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冶金领域,是一种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孔型系统,至少包括三架轧机,至少含有12个孔型,分三个区域刻在各架轧机的轧辊上,其中粗轧区孔型包括0~4个箱形孔、6~8个异形孔,箱形孔与异形孔在粗轧机上下轧制线交替布置,精轧区孔型包括4~6个异形孔,异形孔在精轧机上下轧制线交替布置,成品轧制孔型包括1~3个成形孔,直接布置在成品轧机轧辊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现有轧机,通过在各轧机轧辊上刻制孔型,从而达到轧制出符合标准要求的不等边不等厚角钢,成材率达89.5%以上,作业率在92.5%左右,一次合格率达99.2%以上,吨钢电耗平均为70kWh以下。(*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与冶金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孔 型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国际航运市场良好,特别是船舶科技迅速发展和海洋经济的 崛起,世界造船业总体上呈稳步发展的趋势。世界造船业的结构调整 仍在继续,韩、日、中三国主宰着世界造船市场。由于现代船舶需求 向大型、高附加值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其中主要涉及大型油轮、大型成品油轮、大型多功能化学品船、5万方以上的全冷式LPG船和 LNG船、大集装箱船、大型汽车滚装船、工程船、冷藏船和豪华游轮、 钻井船等。这些大型、高附加值船舶对型钢的需求也在向大规格的球 扁钢、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发展。不等边不等厚角钢为异型断面型钢的一种,其结构如图l所示, 包括腹板1和面板2。异型断面型钢目前世界上均采用孔型系统轧制 生产,它是由刻在轧辊上的几个不同形状的孔型组成,分布在几架轧 机上,最终轧出成品。孔型轧制法有两种生产方法普通轧法(两辊 轧机或三辊轧机上进行的普通轧制方法,孔型由两个轧槽组成)和多 辊轧法(孔型由三个以上的轧辊轧槽组成的轧制方法)。现在先进的 造船国,如韩国的仁川制铁(INI)、日本的JFE工厂生产不等边不等 厚角钢的生产方法为多辊轧法,它的特点是轧制精度较高,孔型设计 相对简单,但设备复杂,布置、投资、维护成本高,不符合我国目前 的现状,目前我国除H型钢轧制采用多辊轧法外,其它型钢轧机普遍是两辊或三辊轧机,使用的轧制方法为普通轧法。无论是多辊轧法还是普通轧法,孔型系统设计都是整个型钢轧制 技术的核心,它直接关系着最终成品的质量、生产的成本、生产过程 的稳定性、劳动强度。由于不等边不等厚角钢断面形状的不对称性, 造成它的轧制变形严重不均匀,若用角钢的普通轧法一一蝶式孔型系 统轧制,钢在轧制过程中的扭转和翻身现象十分严重,往往使轧制无 法进行,孔型设计和生产难度都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根据现有轧机,利用普通轧法 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不等边不等厚角钢的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孔型系 统。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孔型系统,至少包括三架轧机,轧机由粗轧机、 精轧机、成品轧机组成,还至少含有12个孔型,分三个区域刻在各架轧机的轧辊上,其中粗轧区孔型刻在粗轧机轧辊上,其包括0 4 个箱形孔、6 8个异形孔,箱形孔采用共轭孔型,箱形孔与异形孔 根据轧制道次,在粗轧机上下轧制线交替布置,精轧区孔型刻在精轧 机轧辊上,其包括4 6个异形孔,异形孔根据轧制道次,在精轧机 上下轧制线交替布置,成品轧制孔型刻在成品轧机上,其包括1 3 个成形孔,成形孔直接布置在成品轧机轧辊上。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孔型系统,包括13个孔型,粗轧机轧 辊上刻有7个异形孔,异形孔在粗轧机上下轧制线交替布置,精轧机 轧辊上刻有4个异形孔,异型孔在精轧机上下轧制线交替布置,成品 轧机上刻有2个相同的成形孔,成形孔布置在成品轧机轧辊上。前述的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孔型系统,粗轧机轧辊上7个异形孔 中,有四个布置在粗轧机下轧制线上,另外三个布置在粗轧机上轧制 线上,精轧机轧辊上4个异形孔中,有两个布置在精轧机下轧制线上, 另外两个布置在精轧机上轧制线上。前述的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孔型系统,其包括14个孔型,粗轧机 轧辊上刻有2个箱形孔与7个异形孔,箱形孔与异形孔在粗轧机上下 轧制线交替布置,精轧机轧辊上刻有4个异形孔,异形孔在精轧机上 下轧制线交替布置,成品轧机轧辊上刻有1个成形孔,成形孔布置在 成品轧机轧辊上。前述的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孔型系统,粗轧机轧辊上2个箱形孔 中,有一个布置在粗轧机下轧制线上,另外一个布置在粗轧机上轧制 线上,粗轧机轧辊上7个异形孔中,有四个布置在粗轧机下轧制线上, 另外三个布置在粗轧机上轧制线上,精轧机轧辊上4个异形孔中,有 两个布置在精轧机下轧制线上,另外两个布置在精轧机上轧制线上。