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厚板在线轧后水幕加速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061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厚板在线轧后水幕加速冷却系统,主要包括带有进水管的高位水箱和通过上水幕供水管及下水幕供水管与高位水箱连接,在辊道上下对应布置的上水幕装置和下水幕装置,其特征是:一个上水幕装置与对应的一个下水幕装置组成一个水幕组,本系统中有3-7个水幕组;所述的上水幕装置和下水幕装置均是采用水平窄缝水幕喷口,该喷口形成的水幕厚度在3.0-8.5毫米之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金属轧制中钢板在生产线上轧后的加速冷却系统,尤其是一种中厚板在线轧后水幕加速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与本专利技术最为接近的现有技术是采用众多水柱形成的管层流水幕。由于管层流水幕不是平面连续的水幕,故其冷却强度比较弱,在生产线上就需要增加水幕的数量,造成设备费用的提高,也就增加了钢板处理的成本,再加管层流水幕的水柱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在被处理的钢板上形成条状冷却,制约了钢板的性能改善与提高,这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中厚板在线轧后水幕加速冷却系统技术方案。该方案的水幕是采用水平窄缝水幕喷口形成的超薄平面连续的水幕,故能满足冷却强度的要求,在被处理的钢板上可形成连续的冷却,保证了钢板处理后的性能。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主要包括带有进水管的高位水箱和通过上水幕供水管及下水幕供水管与高位水箱连接,在辊道上下对应布置的上水幕装置和下水幕装置,本方案的特点是由一个上水幕装置与对应的一个下水幕装置组成一个水幕组,本系统中有3-7个水幕组;所述的上水幕装置和下水幕装置均是采用水平窄缝水幕喷口,该喷口形成的水幕厚度在3.0-8.5毫米之间。本方案的具体特点还有,在所述的上水幕装置上还有水幕宽度调节装置。所述的各上水幕装置与高位水箱有独立的上水幕供水管连接,在该上水幕供水管上串接有上水幕电动流量调节阀、上水幕薄膜阀和上水幕流量计。所述的各下水幕装置与高位水箱有独立的下水幕供水管连接,在该下水幕供水管上串接有下水幕电动流量调节阀、下水幕薄膜阀和下水幕流量计。所述每个水幕组的上水幕装置和下水幕装置的冷却速度为每秒5-2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有3-7个在辊道上下对应布置的上水幕装置和下水幕装置组成的水幕组,而所述的上水幕装置和下水幕装置均是采用水平窄缝水幕喷口,该喷口形成的水幕厚度在3.0-8.5毫米之间,这就形成了低冷强度下,小流量、超薄水幕,可适应中薄规格钢板低速通过条件下的冷却要求。再加各水幕装置与高位水箱均有独立的水幕供水管连接,在水幕供水管上串接有电动流量调节阀、薄膜阀和流量计来控制各水幕组的冷却速度在每秒5-28℃之间。并可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配置水幕组的数量和水幕组之间的距离,能够满足厚度在8-25毫米、宽度在1400-2200毫米、长度在6000-21000毫米不同品种钢板加速冷却的要求,使轧后钢板在奥氏体再结晶区与奥氏体加铁素体两相区温度区间加速冷却。由于该方案的水幕是采用水平窄缝水幕喷口形成的超薄平面连续的水幕,故能满足冷却强度的要求,在被处理的钢板上可形成连续的冷却,保证了钢板处理后的性能。故本方案可按照轧制工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改变钢板的内部金相组织结构和细化晶粒,显著地改善和提高钢板的力学性能。可减少钢中合金元素的用量和数量,有效地发挥合金元素的作用。故可降低钢板的生产成本,实现钢板热机械轧制方式的多样性,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专用钢和品种钢高效化生产。