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29型插针/插孔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转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419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6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29型插针/插孔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转接器,其可快速连接、分离,也可实现传统的螺纹连接方式进行较为精密的测试,具有较高的机械可靠性和优良的电气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公型插头和母型插头,其特征在于:母型插头具有中心内导体,中心内导体前端具有用于与公型插头中心内导体连接的凹孔,绝缘介质围绕于中心内导体,外导体环绕于绝缘介质,外导体外部具有用于与公型插头螺母连接的螺纹,并且前端凸出一段距离;相对应的公型插头具有中心内导体,中心内导体一端前端呈锥形结构,另一端具有凹孔,绝缘介质围绕于中心内导体,外导体环绕于绝缘介质,螺母突出外壳环绕于外导体的前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射频同轴转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L29型插针/插孔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转接器。二、
技术介绍

技术介绍
中,传统螺纹连接方式的转接器,连接螺纹长度较长,连接、分离时间长;快插连接方式的测试稳定性较传统的螺纹连接稳定性差。不能满足现有市场要求。射频同轴转接器广泛应用于信号传输网络中,起到传输线电气连接、分离作用。图I中示出一种传统的螺纹连接方式。其中图I左图为射频同轴连接器公型插头11,右图为射频同轴连接器母型插头12。所述射频同轴连接器公型插头11,其具有中心内导体111,111前端呈锥形结构,绝缘介质112围绕于中心内导体111,外导体113环绕于绝缘介质112,螺母114环绕于外导体113,密封圈115环绕于外导体113前端;相对应射频同轴连接器母型插头12,其具 有中心内导体121,121前端具有凹孔,用于与公型插头中心内导体111连接,绝缘介质122围绕于中心内导体121,外导体123环绕于绝缘介质122,外导体123外部具有螺纹,用于与公型插头11螺母连接,并且前端凸出一段距离。安装时,将公型插头11中心内导体111插入母型插头12中心内导体121凹孔,用板手拧紧公型插头的螺母114,直到公型插头11外导体113相对应凹孔与母型插头12外导体123凸面贴合;拆卸时,用板手拧下公型插头的螺母114,拔出公型插头。图2示出一种快速连接分离连接器,其中左图为快速连接分离连接器的公型插头21,右图为快速连接分离连接器的母型插头22。其特征在于公型插头21中的接触头215前端环绕有凸起倒钩,并采用开瓣式结构;公型插头中的挡套214前端设有方形孔;公型插头内部设有弹性接触蝶形簧片216 ;母型插头22保留了螺纹连接式母型插头界面尺寸,不同的是外导体223前端内部设有凹形卡槽,与公型插头接触头215倒钩相对应;凹形卡槽后端设有一密封圈224。插合时,推动前套219,当公型插头的接触头215与母型插头外导体223接触后,公型插头内部弹簧2110收缩,带动挡套214移动,当挡套214前端方形孔移至接触头内部前端凸起上方时,接触头前端倒钩变形收缩,移动一定距里后进入母型插头外导体223前端凹形卡槽内后恢复初始状态。此时松开前套,弹簧2110恢复初始状态,带动挡套214恢复至初始位置,完成自锁;此时弹性接触蝶型蝶形簧片与母型插头外导体有效接触,消除间隙。解锁时,拉动前套,公型插头内部弹簧2110收缩,带动挡套214移动,当挡套前端移至距接触头内部前端凸起一定距里时,接触头215变形收缩,脱离母型插头外导体223前端凹形卡槽,解锁完成。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L29型插针/插孔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转接器,其可快速连接、分离,也可实现传统的螺纹连接方式进行较为精密的测试,具有较高的机械可靠性和优良的电气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29型插针/插孔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转接器,包括公型插头和母型插头,其特征在于母型插头具有中心内导体,中心内导体前端具有用于与公型插头中心内导体连接的凹孔,绝缘介质围绕于中心内导体,外导体环绕于绝缘介质,外导体外部具有用于与公型插头螺母连接的螺纹,并且前端凸出一段距离;相对应的公型插头具有中心内导体,中心内导体一端前端呈锥形结构,另一端具有凹孔,绝缘介质围绕于中心内导体,外导体环绕于绝缘介质,螺母突出外壳环绕于外导体的前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本技术同一机构可实现快插和螺纹连接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快速且可靠性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附图说明 