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解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5841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8 18:38
一种茶叶解块机,所述进料口(2)的正下方安装有分料盘(3),分料盘(3)的上表面设置有分隔片(6),且分隔片(6)沿分料盘(3)中心圆周均布,分料盘(3)底部的转轴通过传动轴(9)与马达(11)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圆柱形内筒体(7),分料盘(3)的下方且位于外壳体(1)的内壁与内筒体(7)的外壁之间的环形区域为打散区(5),内筒壁(7)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打散臂(4),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不同类型的茶坯结块以及茶坯结块的大小选择不同的转速,可满足自动化生产线对设备远程控制要求,对茶坯结块的打散效率高,并能达到很好的打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块机,尤其涉及一种茶叶解块机,属于农产品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茶坯在揉捻、打包等做形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结块 ,通常采用人工搓散等方式进行解块,费工费力,效力很低,而且搓散效果不佳。也有采用机械设备对茶叶结块进行打散的,但是现有设备在打散茶叶结块的同时很容易将茶叶打成很小的碎末,并且也存在对茶叶打散不够充分的情况,需要人工二次搓散,使用不方便。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947883U,公告日为2011年8月31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打散机,包括设于机架上方的进料斗,进料斗下方设置有转杆,转杆周侧沿径向方向分布有用于打散茶叶的径向短杆,转杆下方设置有出料通道,可以将团状茶叶均匀打散。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转杆和短杆容易磨损,同时在打散茶叶结块的同时很容易将茶叶打成很小的碎末,破坏了茶叶的完整性,降低了茶叶的商品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人工搓散茶叶结块的方式费时费力,搓散效果不佳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搓散茶叶结块的效率高,搓散效果好的一种茶叶解块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茶叶解块机,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上端为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正下方安装有分料盘,分料盘的上表面设置有分隔片,且分隔片沿分料盘中心圆周分布,进料口的底端与分隔片上端之间留有间隙,分料盘底部的转轴通过传动轴与马达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圆柱形内筒体,传动轴和马达设置在内筒体的内部,内筒体与分料盘固定在一起,分料盘的下方且位于外壳体的内壁与内筒体外壁之间的环形区域为打散区,打散区中内筒体的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打散臂,打散区的底端为出料口。所述分料盘安装在轴承上,分料盘的转轴与传动轴的一端相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连轴器与马达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分料盘的直径大于内筒体上端的外圆周直径,且小于外壳体内圆周直径。所述分隔片为三片至八片,分隔片靠近分料盘轴心的一端高度大于分隔片靠近分料盘外圆的一端高度,进料口的底端与分隔片上端之间的间隙为2毫米-100毫米。所述打散臂靠近外壳体的一端与外壳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10毫米。所述出料口的下端设置有接料装置。所述外壳体和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共用的支撑脚,支撑脚上设置有安装螺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专利技术通过马达带动分料盘、分隔片以及内筒壁转动,茶叶结块在分料盘、分隔片高速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入到外壳体的内壁与内筒体的外壁之间的打散区内,并与内筒体上的打散臂发生碰撞,茶叶结块被打散后落入到打散区的底部,并由出料口排出。2、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不同的类型的茶叶结块以及茶叶结块的大小选择不同的转速,可满足自动化生产线对设备远程控制要求,对茶叶结块的打散效率高,并能达到很好的打散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图中外壳体1,进料口 2,分料盘3,打散臂4,打散区5,分隔片6,内筒体7,轴承8,传动轴9,连轴器10,马达11,出料口 12,固定架13,支撑脚14。