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060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1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鞋底,包括用于与地面接触的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设有多个朝向地面突出的减震元件,所述减震元件是中空的,并且所述减震元件远离地面的一端具有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的鞋子减震效果差的缺点,提供一种显著提高减震效果的减震鞋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子的制作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鞋底
技术介绍
鞋子的舒适性是鞋子的制作工艺追求的重要目标,而减震是衡量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使鞋子减震的方式大都为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来制作鞋底,为了保证其具有减震性能,鞋底需具有一定高度,因此这种鞋底不仅重量大,且其减震效果也有限。另外,鞋子的安全性能也很重要,其中防滑是衡量鞋子安全性的一个标准,目前主要采用在鞋底上设置多个小凸起的方式来实现防滑,但在特别湿滑的道路上,这种鞋子的防滑效果仍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鞋子减震效果差的缺点,提供一种显著提高减震效果的减震鞋底。本专利技术的减震鞋底,包括用于与地面接触的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设有多个朝向地面突出减震元件,所述减震元件是中空的,并且所述减震元件远离地面的一端具有开□。作为优选,所述减震鞋底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鞋底本体远离地面的一侧并与所述鞋底本体平行的中底,所述中底朝向所述鞋底本体的一侧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减震元件--对应设置,且所述凸起可通过所述开口插入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减震元件的内部并与所述减震元件紧密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凸起由弹性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凸起具有多个台阶,所述减震元件的内壁具有多个与所述凸起的台阶相配合的台阶。作为优选,所述凸起的台阶与所述减震元件的内壁的台阶均呈环形。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元件与所述地面接触的端面具有凹陷。作为优选,所述凹陷为弧形曲面。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元件的外壁具有多个环形的台阶,所述外壁上的相邻的台阶之间具有环形的凹槽。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元件的外壁的多个台阶的直径从所述减震元件靠近所述鞋底本体的一端到远离所述鞋底本体的一端依次递减。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元件的外壁上最靠近所述鞋底本体的台阶的直径为10mm-20mm,所述外壁上的多个台阶的直径从所述减震元件靠近所述鞋底本体的一端到远离所述鞋底本体的一端依次递减所述减震元件的外壁上相邻的台阶之间的高度差为 3mm-5mm。本专利技术的减震鞋底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和整体由弹性材料构成的鞋底相比,在受到压力时变形更大,吸收的震动更大,因此减震效果更好。2、设于中底上的凸起插入鞋底本体的减震元件后会增强减震元件的强度,防止减震元件的变形过大而影响整个鞋底的强度。因此,以上结构可在提高鞋底的减震性能的基础上保证鞋底的强度。3、凸起与减震元件通过多个台阶相配合,这使得凸起与减震元件之间的配合更稳定。4、减震元件与地面接触的端面具有凹陷,当减震元件受压时,凹陷内的空气被挤压出来,在地面与凹陷之间形成气压很小的空间,减震元件与地面之间产生吸力,其作用原理与吸盘相同,从而实现防滑的功能。 5、减震元件的外壁具有多个环形台阶,外壁上的多个台阶之间具有环形的凹槽,当减震元件受到的压力加大时,凹槽与地面接触,并且凹槽内的空气被挤出,亦产生类似吸盘的吸力,进而提高防滑的性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分解结构立体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鞋底本体的横截面和中底的横截面;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横截面。