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昭莉专利>正文

照明装置及其驱动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10373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及其驱动结构,该照明装置包括驱动结构以及设置于驱动结构上的多个发光元件。驱动结构用以驱动该些发光元件发亮,且包括光源电路板体以及驱动电路板;其中,驱动电路板的边缘形成有呈凸状的第二电极部,且第二电极部与驱动电路板一体成型,而光源电路板体具有第一电极部以及与第一电极部呈电性导通的穿孔,其用以供第二电极部穿过而使驱动电路板电性连接于光源电路板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在驱动电路板上或是光源电路板体上设置连接用元件以进行组装,制程简单,组装效率高,制造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具有高组装效率的照明装置及其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近年来已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因其具有节能省电的好处与优势,举凡显示器、家电装置、车用电子组件、照明灯具…等皆是发光二极管的应用范畴。以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的家用照明灯具为例,因其具有暖灯时间快、反应速度快、体积小、寿命长、省电、耐震、污染程度低、高可靠度与适合量产的优点,使得传统白炽灯泡与日光灯已有渐渐被取代的趋势。请参阅图I与图2,图I为现有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的照明装置的部分结构侧示图,图2为图I所示的照明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照明装置I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11、 光源电路板体12以及驱动电路板13 ;其中,每一发光二极管11包含发光部111、正极接脚112以及负极接脚113,光源电路板体12为一金属基板,其由上而下依序包括电路层121、绝缘层122以及散热板123,而驱动电路板13上具有第二正极接触部131与第二负极接触部132。再者,每一发光二极管11的正极接脚112与负极接脚113分别焊接于电路层121上的相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的驱动结构,用以驱动一照明装置中的至少一发光元件输出多条光束,且该至少一发光元件具有电性接脚以及发光部,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结构包括:光源电路板体,包括电路层,且该电路层具有对应于该电性接脚的电极接点以及与该电极接点呈电性导通的第一电极部,且该第一电极部具有至少一贯穿该光源电路板体的穿孔;以及驱动电路板,其边缘形成有第二电极部,且该第二电极部呈凸状,并与该驱动电路板一体成型;其中,该第二电极部穿过该第一电极部的该穿孔,并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电极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昭莉
申请(专利权)人:吴昭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