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I至图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茶叶解块机,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I的上端为进料口 2,所述进料口 2的正下方安装有分料盘3,分料盘3的上表面设置有分隔片6,且分隔片6沿分料盘3中心圆周分布,进料口 2的底端与分隔片6上端之间留有间隙,分料盘3底部的转轴通过传动轴9与马达11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外壳体I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圆柱形内筒体7,传动轴9和马达11设置在内筒体7的内部,内筒体7与分料盘3固定在一起,分料盘3的下方且位于外壳体I的内壁与内筒体7外壁之间的环形区域为打散区5,打散区5中内筒体7的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打散臂4,打散区5的底端为出料口 12。所述分料盘3安装在轴承8上,分料盘3的转轴与传动轴9的一端相连接,传动轴9的另一端通过连轴器10与马达11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分料盘3的直径大于内筒体7上端的外圆周直径,且小于外壳体I内圆周直径。 所述分隔片6为三片至八片,分隔片6靠近分料盘3轴心的一端高度大于分隔片6靠近分料盘3外圆的一端高度,进料口 2的底端与分隔片6上端之间的间隙为2毫米-100毫米。所述打散臂4靠近外壳体I的一端与外壳体I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10毫米。所述出料口 12的下端设置有接料装置。所述外壳体I和固定架13的底部设置有共用的支撑脚14,支撑脚14上设置有安装螺孔。外壳体I的上端为进料口 2,进料口 2为喇叭状,将结块的茶坯从进料口 2放入。进料口 2的正下方安装有分料盘3,分料盘3的上表面设置有分隔片6,且分隔片6沿分料盘3中心圆周均布,分隔片6为三片至八片,分隔片6靠近分料盘3轴心的一端高度大于分隔片6靠近分料盘3外圆的一端高度。进料口 2的底端与分隔片6上端之间留有间隙,进料口 2的底端与分隔片6上端之间的间隙为2毫米-100毫米,便于茶叶结块进入到分料盘3上,并在分料盘3和分隔片6的旋转带动下产生一定的离心力。分料盘3的直径大于内筒体7上端的外圆周直径,且小于外壳体I内圆周直径。分料盘3的下方安装有马达11,马达11的动力输出轴垂直向上,马达11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连轴器10与传动轴9的一端相连接,传动轴9的另一端固定在分料盘3的转轴上。外壳体I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圆柱形内筒体7,传动轴9和马达11设置在内筒体7的内部,内筒体7与分料盘3固定在一起,马达11的底部安装固定在固定架13上。这样,马达11就能够通过传动轴9带动分料盘3、分隔片6以及内筒体7转动。马达11的转速为50转/分-800转/分,马达11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茶坯结块以及茶坯结块的大小选择不同的转速,以满足不同茶坯结块高效、充分的打散操作,保证了较好的打散效果。分料盘3的下方且位于外壳体I的内壁与内筒体7的外壁之间为环形区域,环形区域为打散区5,打散区5中内筒体7的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打散臂4。打散臂4可以为圆柱体、长方体,且为长方体时可以与水平面成30-60度夹角,打散臂4靠近外壳体I的一端与外壳体I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10毫米。分料盘3的直径大于内筒体7上端的外圆周直径,且小于外壳体I内圆周直径,这样便于茶叶结块进入打散区5中。茶叶结块 在分料盘3和分隔片6高速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入外壳体I与内筒体7之间的打散区5中,茶叶结块会与打散臂4发生碰撞,从而将茶叶结块打散。打散后的茶叶碎块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到打散区5的底部,打散区5的底端为出料口 12,出料口 12的下端设置有接料装置,方便了打散后茶叶的排出。为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以及方便安装,在外壳体I和固定架13的底部设置有共用的支撑脚14,支撑脚14上设置有安装螺孔。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启动设备,待马达11带动分料盘3的运转稳定后,将茶坯结块逐步放入进料口 2中,茶坯结块随之进入到分料盘3中,并在分料盘3高速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入到外壳体I的内壁与内筒体7的外壁之间的打散区5内,茶叶结块在打散区5内与多个打散臂4发生碰撞,打散后的茶叶碎块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到打散区5的底部,并能进入到出料口 12的下端设置的接料装置中。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解块机,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的上端为进料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的正下方安装有分料盘(3),分料盘(3)的上表面设置有分隔片(6),且分隔片(6)沿分料盘(3)中心圆周分布,进料口(2)的底端与分隔片(6)上端之间留有间隙,分料盘(3)底部的转轴通过传动轴(9)与马达(11)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圆柱形内筒体(7),传动轴(9)和马达(11)设置在内筒体(7)的内部,内筒体(7)与分料盘(3)固定在一起,分料盘(3)的下方且位于外壳体(1)的内壁与内筒体(7)外壁之间的环形区域为打散区(5),打散区(5)中内筒体(7)外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打散臂(4),打散区(5)的底端为出料口(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自明滕靖郑鹏程高士伟王雪萍叶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