图I为现有的螺纹式连接的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快速连接分离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3,其中图3右图为本技术连接机构,左图为与之匹配的连接器。本技术包括公型插头32和母型插头31,母型插头31具有中心内导体321,中心内导体321前端具有用于与公型插头中心内导体311连接的凹孔,绝缘介质322围绕于中心内导体321,外导体323环绕于绝缘介质322,外导体323外部具有用于与公型插头32螺母连接的螺纹,并且前端凸出一段距离;相对应的公型插头32具有中心内导体311,中心内导体311一端前端呈锥形结构,另一端具有凹孔,绝缘介质315围绕于中心内导体311,外导体314环绕于绝缘介质315,螺母313突出外壳312环绕于外导体314的前端。使用时,将公型插头32中心内导体311插入母型插头31中心内导体321凹孔,并推入直到公型插头32外导体312,相对应凹孔与母型插头31外导体323凸面贴合,就可实现正常的电气传输;拆卸时,拔出公型插头即可。如需进一步稳定测量,需用板手拧紧公型插头的螺母313 ;拆卸时,用板手拧下公型插头的螺母313,拔出公型插头。外导体312与标称L29母头配接。外导体314,与标称L29插头配接。成对连接器插合时,外导体312突出的一端连接外壳可直接推入普通的L29母头内到位;也可在有稳定性要求的情况下将L29连接螺套313与外壳323螺纹进行连接,用以达到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L29型插针/插孔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转接器,包括公型插头(32)和母型插头(31),其特征在于母型插头(31)具有中心内导体(321),中心内导体(321)前端具有用于与公型插头中心内导体(311)连接的凹孔,绝缘介质(322)围绕于中心内导体(321),外导体(323)环绕于绝缘介质(322),外导体(323)外部具有用于与公型插头(32)螺母连接的螺纹,并且前端凸出一段距离;相对应的公型插头(32)具有中心内导体(311),中心内导体(311) 一端前端呈锥形结构,另一端具有凹孔,绝缘介质(315)围绕于中心内导体(311),外导体(314)环绕于绝缘介质(315),螺母(313)突出外壳(312)环绕于外导体(314)的前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L29型插针/插孔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转接器,其可快速连接、分离,也可实现传统的螺纹连接方式进行较为精密的测试,具有较高的机械可靠性和优良的电气性能。本技术包括公型插头和母型插头,其特征在于母型插头具有中心内导体,中心内导体前端具有用于与公型插头中心内导体连接的凹孔,绝缘介质围绕于中心内导体,外导体环绕于绝缘介质,外导体外部具有用于与公型插头螺母连接的螺纹,并且前端凸出一段距离;相对应的公型插头具有中心内导体,中心内导体一端前端呈锥形结构,另一端具有凹孔,绝缘介质围绕于中心内导体,外导体环绕于绝缘介质,螺母突出外壳环绕于外导体的前端。文档编号H01R13/622GK202550189SQ201120524500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武向文, 王博, 赵鹏森 申请人: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29型插针/插孔螺纹连接射频同轴转接器,包括公型插头(32)和母型插头(31),其特征在于:母型插头(31)具有中心内导体(321),中心内导体(321)前端具有用于与公型插头中心内导体(311)连接的凹孔,绝缘介质(322)围绕于中心内导体(321),外导体(323)环绕于绝缘介质(322),外导体(323)外部具有用于与公型插头(32)螺母连接的螺纹,并且前端凸出一段距离;相对应的公型插头(32)具有中心内导体(311),中心内导体(311)一端前端呈锥形结构,另一端具有凹孔,绝缘介质(315)围绕于中心内导体(311),外导体(314)环绕于绝缘介质(315),螺母(313)突出外壳(312)环绕于外导体(314)的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向文赵鹏森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