附图标记I-鞋底本体,2-中底,3-减震兀件,4_开口,5-凸起,6_前掌,7_后掌,8_凹陷,9-凹槽。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分解结构立体图。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减震鞋底,包括穿着时与地面接触的鞋底本体I及设置于鞋底本体I远离地面的一侧并与鞋底本体I平行的中底2,在本实施例中,鞋底本体I由橡胶制成,中底由EVA(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制成,二者均具有较高的弹性。鞋底本体I设有多个朝向地面方向突出的减震元件3,减震元件3是中空的,并且减震元件3朝向中底2的一端,即远离地面的一端具有开口 4,如图4所示。中底2朝向鞋底本体I的一侧设有多个凸起5,凸起5与减震元件3—一对应设置,且凸起5可通过开口 4插入与其相对应的减震元件3的内部并与减震元件3紧密配合,可防止凸起5从减震元件3内脱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减震元件3设置在鞋底本体I的前掌6与后掌7,多个凸起5对应地设置在中底2的前掌6与后掌7。减震元件3和整体由橡胶构成的鞋底相比,在受到压力时变形更大,吸收的震动更大,因此减震效果更好。设于中底2上的凸起5插入鞋底本体I的减震元件3后会增强减震元件3的强度,防止减震元件3的变形过大而影响整个鞋底的强度。因此,以上结构可在提高鞋底的减震性能的基础上保证鞋底的强度。作为优选,凸起5具有多个台阶,减震元件3的内壁具有多个与凸起5的台阶相配合的台阶。即凸起5与减震元件3通过多个台阶相配合,这使得凸起5与减震元件3之间的配合更稳定。凸起5的台阶与减震元件3的内壁的台阶均呈环形,其制作更简便。作为优选,减震元件3与地面接触的端面具有凹陷8,在本实施例中,凹陷8为弧形曲面,当减震元件3受压时,凹陷8内的空气被挤压出来,在地面与凹陷8之间形成气压很小的空间,由于空间内外存在压力差,减震元件3对地面产生吸力,其作用原理与吸盘相同,从而实现防滑的功能。作为优选,减震元件3的外壁具有多个环形台阶,外壁上的多个台阶之间具有环形的凹槽9,当减震元件3受到的压力加大时,凹槽9与地面接触,并且凹槽9内的空气被挤出,亦产生类似吸盘的吸力,进而提高防滑的性能。作为优选,减震元件3的外壁的多个台阶的直径从减震元件3靠近鞋底本体I的 一端到减震元件3远离鞋底本体I的一端依次递减。即,距离地面最近的台阶的直径最小,距离地面最远的台阶的直径最大。这样,当减震元件3受到的压力较小时,如使用者在走动时,减震元件3的直径最小的台阶处变形较大,直径大的台阶变形较小,当减震元件3受到的压力增大时,如使用者跑动或跳跃时,直径较大的台阶和直径较小的台阶均产生较大的变形,吸收更大的震动,从而保证使用者在各种运动状态都会感到比较舒适。减震元件3的外壁上最靠近鞋底本体I的台阶的直径为10mm-20mm,多个台阶的直径从减震元件3靠近鞋底本体I的一端到远离鞋底本体I的一端依次递减减震元件3的外壁上相邻的台阶之间的高度差为3mm-5mm。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元件3的外壁上最靠近鞋底本体I的台阶的直径为15_,多个台阶的直径从减震元件3靠近鞋底本体I的一端到远离鞋底本体I的一端依次递减4_。减震元件3的外壁上相邻的台阶之间的高度差为 4mm。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减震鞋底的横截面,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鞋底本体I设有多个朝向地面方向突出的减震元件3,减震元件3是中空的,并且减震元件3远离地面的一端具有开口。减震元件3与地面接触的端面具有凹陷8,在本实施例中,凹陷8为弧形曲面,当减震元件3受压时,凹陷8内的空气被挤压出来,在地面与凹陷8之间形成气压很小的空间,由于空间内外存在压力差,减震元件3对地面产生吸力,其作用原理与吸盘相同,从而实现防滑的功能。减震元件3的外壁具有多个环形台阶,外壁上的多个台阶之间具有环形的凹槽9,当减震元件3受到的压力加大时,凹槽9与地面接触,并且凹槽9内的空气被挤出,亦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地面接触的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设有多个朝向地面突出的减震元件,所述减震元件是中空的,并且所述减震元件远离地面的一端具有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思博丁思恩郑荣大黄雪琼郑艺文余常彬
申请(专利权)人: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