本技术的优点为本技术充分利用现有轧机,通过在各 轧机轧辊上刻制孔型,从而达到轧制出符合标准要求的不等边不等厚 角钢。粗轧机上的箱形孔能将连铸坯开坯成所需要的尺寸,利用钢温 较好及轧机能力较强的有利条件,通过异型孔进行大变形量变形,将 轧件轧成成品的雏形,送入精轧机,精轧机上的异型孔起到稳定尺寸 的作用,成品轧机上刻有成形孔,成形孔根据所需轧制不等边不等厚 角钢的具体形状而定,轧件通过成形孔轧制成最终的形状,从而轧制 出成品不等边不等厚角钢。本技术的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孔型系统 轧制过程稳定,不等边不等厚角钢成材率达89.5%以上,作业率在 92.5%左右, 一次合格率达99.2%以上,吨钢电耗平均为70kWh以下。附图说明图1为不等边不等厚角钢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粗轧机K12 K6异形孔布置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精轧机K5 K2异形孔布置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成品轧轧机K1成形孔布置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粗轧机M14 M6布置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精轧机M5 M2布置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成品轧轧机M1成形孔布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1本技术为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孔型系统,包括轧机,轧机由粗 轧机、精轧机、成品轧机组成,还至少含有12个孔型,至少含有12 个孔型,分三个区域刻在各架轧机的轧辊上,其中粗轧区孔型刻在粗 轧机轧辊上,其包括0 4个箱形孔、6 8个异形孔,箱形孔采用共 轭孔型,箱形孔与异形孔根据轧制道次,在粗轧机上下轧制线交替布 置。精轧区孔型刻在精轧机轧辊上,其包括4 6个异形孔,异形孔 根据轧制道次,在精轧机上下轧制线交替布置。成品轧制孔型刻在成 品轧机上,其包括1 2成形孔, 一用一备,若辊面宽度足够,则布 置2个,目的是增加轧辊的利用率,减少成品换辊次数,若辊面宽度 不够,则只能布置1个。轧件通过成形孔最终成形。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使用本技术的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孔型系统,用 220 X150矩形坯轧制L250X90X10X15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坯料截面积330cm2,成品截面积37. 47cm2,总延伸率y z=8. 807, 本实施例使用的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孔型系统共13个孔型,平均延伸 率lgu c=lgp z/12, u c=L 199。其中K12 K6为异形孔,布置在0762 三辊粗轧机轧辊上,如图2所示,箱形孔为0个,异型孔K12 K6为7个,异型孔K12、 KIO、 K8、 K6布置在下轧制线上,Kll、 K9、 K7布 置在上轧制线上。K5 K2也为异形孔,部署在0)650三辊精轧机轧 辊上,如图3所示,K5、 K3布置在下轧制线,K2和K4布置在上轧制 线。Kl为成形孔,根据L250X90X10X15不等边不等厚角钢的具体 形状而定,部署在①650成品轧机的轧辊上,如图4所示,为了提高 成品辊的使用率,成品轧机上部署两条K1孔型,两条K1平行布置在 成品轧机上。K2过来的钢经过成品Kl轧制最终成形。轧件出炉后,经过高压水除鳞,送入①762三辊粗轧机上轧制, 经过7个异型孔变形,送入①650三辊精轧机轧制4个道次,均为异 型孔,然后送入成品轧制,成品轧制l个道次,最终成形。通过本实 施例的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孔型系统生产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变形均 匀,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不等边不等厚角钢孔型系统,至少包括三架轧机,轧机由粗轧机、精轧机、成品轧机组成,其特征在于:至少含有12个孔型,分三个区域刻在各架轧机的轧辊上,其中粗轧区孔型刻在粗轧机轧辊上,其包括0~4个箱形孔、6~8个异形孔,箱形孔采用共轭孔型,箱形孔与异形孔根据轧制道次,在粗轧机上下轧制线交替布置,精轧区孔型刻在精轧机轧辊上,其包括4~6个异形孔,异形孔根据轧制道次,在精轧机上下轧制线交替布置,成品轧制孔型刻在成品轧机上,其包括1~3个成形孔,成形孔直接布置在成品轧机轧辊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林,赵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集团无锡金鑫轧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