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吸顶灯,包括底盘、扣合在底盘上的灯罩、设置在底盘上的灯板及驱动电源,灯板上装设有多个LED芯片,灯板的中部设有通孔,驱动电源设置在通孔上,驱动电源与LED芯片电连接,LED吸顶灯还包括电源罩,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都设置有中空槽,两个中空槽相对设置形成容置驱动电源的容置空间,驱动电源设置在容置空间内,两个罩体分别设置在灯板的两侧并互相固定,两个罩体上开设有使导线传出的出线孔,驱动电源设置在灯板的中部,用电源罩罩住,不仅使得吸顶灯的整体外观更加的美观、节省空间,而且可以利用电源罩来起到绝缘及散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吸顶灯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灯具,尤其涉及LED灯具,具体是一种LED吸顶灯。
技术介绍
日光灯作为冷光源,相比于传统的白炽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照明。随着半导体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LED以其优越的节能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作为日光灯而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发光二极管(LED)因具有亮度高、功率消耗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照明灯具和电子装置等领域作为发光光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写字楼、商场、居家灯室内越来越多的使用比较美观且具有装饰效果的吸顶灯,相对于传统的节能灯管吸顶灯,LED吸顶灯具有寿命长,不用更换光源,环保和可变亮度及色温的优势,随着LED技术的发张,LED光效将进一步提高,取代节能灯是必然的。传动LED吸顶灯的电源是直接贴合在灯板上,然后直接与灯板上的LED芯片进行连接,电源通电,如果线路破损或者操作不当,将会引起漏电、触电等情形,轻者造成电能的浪费,重者引起触电造成生命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而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LED吸顶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LED吸顶灯,包括底盘、扣合在底盘上的灯罩、设置在底盘上的灯板及驱动电源,所述灯板上装设有多个LED芯片,所述灯板的中部设有通孔,驱动电源设置在通孔上,所述驱动电源与LED芯片电连接,所述LED吸顶灯还包括电源罩,电源罩包括互相扣合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都设置有中空槽,两个中空槽相对设置形成容置驱动电源的容置空间,驱动电源设置在容置空间内,两个罩体分别设置在灯板的两侧并互相固定,两个罩体上开设有使导线传出的出线孔。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固定采用可拆连接。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中空槽开口端都设置有裙边,裙边上设置有通孔,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相对贴合后,螺栓穿过通孔与螺母配合固定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为增加电源罩的散热效率,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上设置有散热孔。为使发出的光更加的均匀,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LED芯片呈多个同心圆状排列于所述灯板上。为使LED吸顶灯发出的光更均匀,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灯罩为亚克力灯罩。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材质为聚丙烯。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材质为陶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LED芯片直接作为吸顶灯的发光光源,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得很多人工成分,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的机械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LED芯片为面发光光源,能够充分发挥吸顶灯单面发光的优势,从而大大提高吸顶灯的光利用率;另一方面,驱动电源设置在灯板的中部,用电源罩罩住,不仅使得吸顶灯的整体外观更加的美观、节省空间,而且可以利用电源罩来起到绝缘及散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吸顶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实技术的LED吸顶灯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技术的LED吸顶灯的俯视图。标号说明1_灯板; 2_驱动电源; 3-LED芯片; 4_通孔; 5_电源罩; 51-第一罩体; 52-第二罩体; 53-裙边; 6-开口; 7-螺栓;8_螺母; 9-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参照附图I及附图2,附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LED吸顶灯,包括底盘、扣合在底盘上的灯罩、设置在底盘上的灯板I及驱动电源2,所述灯板I上装设有多个LED芯片3,所述灯板I的中部设有开口 6,驱动电源2设置在开口 6上,所述驱动电源2与LED芯片3电连接,所述LED吸顶灯还包括电源罩5,电源罩5包括互相扣合的第一罩体51和第二罩体52,所述第一罩体51和第二罩体52都设置有中空槽,两个中空槽贴合形成容置驱动电源2的容置空间,驱动电源2设置在容置空间内,两个罩体分别设置在灯板I的两侧并互相固定,两个罩体上开设有使导线传出的出线孔。首先,采用LED光源替代传统的照明光源,其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高亮度、低热量、环保和坚固耐用,而且整体形成的吸顶灯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机械强度高,整体性好,易于安装使用,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光线分布均匀,发光效果好。该LED芯片3通过COB (Chip On Board)的方式直接固定在该灯板I上,使得该LED芯片3发出的热量能直接传递到灯板I上,进而传至底盘,提高该LED吸顶灯的散热效率。将LED芯片3的驱动电源2设置在灯板I的中部,并用两个罩体从灯板I的两边罩住,并固定在灯板I上,不仅是吸顶灯的整体外观更加的美观,而且罩体使电源在一个绝缘的空间内,大大提升了吸顶灯的安全性;优选的,罩体的材质为聚丙烯,无毒、无味,密度小,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可在100度左右使用。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罩体的材料可为其他绝缘材料,例如采用陶瓷。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采用陶瓷的罩体,可以在保证良好导热性的基础上实现其本身是不导电的,不用设置特殊的绝缘措施,驱动电源2与罩体紧贴,使得其发热可以直接通过罩体散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51和第二罩体52的固定采用可拆连接,采用可拆连接可以方便的对电源罩5进行拆装,不过如果可以保证LED吸顶灯质量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不可拆连接,例如采用胶结,铆接等。参照附图2,附图所示在可拆连接的实施例中,例如采用螺纹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罩体51和第二罩体52的中空槽开口端都设置有裙边53,裙边53上设置有通孔4,第一罩体51和第二罩体52扣合后,螺栓7穿过通孔4与螺母8配合固定第一罩体51和第二罩体52。 当然采用其他可拆连接也被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采用套接,卡接等。参照附图I及附图2,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为增强电源罩5的散热效果,所述第一罩体51和第二罩体52上设置有散热孔9。本实施例中,所述LED芯片3呈多个同心圆状排列于所述灯板I上,均匀的排列可以使LED吸顶灯照射出的光线更加均匀柔和。本实施例中,所述灯罩为亚克力灯罩,当然本实施例不限制材质,也可以采用玻璃,PC板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LED吸顶灯,包括底盘、扣合在底盘上的灯罩、设置在底盘上的灯板及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上装设有多个LED芯片,所述灯板的中部设有通孔,驱动电源设置在通孔上,所述驱动电源与LED芯片电连接,所述LED吸顶灯还包括电源罩,电源罩包括互相扣合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都设置有中空槽,两个中空槽相对设置形成容置驱动电源的容置空间,驱动电源设置在容置空间内,两个罩体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吸顶灯,包括底盘、扣合在底盘上的灯罩、设置在底盘上的灯板及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上装设有多个LED芯片,所述灯板的中部设有通孔,驱动电源设置在通孔上,所述驱动电源与LED芯片电连接,所述LED吸顶灯还包括电源罩,电源罩包括互相扣合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都设置有中空槽,两个中空槽相对设置形成容置驱动电源的容置空间,驱动电源设置在容置空间内,两个罩体分别设置在灯板的两侧并互相固定,两个罩体上开设有使导线传出的出线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松涛,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星际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