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儿童汽车安全约束系统换向锁死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05071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儿童汽车安全约束系统换向锁死机构,由一组以上换向锁死机构设置于底座上组成,所述换向锁死机构包括支架板、自动锁紧钩架、锁死滑块和锁死支架,支架板支撑于底座上,锁死滑块设置于支架板上,自动锁紧钩架支撑于底座上经锁死支架连接底座前端的推钮呈沿底座前后方向滑动状态,锁死支架与锁死滑块对应设置使锁死滑块在支架板上呈上、下升降状态,锁死滑块与自动锁紧钩架对应设置使锁死滑块顶开自动锁紧钩架呈松开座椅锁紧轴状态,或使锁死滑块吻合自动锁紧钩架呈卡紧座椅锁紧轴状态。利用座椅在底座上的换向安装实现座椅向前或向后安装,其结构紧凑,安装、拆卸便捷,连接稳定牢固,使用安全,适用各年龄段儿童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儿童汽车安全约束系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调整车载儿童汽车安全约束系统使用方向的换向锁死机构。
技术介绍
ISOFIX是国际标准化儿童座椅座的英文缩写,根据欧洲ECE R44/03安全标准第9条规定,座椅可选择面向后/向前安装,面向前安装适用于9个月 4周岁的儿童,面向后安装适用于0 9个月的儿童,传统ISOFIX儿童座椅只能面朝一个方向安装,对儿童乘车 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现有如专利号为200910179496. 2公开的可前向和后向使用的儿童汽车座椅,其结构为一个底座,可以适应被前向或后向安放到机动车的座椅上,和一个带导向机构的椅子,该导向机构用来引导三点式安全带的肩带部分使其围绕在椅子的后面,上述椅子又可旋转地连接到上述底座,并且此底座又有一个至少能横向接收上述三点式安全带腰带部分的空间,该儿童座椅通过底座在机动车座椅上更换安放方向实现儿童座椅的前向、向后使用,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整体结构只是通过椅架的上、下两安全带与机动车的安全带接收槽对接实现将儿童座椅拉紧在机动车座椅上,在底座与机动车座椅之间、儿童座椅与底座之间无固定结构,存在儿童座椅固定不牢靠、稳定性能差、安全性能低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前向和后向换向使用时固定不牢靠、稳定性能差、安全性能低等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换向安装简便,固定结构牢靠、稳定,使用安全的的车载儿童汽车安全约束系统换向锁死机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儿童汽车安全约束系统换向锁死机构,其技术特点是由一组以上换向锁死机构沿底座前后方向左右对称设置于底座上组成,所述换向锁死机构包括支架板、自动锁紧钩架、锁死滑块和锁死支架,支架板支撑于底座上,锁死滑块设置于支架板上,自动锁紧钩架支撑于底座上经锁死支架连接底座前端的推钮呈沿底座前后方向滑动状态,锁死支架与锁死滑块对应设置使锁死滑块在支架板上呈上、下升降状态,锁死滑块与自动锁紧钩架对应设置使锁死滑块顶开自动锁紧钩架呈松开座椅锁紧轴状态,或使锁死滑块吻合自动锁紧钩架呈卡紧座椅锁紧轴状态。所述自动锁紧钩架上设有前、后锁紧钩,前锁紧钩由前上钩和前下钩组成,后锁紧钩由后上钩和后下钩组成,所述支架板包括前、后卡板,前、后锁紧钩分别与前、后卡板对应设置,前、后卡板上均设有开口朝上的卡口,所述锁死滑块上设有上滑块齿和下滑块齿,锁死滑块的下滑块齿与前锁紧钩的前下钩对应顶紧使前卡板卡口呈开口松开座椅前锁紧轴状态,前锁紧钩的前下钩对应卡入锁死滑块的上、下滑块齿之间使前卡板卡口配合前锁紧钩前上钩呈卡紧紧座椅前锁紧轴状态,后锁紧钩的后上钩脱离后卡板卡口上方使后卡板卡口呈开口松开座椅后锁紧轴状态,后锁紧钩的后上钩置于后卡板卡口上方使后卡板卡口配合后锁紧钩后上钩呈卡紧座椅后锁紧轴状态。所述锁死支架前端经第一弹簧连接于底座前端。所述自动锁紧钩架经第二弹簧连接于底座上呈由第二弹簧带动沿底座前后方向滑动状态。所述锁死滑块上端经第三弹簧连接于支架板上,锁死滑块下端设有锁死滑块斜坡,锁死支架上设有弹片,弹片对应顶紧锁死滑块斜坡使锁死滑块呈压缩第三弹簧向上运动状态,或弹片脱离锁死滑块斜坡使锁死滑块由第三弹簧带动呈向下运动状态。