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生态石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298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1:55
一种多功能生态石舫。其包括船身、植物、景观小品和亲水平台;船身为半浸于水下的硬质透水或不透水舱体,内部由隔墙将舱体分为多个舱室,每一舱室从下至上铺设有作用层、中间层和表面层,船身两侧面布有交换孔,植物根部种植在作用层中,景观小品置于表面层上,亲水平台为带护栏的石砌台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功能生态石舫是以游憩性结构为载体,植物为主导,利用植物、微生物、自修复材料的共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微生物分解、动物蚕食、植物吸收转化等过程,实现生态石舫对水体的净化、护岸、游憩功能,其构建方法简单,运营与维护成本低,污水净化持续能力强,有助于实现生态石舫“水景观、水文化、水环境、水经济和水安全”最大化的功能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生态石舫,尤其是涉及ー种可广泛应用于人工水体的,集景观、游憩与水体净水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石舫生态石舫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石舫又称石船、旱船或不系船,是建于水中的仿船型建筑物,一般位于人工湖近岸的水中,下部为半浸于水下并固定的石制船身,上部建有木结构的舱楼。但目前的石舫仅是供游人游玩饮宴、观赏水景之场所,不具备对水体的浄化功能,其船身免不了成为藏污纳垢之所,因此会逐渐丧失其景观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尤其具有水体净化效果的多功能生态石舫。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生态石舫包括船身、植物、景观小品和亲水平台;其中船身为半浸于水下并固定于人工水体边坡,且与水岸相连的石砌舱体,或由エ业复合材料制成的硬质透水或不透水舱体,其内部由隔墙将舱体分为2-8个舱室,每ー舱室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作用层、中间层和表面层,船身两侧面上布有多排交换孔,植物的根部种植在作用层中,景观小品置于表面层上,亲水平台为带护栏的石砌台阶,对称砌筑于船身的两侧面处任一位置。所述的作用层由自修复材料构成,厚度为I. 0-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生态石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生态石舫包括船身(1)、植物(2)、景观小品(3)和亲水平台(4);其中船身(1)为半浸于水下并固定于人工水体边坡,且与水岸相连的石砌舱体,或由工业复合材料制成的硬质透水或不透水舱体,其内部由隔墙(9)将舱体分为2?8个舱室(10),每一舱室(10)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作用层(5)、中间层(6)和表面层(7),船身(1)两侧面上布有多排交换孔(8),植物(2)的根部种植在作用层(5)中,景观小品(3)置于表面层(7)上,亲水平台(4)为带护栏(11)的石砌台阶,对称砌筑于船身(1)的两侧面处任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萍文科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庆胜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