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健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1951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3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踏健身器,包括踏板、支架和底座,所述踏板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底座通过阻尼机构连接,所述踏板的中部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所述阻尼机构是拉力绳、拉力弹簧、扭簧、弹簧片、弹力棒等。另外,所述踏板上还可以设置按摩脚底接触部位的突起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脚踏健身器运动效果全面、方便实用,可充分满足腿部健身者的需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身器械,尤其是一种脚踏健身器
技术介绍
现今,很多职业需要人们保持长时间站立或坐位姿势,时间久了对腿部血管危害很大。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需要肌肉的收缩来辅助,久坐久站肌肉收缩减少,使得静脉的血液流速减缓,出现腿部肿胀、发麻,久而久之诱发静脉曲张,甚至是危及生命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有研究显示,每天固定一个坐姿在办公桌前坐3小时以上的人,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是其他人群的两倍,每多坐I小时,血栓的风险会增加20%。因此有医生建议,对于那些长期坐办公室,长途乘车、坐飞机或者在家长时间坐着看电视的人,应该做一些原地的运动,如类似踩缝纫机踏板的小幅度腿部运动。为此,有人专利技术了办公室用脚踏健身器,如中国专利号ZL200920024312. O就公布了一种便携式脚踏健身器。这种脚踏健身器的底座上装有一弹力踏板,可以让脚踩在踏板上运动时有足够的反作用力作用于下肢,从而达到活动腿部肌肉进行健身的目的。但是,这种便携式脚踏健身器有三个不足之处,其一弹力踏板只能像踩汽车刹车那样朝下踩再弹回来,而不能像踩缝纫机踏板那样绕着轴线摆动,脚的运动幅度不大,并且只能让脚掌有反作用力,而脚跟上没有反作用力,运动效果欠佳;其二 只能让双脚同时踩而不能分别交替踩;其三,该脚踏健身器不能让双腿左右上下摆动而只能让脚掌向下踩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动效果全面、方便实用的脚踏健身器。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脚踏健身器,包括踏板、支架和底座,所述踏板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底座通过阻尼机构连接,所述踏板的中部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所述阻尼机构是拉力绳、拉力弹簧、扭簧、弹簧片、弹力棒等。所述活动连接为轴连接。所述踏板上设有按摩脚底接触部位的突起部。所述踏板下底面的两端还分别具有套筒结构,且不同踏板上处于同一端的套筒结构连成一线。所述踏板包括踏板底座和踏板垫,所述踏板垫与所述踏板底座活动连接可以是一个踏板垫位于一个踏板底座上,也可以是一个踏板垫位于两个踏板底座的同一端。所述底座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底部,所述弧形底部的中心部位接触地面;所述底座的下表面的中心部位连接一个弓形部件,所述弓形部件的两端点通过滑轮与地面接触。所述弧形底部和所述弓形部件的两端部分别具有开孔,所述弧形底部的开孔与所述弓形部件的开孔可通过插销连成一线。所述支架上具有开孔,插入插销后可固定所述踏板。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架通过弹性材料一体连接。所述支架的连接处具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上装有控制所述支架旋转或固定的旋钮;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底座的中部连接。所述支架的下方具有缓冲垫。所述踏板的中部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处具有控制所述踏板旋转或固定的旋钮。本技术具有如下结构特点I、踏板装置为左右踏板分开,左右踏板可以同时前后踩,也可以分开交叉踩;2、踏板从中部装在支架上,踏板以中部为轴线上下摆动;3、阻尼机构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4、将支架转动90度就可以将双脚同时踩在两个踏板两端来进行腿部上下运动,从而达到踏步功能。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I的脚踏健身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I的脚踏健身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5是实施例2的脚踏健身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6是实施例2的脚踏健身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9是实施例3的脚踏健身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10是实施例3的脚踏健身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1、12、14是实施例4的脚踏健身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15是实施例4的脚踏健身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6、18是实施例5的脚踏健身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7、19是实施例5的脚踏健身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0、22、23、24是实施例6的脚踏健身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1、25是实施例6的脚踏健身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6是实施例7的脚踏健身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7是实施例7的脚踏健身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方案进行说明。实施例I一种脚踏健身器,如图1、2所示它包括两只踏板101和底座102,踏板101的两端部和底座102之间通过阻尼机构103连接。支架的中心部位有开孔104,踏板101通过套管套入开孔104后与支架活动连接。如图I所示,踏板101上具有耐摩擦的齿状结构,防止使用者运动过程滑倒,同时还具有按摩脚部的作用。如图2所示,踏板101在阻尼机构的带动下可同时前后运动也可前后交替运动。上述阻尼结构为四个弹簧片。实施例2一种脚踏健身器,如图3、4所示它包括两只踏板201和底座202,踏板201的两端部和底座202之间通过阻尼机构203连接,该阻尼结构为四只拉力弹簧。踏板201下底面的两端还分别具有套筒结构205,不同踏板 上处于同一端的套筒结构连成一线。支架的中心部位有开孔204,踏板201通过套管套入开孔204后与支架活动连接。如图3所示,踏板201上具有耐摩擦的齿状结构,防止使用者运动过程滑倒,同时还具有按摩脚部的作用。如图4所示,踏板在阻尼机构的带动下可同时前后运动也可前后交替运动。如图5、图6所示,当在可连成一线的套筒结构205中套入直棒206后,就使得两只踏板201只能同向运动而不能交替运动。实施例3一种脚踏健身器,如图7、8所示它包括两只踏板和底座302,踏板301的两端部和底座302之间通过阻尼机构303连接,该阻尼机构303是四只拉力弹簧。每个踏板包括一个踏板底座306和一个踏板垫301,踏板垫301与踏板底座306活动连接,即通过活动旋钮305连接。在图7和图8的状态下,通过活动旋钮的固定使得一个踏板垫301位于一个踏板底座306上。支架的中心部位有开孔304,踏板通过套管套入开孔304后与支架活动连接。如图8所示,此时,踏板在阻尼机构的带动下可同时前后运动也可前后交替运动。如图9所示,踏板垫301在踏板底座306上旋转了 90°,此时每个踏板垫301位于不同踏板底座306的同一端,并用活动旋钮305固定。如图10所示,踏板此时只能同向运动而不能交替运动。如图7、9所示,踏板上具有耐摩擦的齿状结构,防止使用者运动过程滑倒,同时还具有按摩脚部的作用。实施例4一种脚踏健身器,如图11、12、13所示它包括两只踏板401和底座402,踏板401的两端部和底座402之间通过阻尼机构403连接。踏板401的中心部与支架活动连接。底座402上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部件405,弧形部件405的中心部位与地面接触。底座402的下表面的中心部位连接一个弓形部件404,弓形部件404的两端点通过滑轮406与地面接触。弧形部件405上设有开孔407,弓形部件上的开孔(图中未示出)与开孔407可连成一线。如图12所示,在前述开孔中插入插销409,可固定弧形部件405的移动。如图13所示,当弧形部件405被插销固定后,只有踏板401可以运动。上述阻尼机构403为弹簧片。图14和图15是踏板401被插销固定的例子。如图12所示,支架上有开孔408,图14、图15中插销410插入开孔408,此时踏板401被固定,只有弧形部件405可以同时前后或前后交替运动。实施例5一种脚踏健身器,如图16、17所示它包括两只踏板501和工型底座,工型底座由平行梁502和横梁509组成。踏板501的两端部和平行梁502之间通过阻尼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踏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支架和底座,所述踏板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底座或所述支架通过阻尼机构连接,所述踏板的中部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明沪
申请(专利权)人:菲特克洛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