所述自动锁紧钩架上设有第一、二螺栓和沿底座前后方向的第三腰孔,第一螺栓固定在自动锁紧钩架上,第二螺栓穿接于第三腰孔内呈在第三腰孔内滑动状态;所述锁死支架上设有沿底座前后方向的第一、二腰孔,第一螺栓穿接于第一腰孔内呈在第一腰孔内滑动状态,第二螺栓穿接于第二腰孔内呈在第二腰孔内滑动状态。 下钩顶紧,前锁紧钩前上钩、锁死滑块上滑块齿均与前卡板卡口无遮挡,前卡板卡口完全开口,同样后锁紧钩后上钩与后卡板卡口无遮挡,后卡板卡口完全开口,此时将儿童安全约束系统座椅放入换向锁死机构,座椅的前、后锁紧轴分别压入前、后卡板卡口,底座前锁紧轴压着锁死滑块向下运动,锁死滑块下降,锁死滑块斜坡对应压合锁死支架弹片,自动锁紧钩架在第二弹簧作用下沿底座向前滑动,前锁紧钩前上钩向前滑动至前卡板卡口上方将压入前卡板卡口内的前锁紧轴卡紧,同时后锁紧钩后上钩向前滑动至后卡板卡口上方将压入后卡板卡口内的后锁紧轴卡紧,实现座椅与底座的固定安装;在座椅拆卸时,按动推钮,由推钮经锁死支架带动自动锁紧钩架眼底座向后滑动,锁死支架的弹片对应限位锁死滑块斜坡,推钮处于锁死状态,无须使用者长期按住,此时前锁紧钩前上钩向后滑动脱离前卡板卡口上方使前卡板卡口完全开口,前锁紧钩前下钩与锁死滑块下滑块齿,同时后锁紧钩后上钩向后滑动脱离后卡板卡口上方使后卡板卡口完全开口,座椅直接从前、后卡板卡口中取出即可,座椅取出时,锁死滑块上无压力,锁死滑块在第三弹簧作用下向上运动,复位至初始状态下锁死滑块下滑块齿与前锁紧钩前下钩顶紧,同时锁死滑块斜坡脱开锁死支架弹片,锁死支架在第一弹簧作用下带动推钮复位。儿童安全约束系统座椅在换向锁死机构上可选择向前或向后安装,操作便捷,连接牢固、稳定,安全性能高。本技术在儿童安全约束系统底座上增设换向锁死机构,推钮控制换向锁死机构松开或锁死座椅底部锁紧轴使座椅固定在底座上,利用座椅在底座上的换向安装实现座椅可选择面向前或向后安装,其结构紧凑,安装、拆卸便捷,连接稳定牢固,使用安全,适用各年龄段儿童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半剖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推钮2,第一弹簧3,锁死支架4,弹片5,前支架板6,前支架板外壳61,支架柱7,卡口 8,锁死滑块9,上滑块齿10,下滑块齿11,锁死滑块斜坡12,第三弹簧13,自动锁紧钩架14,第二弹簧15,前锁紧钩16,前上钩17,前下钩18,后锁紧钩19,后支架板20,后支架板外壳201,前锁紧轴21,后锁紧轴22,第一螺栓23,第二螺栓24,第一腰孔25,第二腰孔26,第三腰孔2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2所示,一种车载儿童汽车安全约束系统换向锁死机构包括底座I、推钮2、第一弹簧3,锁死支架4、前支架板6、锁死滑块9、第三弹簧13、自动锁紧钩架14、第二弹簧15和后支架板20。底座I上沿前后方向左右对称设置两组支架板,每组支架板均由前支架板6和后支架板20组成,底座I前端设有推钮2,推钮2连 接锁死支架4前端,锁死支架4前端经第一弹簧连接于底座I上,锁死支架4上设有弹片5,锁死支架4上设有沿底座I前后方向的第一、二腰孔25、26 ;自动锁紧钩架14滑动支撑于底座I上且经第二弹簧15连接,自动锁紧钩架14上设有第一螺栓23、第二螺栓24和第三腰孔27,第一螺栓23固定于自动锁紧钩架14上且滑动设置于第一腰孔25内,第二螺栓24滑动设置于第二腰孔26和第三腰孔27内,第一、二腰孔25、26相同且第一、二螺栓23、24分别处于第一、二腰孔25、26中相同位置;前支撑板6上设有支架柱7和卡口 8,卡口 8呈向上开口状,锁死滑块9上端经第三弹簧13连接于前支撑板6上且依靠于支架柱7上呈上、下升降状态,锁死滑块9下端设有与弹片5对应设置的锁死滑块斜坡12,锁死滑块9上设有上、下滑块齿10、11 ;自动锁紧钩架14前、后端分别设有对应前、后支架板6、20的前、后锁紧钩16、19,前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儿童汽车安全约束系统换向锁死机构,其特征在于:由一组以上换向锁死机构沿底座前后方向左右对称设置于底座上组成,所述换向锁死机构包括支架板、自动锁紧钩架、锁死滑块和锁死支架,支架板支撑于底座上,锁死滑块设置于支架板上,自动锁紧钩架支撑于底座上经锁死支架连接底座前端的推钮呈沿底座前后方向滑动状态,锁死支架与锁死滑块对应设置使锁死滑块在支架板上呈上、下升降状态,锁死滑块与自动锁紧钩架对应设置使锁死滑块顶开自动锁紧钩架呈松开座椅锁紧轴状态,或使锁死滑块吻合自动锁紧钩架呈卡紧座椅锁紧轴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幸运宝贝安全装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