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夜盲的中药散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665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8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夜盲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原料并按如下质量配比制成的:猪肝250-300∶枸杞子50-80∶菊花10-30∶知母20-40∶丹参30-50∶杜仲40-80∶茯苓15-28∶白芍20-30∶玉竹13-15∶山茱萸13-15∶石决明40-150∶夜明砂30-100。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上述药物配伍后,充分的发挥了药效,具有滋补肝肾,补血养血,疏肝解郁,健脾升阳,益气明目,养阴退翳,清热凉血,攻里导热,利湿消肿,疏通经络,温散明目等功效,药力强而持久,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具体是涉及传统的中药配方。
技术介绍
夜盲是对弱光敏感度下降,暗适应时间延长的重症表现。多因维生素A缺乏所致,也有先天夜盲者。主要症状为白天视觉几乎正常,黄昏时光线渐暗则视物不清。造成夜盲的根本原因是视网膜杆状细胞缺乏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或杆状细胞本身的病变。夜盲的病因概括起来有3方面。(I)暂时性夜盲。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这种夜盲是暂时性的,只要多吃猪肝、胡萝卜、鱼肝油等,即可补充维生素A的不足,很快就会痊愈。获得性夜盲。往往由于视网膜杆状细胞营养不良或本身的病变引起。常见于弥漫性脉络膜炎、广泛的脉络膜缺血萎缩等,这种夜盲随着有效的治疗、疾病的痊愈而逐渐改善。(3)先天性夜盲。系先天遗传性眼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杆状细胞发育不良,失去了合成视紫红质的功能,所以发生夜盲。专利技术人多年来反复论证得出了一种治疗夜盲的中药配方,尤其是对维生素A缺乏的夜盲症使用效果非常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夜盲症状的中药散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夜盲的中药散剂,它是按以下原料并按如下质量配比制成的猪肝250-300:枸杞子50-80:菊花10-30:知母20-40:丹参30-50:杜仲40-80:茯苓15-28:白芍20-30:玉竹13-15:山茱萸13-15 :石决明40-150:夜明砂30-100。上述治疗夜盲的中药散剂,它是按以下步骤制成的 (1)将猪肝是先用芝麻油炒黄待用; (2)采用以下原料并按以下的质量配比研粉猪肝250-300:枸杞子50-80:菊花10-30:知母20-40:丹参30-50:杜仲40-80:茯苓15-28:白芍20-30:玉竹13-15:山茱萸13-15 :石决明 40-150:夜明砂 30-100。上述中药的服用方法是饭后服用,一日三次,每次100_150g。本专利技术将上述药物配伍后,充分的发挥了药效,具有滋补肝肾,补血养血,疏肝解郁,健脾升阳,益气明目,养阴退翳,清热凉血,攻里导热,利湿消肿,疏通经络,温散明目等功效,药力强而持久,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其中石决明,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等的贝壳。味咸;性寒。入肝、肾经。功效与作用平肝清热;明目去翳。主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治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惊搐,骨蒸劳热,青盲内障。 猪肝,为猪科动物猪的肝脏。猪肝味甘、苦;性温;归肝经。功效补肝明目,养血。用于血虚萎黄、夜盲、目赤、浮肿、脚气等症。夜明砂,蝙蝠科动物蝙蝠Vespertilio superans Thomas等多种蝙蝠的干燥粪便。性味辛、寒。功用消积,活血,明目。主治青盲;雀目;目赤肿痛;内外翳障;小儿疳积;瘰疬;疟疾。枸杞子,为茄科植物枸杞的半干燥成熟浆果。性味甘,平。归经入肝、肺、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润肺,明目。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虚劳咳嗽,头目眩晕,目赤生翳,消渴等症。(《中药大全》618,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性味苦、辛。归经入肺、肝、肾经。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疔毒,恶疮,内服外洗并用。(《中药大全》180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知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性味苦寒;归经入肺,肾,胃三经。功能解热除烦,清肺滋肾。主治热病ロ渴,肺热咳嗽,阴虚燥热的虚汗骨蒸。(《中药大全》247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丹參,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经入心、肝经。功能活血通络,凉血消肿,除烦清心。主治痛经,经闭,腹部肿块,瘀血作痛痈肿疮毒,烦热不安。(《中药大全》458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杜仲,为杜仲科植物落叶乔木杜仲的干燥树皮。性味甘、辛、温;归经入肾、肝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主治筋骨萎软、肾虚尿频等。(《中药大全》587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茯苓,为寄菌多孔菌科茯苓的干燥菌核。性味甘、平。归经入心、脾、胃、肺、肾经。功能利水渗湿,益脾宁心。(《中药大全》221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白芍,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性味”苦、酸、微寒。归经入肝、脾、肺三经。功能补血敛阴,平肝止痛。(《中药大全》613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玉竹,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玉竹的干燥根状茎。性味甘,微寒。归经入肺、胃经。功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中药大全》641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山茱萸,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山茱萸的果实,经加工除去果核后的干燥果肉。性味酸、涩、微温。归经入肾、肝经。功能补肝肾,涩精,止汗。(《中药大全》699页,1998年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具体实施例方式孙某,在光线暗淡环境下表现为视觉障碍,行动困难,但在明亮环境下,视カ仍然较好,或可保持正常。按本专利技术的配方,先将猪肝是先用芝麻油炒黄待用;然后按以下原料及质量配比研粉猪肝250-300:枸杞子50-80:菊花10-30:知母20-40:丹參30-50:杜仲40-80:茯苓15-28:白芍20-30:玉竹13-15:山茱萸13-15 :石决明40-150:夜明砂30-100。饭后服用,一日三次,毎次100_150g。服用10天为I个疗程,服用3个疗程后治愈。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夜盲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原料并按如下质量配比制成的猪肝250-300:枸杞子50-80:菊花10-30:知母20-40:丹参30-50:杜仲40-80:茯苓15-28:白芍20-30:玉竹13-15:山茱萸13-15 :石决明40-150:夜明砂30-100。2.治疗夜盲的中药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制成的 (1)将猪肝是先用芝麻油炒黄待用; (2)采用以下原料并按以下的质量配比研粉猪肝250-300:枸杞子50-80:菊花10-30:知母20-40:丹参30-50:杜仲40-80:茯苓15-28:白芍20-30:玉竹13-15:山茱萸 13-15 :石决明 40-150:夜明砂 30-10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夜盲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原料并按如下质量配比制成的猪肝250-300∶枸杞子50-80∶菊花10-30∶知母20-40∶丹参30-50∶杜仲40-80∶茯苓15-28∶白芍20-30∶玉竹13-15∶山茱萸13-15∶石决明40-150∶夜明砂30-100。本专利技术将上述药物配伍后,充分的发挥了药效,具有滋补肝肾,补血养血,疏肝解郁,健脾升阳,益气明目,养阴退翳,清热凉血,攻里导热,利湿消肿,疏通经络,温散明目等功效,药力强而持久,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文档编号A61K36/8969GK102793848SQ20121032788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专利技术者梅桉铭 申请人:黄平县润发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夜盲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原料并按如下质量配比制成的:猪肝250?300:枸杞子50?80:菊花10?30:知母20?40:丹参30?50:杜仲40?80:茯苓15?28:白芍20?30:玉竹13?15:山茱萸13?15:石决明40?150:夜明砂30?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桉铭
申请(专利权)人:黄平县润发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