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耀全专利>正文

一种弹性座椅的后仰和弹回的锁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047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3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座椅的后仰和弹回的锁定结构,该锁定结构设置于座椅的座板(3)与底盘(2)之间,包括固定座(7)、滑动栓(5)和限位块(14),其中,固定座(7)上设有用于为限位块(14)提供运动空间的纵向切槽(71),滑动栓(5)可横向滑动地设在固定座(7)内;常态下,所述的纵向切槽(71)整体连通;工作时,该纵向切槽(71)由横向滑入的滑动栓(5)分隔成两段。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锁定结构的弹性座椅的座板既可以自由地弹性后仰,也可以将该座板锁定在后仰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椅,具体涉及一种弹性座椅的后仰和弹回的锁定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各种座椅,比如办公椅、会议椅、家居用椅,很多都采用了弹性靠背,其结构为靠背的底部与底盘的后部之间通过一条具有一定挠度的金属杆件连接,该金属杆件的中部与底盘固定,两端与靠背的底部固定;由于所述的金属杆件可以产生圆周方向的弾性扭转变形,使得靠背也可以弹性地后仰,以适应人们不同坐姿需要。通常,座椅的座板不会随靠背一起转动,但是为了获得更舒适的效果,现有技术中也有将靠背和座板固定在一起整体后仰的技术方案。但是,无论 是靠背単独后仰还是靠背、座垫整体后仰,其后仰动作与人的背部对靠背的作用力之间是联动的,这样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人的背部只要对靠背产生一定的作用力,靠背(或者连同座板)就会后仰;2、当靠背(或者连同座板)后仰到一个合适位置时,人的背部必须持续对靠背作用,否则靠背(或者连同座板)就弹回。如果人们希望靠背(或者连同座板)不后仰或者希望靠背(或者连同座板)后仰到ー个固定位置后能够锁住不回弹,则上述的座椅显然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弹性座椅的后仰和弹回的锁定结构,该锁定结构可以将弹性座椅的座板锁定在后仰的起始位置和終点位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性座椅的后仰和弹回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干,该锁定结构设置于座椅的座板与底盘之间,包括固定座、滑动栓和限位块,其中,固定座上设有用于为限位块提供运动空间的纵向切槽,滑动栓可横向滑动地设在固定座内;常态下,所述的纵向切槽整体连通;工作时,该纵向切槽由横向滑入的滑动栓分隔成两段。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其中,所述的固定座和滑动栓设置在底盘上,所述的限位块设置在座板上。上述优选方式的更具体方案,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横向贯穿的横向滑槽,所述的滑动栓设置在该横向滑槽内,滑动栓在与纵向切槽对应处设有用于为限位块提供运动空间的缺ロ ;滑动栓的ー头设有复位弹簧,另ー头设有旋转弹簧和拉绳,其中,旋转弹簧的ー头与滑动栓连接,另ー头与拉绳连接。上述优选方式的具体方案的进ー步改进方案,所述限位块的侧旁设有ー楔形块,所述固定座的后部设有倾斜面,当座板后仰到終点位置时所述楔形块的楔形面与固定座后部的倾斜面相叠合。采用上述结构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可以在座板后仰到終点位置时对座板起到支撑作用,另ー方面可以对座板后仰运动起到限位作用。本技术所述的弹性座椅的后仰和弹回的锁定结构,其中,所述的座板与靠背之间铰接,所述的靠背与扶手的上端固定连接,扶手下端与底盘之间弹性连接,该弹性连接结构为底盘的后部设有横向空心管,该横向空心管内设有弹性扭转轴,该弹性扭转轴的中部与横向空心管固定,两端分别与两个扶手的下端连接。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弹性扭转轴的横截面为六边形,所述扶手的下端内部设有与弾性扭转轴相匹配的六边形孔,所述的弹性扭转轴插入在该六边形孔内。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扶手与底盘之间设有限定靠背后仰运动范围的限定机构,该限定机构由设在横向空心管的两端的圆柱形延伸筒和设在扶手的六边形孔的入口处的圆柱形孔构成,所述的延伸筒插入在圆柱形孔内,延伸筒的末端设有圆弧形缺ロ,圆柱形孔在与该圆弧形缺ロ对应处设有圆弧形凸起,所述圆弧形缺ロ对应的圆心角大于圆弧形凸起所对应的圆心角,两圆心角之差为靠背后仰运动的角度范围。为了防止延伸筒和圆柱形孔之间发生摇动,上述的延伸筒的外壁上套设有一圓柱筒形的防摇块,该防摇块还具有減少摩擦的作用。