。继下生地黄、牡丹皮、知母、胡黄连、神曲、谷芽、麦芽、山楂、枳实、柴胡,沸后再煎煮12分钟至15分钟。最后再下青蒿与薄荷,继续煎煮8分钟至10分钟。收集水煎液后,再加水煎煮2次,合并各次水煎液,即得汤剂。本方中,鳖甲、青蒿的用量应较大,鳖甲剂量最大。薄荷则用量不宜太大,太大恐有过度发汗伤阴之弊。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取实施例I制备的汤剂,浓缩后,加适当淀粉、糊精混匀后制粒。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取青蒿31克,柴胡8克,薄荷4克,鳖甲39克,生地黄8克,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不明原因发热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青蒿17?31份,柴胡8?16份,薄荷4?8份,鳖甲21?39份,生地黄8?16份,牡丹皮7?13份,知母8?16份,胡黄连7?13份,建曲10?20份,谷芽12?24份,麦芽12?24份,山楂8?16份,枳实8?16份,隔山撬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