在本方案的基础上,在加装位置检测和温度检测,并采用在线计算机控制,就可控制各水幕组的冷却水流量和在水幕区域中辊道速度,实现在线轧后冷却的全自动化操作。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顺时针旋转90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水箱进水管,2为高位水箱,3为上水幕电动流量调节阀,4为下水幕供水管,5为下水幕电动流量调节阀,6为下水幕流量计,7为下水幕薄膜阀,8为上水幕供水管,9为上水幕薄膜阀,10为上水幕流量计,11为上水幕装置,12为辊道,13为下水幕装置,14为水幕宽度调节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加以说明。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中厚板在线轧后水幕加速冷却系统,包括带有进水管(1)的高位水箱(2)和通过上水幕供水管(8)及下水幕供水管(4)与高位水箱(2)连接,在辊道(12)上下对应布置的上水幕装置(11)和下水幕装置(13)。在本方案中一个上水幕装置(11)与对应的一个下水幕装置(13)组成一个水幕组,本系统中有3-7个水幕组,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7个水幕组,各水幕组之间的距离则要根据具体生产的需要而定。所述的上水幕装置(11)和下水幕装置(13)均是采用水平窄缝水幕喷口,该喷口形成的水幕厚度在3.0-8.5毫米之间的超薄平面连续水幕。在所述的上水幕装置(11)上还有水幕宽度调节装置(14)。所述的各上水幕装置(11)与高位水箱(2)有独立的上水幕供水管(8)连接,在该上水幕供水管(8)上串接有上水幕电动流量调节阀(3)、上水幕薄膜阀(9)和上水幕流量计(10)。所述的各下水幕装置(13)与高位水箱(2)有独立的下水幕供水管(4)连接,在该下水幕供水管(4)上串接有下水幕电动流量调节阀(5)、下水幕薄膜阀(7)和下水幕流量计(6)。所述每个水幕组的上水幕装置(11)和下水幕装置(13)的冷却速度为每秒5-28℃。为支持上述结构,下面给出两种不同钢板在线轧后加速冷却的数据第一种钢板钢种为16MnR容器钢板,钢板厚度18毫米、宽度2100毫米、长度9600毫米,终轧温度880℃、开冷温度870℃、终冷温度750℃,冷却方式为锯齿线形,辊道速度为每秒0.65米,冷却水的温度为28±2℃,上、下水幕的流量配比为1∶1.8,各水幕组流量和钢板温度为,第一水幕组上水幕流量为每分钟170-300升、下水幕流量为每分钟310-540升、钢板温度为850℃;第二水幕组上水幕流量为每分钟350升、下水幕流量为每分钟630升、钢板温度为825℃;第三水幕组上水幕流量为每分钟320升、下水幕流量为每分钟570升、钢板温度为810℃;第四水幕组上水幕流量为每分钟340升、下水幕流量为每分钟610升、钢板温度为795℃;第五水幕组上水幕流量为每分钟310升、下水幕流量为每分钟560升、钢板温度为780℃;第六水幕组上水幕流量为每分钟330升、下水幕流量为每分钟590升、钢板温度为760℃;第七水幕组上水幕流量为每分钟150-280升、下水幕流量为每分钟320-480升、钢板温度为750℃。第二种钢板钢种为AH36高强度船体结构钢板,钢板厚度12毫米、宽度2100毫米、长度12750毫米,终轧温度870℃、开冷温度860℃、终冷温度750℃,冷却方式为曲线形,辊道速度为每秒0.85米,冷却水的温度为28±2℃,上、下水幕的流量配比为1∶1.7,各水幕组流量和钢板温度为,第一水幕组上水幕流量为每分钟170-250升、下水幕流量为每分钟290-420升、钢板温度为850℃;第二水幕组上水幕流量为每分钟270升、下水幕流量为每分钟460升、钢板温度为830℃;第三水幕组上水幕流量为每分钟290升、下水幕流量为每分钟490升、钢板温度为815℃;第四水幕组上水幕流量为每分钟270升、下水幕流量为每分钟460升、钢板温度为790℃;第五水幕组上水幕流量为每分钟250升、下水幕流量为每分钟430升、钢板温度为780℃;第六水幕组上水幕流量为每分钟230升、下水幕流量为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玮崔凤平何绪友陈五升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