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两个扶手的下端之间通过一压条连接,该压条设置于所述的横向空心管的外壁上,其两端分别嵌入在两个扶手的下端外壁上的缺口内,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设置上述的压条的目的在于将两个扶手的下端连接起来,防止两扶手沿横向空心管的轴向脱离。本技术所述的弹性座椅的后仰和弹回的锁定结构,其中,所述的拉绳的末端设有牵拉该拉绳的拉动机构,该拉动机构由扣板和扣板定位块构成,其中,拉绳连接在扣板上,扣板和扣板定位块上均设有轮齿;所述的扣板定位块固定于座板底面侧边处的内部,所述的扣板设置在扣板定位块的外侧,该扣板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上,且其上的轮齿与扣板定位块上的轮齿相互啮合。上述的拉动机构的工作原理为用手掰动扣板转动,从而拉动拉绳,拉绳拉动旋转弹簧转动,旋转弹簧带动滑动栓运动,由于扣板与扣板定位块之间有轮齿啮合,因此扣板不会自动复位。如需复位,用手压扣板,拉绳松弛,复位弹簧拉动滑动栓返回到原始状态。下面以固定座和滑动栓设置在底盘上、限位块设置在座板上的方案为例,对本技术的弾性座椅的后仰和弹回的锁定结构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自然状态下,滑动栓的缺ロ位于固定座的纵向切槽处,此时设置在座板上的限位块可以自由地随座板作后仰运动。工作时,滑动栓横向滑入固定座的纵向切槽内,将该纵向切槽分隔成两段,若限位块位于后仰的起始位置(即位于滑动栓的前方),由于受到滑动栓的前侧面的阻挡而无法作后仰运动,此时可以防止人无意中后仰而受到惊吓甚至摔倒。若限位块位于后仰的終点位置(即位于滑动栓的上方),由于受到滑动栓顶面或后侧面的阻挡而无法作返回运动,此时适合人躺在座椅上休息。由上面的工作原理描述可知,本技术的弹性座椅的后仰和弹回的锁定结构实现了对座椅的座板在后仰的起始位置和終点位置的锁定,满足了人们的不同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应用本技术的锁定结构的弹性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锁定结构中底盘部分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锁定结构中底盘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锁定结构中滑动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锁定结构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的。图6为本技术的锁定结构中座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锁定结构中座板和底盘的侧向视图。图8本技术的锁定结构中扶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锁定结构中拉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弹性座椅对本技术的锁定结构的具体实施作详细的描述。參见图1,应用本实施例的锁定结构的弹性座椅由脚架I、设在脚架I上的底盘2、设在底盘2上的座板3、与座板3连接的靠背31以及扶手4构成,其中,所述的座板3与靠背31铰接,扶手4的上端与靠背31固定连接,扶手4的下端与底盘2弹性连接,本技术的锁定结构设置在座板3和底盘2之间。參见图2 图7,本技术的锁定结构由滑动栓5、固定座7、限位块14、复位弹簧6以及拉绳8构成,其中,滑动栓5和固定座7设置底盘2内,底盘2上的底盘盖21在与滑动栓5和固定座7的设置位置对应处设有开ロ ;限位块14设置在座板3的底部;所述的固定座7大致呈方块状,其中部设有用于为限位块14提供活动空间的纵向切槽71,该纵向切槽71的两侧设有相対的两个横向滑槽72,该横向滑槽72与纵向切槽71连通,固定座7的后部的上方具有ー倾斜面73 (參见图5);所述的滑动栓5设置在横向切槽内72,该滑动栓5在与纵向切槽71对应处设有用于为限位块14提供运动空间的缺ロ 51 (參见图4);所述的复位弹簧6 —头连接在滑动栓5的其中一端,另ー头连接在底盘2上,滑动栓5的另端上延伸有一连接臂52,所述的拉绳8与连接臂52之间设置有ー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座椅的后仰和弹回的锁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锁定结构设置于座椅的座板(3)与底盘(2)之间,包括固定座(7)、滑动栓(5)和限位块(14),其中,固定座(7)上设有用于为限位块(14)提供运动空间的纵向切槽(71),滑动栓(5)可横向滑动地设在固定座(7)内;常态下,所述的纵向切槽(71)整体连通;工作时,该纵向切槽(71)由横向滑入的滑动栓(5)分隔成两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耀全
申请(专利权)人:吴耀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