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建房专利>正文

自动调力组合式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73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对现有轧辊的改进。组成中包括辊轴、轴肩、辊套及定位机构,辊套装配在辊轴上,其一端由与之匹配的定位机构固定在辊轴上,另一端面与轴肩相吻合,辊套的至少一个端面为与轴线呈大于75°锐角的斜面。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轧钢时,在钢坯的咬入时刻及过黑钢等工作状态下,辊套的应力增加值较普通轧辊大大减小,从而防止了轧辊断裂,延长了轧辊的使用寿命。具有结构合理,所受剪切力小,传动平稳,生产及使用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轧制金属用轧辊,是对现有轧辊的改进。目前,轧钢工序轧制小型型材及线、棒材使用的轧辊多为整体浇铸而成。这种结构的轧辊生产能耗大、质量不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如轧制角钢时易断裂。为此,人们曾着手对轧辊的材质进行了改进,开发出高镍、高铬、工具钢系列轧辊以及复合轧辊,从而改善了轧辊的使用效果,但同时也加大了制造成本。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曾尝试采用组合结构的轧辊,但由于采用组合结构后,轧辊受力断面减小,极易引起轧辊的断裂。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自动调力组合式轧辊,从而减少轧辊断裂事故的发生,降低生产及使用成本。本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自动调力组合式轧辊组成中包括辊轴、轴肩、辊套及定位机构,辊套装配在辊轴上,其一端由与之匹配的定位机构固定在辊轴上,另一端面与轴肩相吻合,辊套的至少一个端面为与轴线呈大于75°锐角的斜面。上述自动调力组合式轧辊,所述定位机构由相互配合的内螺纹套、外螺纹套组成;上述自动调力组合式轧辊,所述辊套端面与轴线夹角为82°-87°。在轧制过程中,当辊套受到径向力时,会产生与轴肩之间的相互转动,产生与斜面垂直的力,该力的大小与轧制力的大小成正比,并可自动调整。使用本技术轧钢时,在钢坯的咬入时刻及过黑钢等工作状态下,辊套的应力增加值较普通轧辊大大减小,从而防止了轧辊断裂,延长了轧辊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与现有轧辊相比具有结构合理,所受剪切力小,传动平稳,生产及使用成本低的优点。附图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组成中包括辊轴1、轴肩2、辊套3及内螺纹套4、外螺纹套5,辊套3装配在辊轴1上,其一端面与轴线垂直,由内、外螺纹套固定在辊轴上,另一端面6与轴线呈87°角,该端面与轴肩2连接,二者相匹配。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调力组合式轧辊,组成中包括辊轴(1)、轴肩(2)、辊套(3)及定位机构,辊套(3)装配在辊轴(1)上,其一端由与之匹配的定位机构固定在辊轴(1)上,另一端面与轴肩(2)相匹配,其特征在于辊套(3)的至少一个端面为与轴线呈大于75°锐角的斜面(6)。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自动调力组合式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说定位机构由相互配合的内螺纹套(4)、外螺纹套(5)组成。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自动调力组合式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说辊套(3)端面与轴线夹角为82°-87°。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对现有轧辊的改进。组成中包括辊轴、轴肩、辊套及定位机构,辊套装配在辊轴上,其一端由与之匹配的定位机构固定在辊轴上,另一端面与轴肩相吻合,辊套的至少一个端面为与轴线呈大于75°锐角的斜面。使用本技术轧钢时,在钢坯的咬入时刻及过黑钢等工作状态下,辊套的应力增加值较普通轧辊大大减小,从而防止了轧辊断裂,延长了轧辊的使用寿命。具有结构合理,所受剪切力小,传动平稳,生产及使用成本低的优点。文档编号B21B27/03GK2361398SQ9920518公开日2000年2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9日专利技术者郑建房 申请人:郑建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调力组合式轧辊,组成中包括辊轴(1)、轴肩(2)、辊套(3)及定位机构,辊套(3)装配在辊轴(1)上,其一端由与之匹配的定位机构固定在辊轴(1)上,另一端面与轴肩(2)相匹配,其特征在于辊套(3)的至少一个端面为与轴线呈大于75°锐角的斜面(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房
申请(专利权)人:郑建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