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9495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8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度治疗仪,包括,依次连接的主机、液体连接装置和包裹垫;所述主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液体储液装置、循环水泵、温度控制装置和液体输管连接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电磁换向阀、制冷器和加热器,第一电磁换向阀、制冷器、第二电磁换向阀形成回路,第三电磁换向阀、加热器和第四电磁换向阀之间形成回路,第一电磁换向阀还与第三电磁换向阀互锁,第二电磁换向阀还与第四电磁换向阀互锁。本仪器同时具有高温治疗功能和低温治疗功能,安全可靠,且运行噪音较低,能耗低,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温度治疗仪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创伤患者、内部细菌或病毒感染患者、内部脏器功能患者等病患,在临床治疗中,因为人体机能或治疗需要,都需要低温辅助治疗或高温辅助治疗。国内、外现在所使用的类似医疗器械,一般只有一种温度功能,即或者只有高温治疗功能,或者只有低温治疗功能。而且国内、外的低温治疗仪,只有冰毯或冰帽2种治疗方式作用于人体体表面的一个局部方向,没有一种可以比较全面包裹需要治疗人体部位的治疗方式。所以,目前国内、外的同类医疗器械都存在着临床治疗局限性。遇到复杂的病患,或者是医院治疗准备需要,在临床中需要同时配备高温治疗仪和低温治疗仪。有鉴于此,一种同时具有高温和低温治疗功能的仪器的出现就很有必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治疗仪,该仪器同时具有高温治疗功能和低温治疗功能,设有温度限定保护装置,安全可靠,且运行噪音较低,能耗低,效率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温度治疗仪,包括,依次连接的主机、液体连接装置和包裹垫;所述主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液体储液装置、循环水泵、温度控制装置和液体输管连接装置,液体储液装置与液体输管连接装置通过输管相连形成回路;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电磁换向阀、制冷器和加热器,电磁换向阀分别为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和第四电磁换向阀,第一电磁换向阀、制冷器、第二电磁换向阀形成回路,第三电磁换向阀、加热器和第四电磁换向阀之间形成回路,第一电磁换向阀还与第三电磁换向阀互锁,第二电磁换向阀还与第四电磁换向阀互锁。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器和加热器由温度传感器和CPU中央处理控制器控制工作,并实行工作功能互锁,其中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制冷器和加热器表面的热量交换器中。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器为半导体制冷器;加热器为PTC加热器。进一步的,所述液体连接装置为中空管状物;中空管状物的外表包裹有管套。进一步的,所述包裹垫内部有循环液体通道;包裹垫的材料为TPU材料,具有拟制细菌生长的特性。包裹垫为软性材料,包覆性较好。同时,在设计中为一组设计,包括了肢体用、躯干用和通用式结构设计,并具有大小调节功能,适用性较好。包裹垫使用时通过魔术贴、条带等固定在人体部位。进一步的,所述主机还包括控制面板和显示器。本技术的原理如下本技术的仪器由一组温度传感器和CPU中央处理器控制半导体制冷器或PTC加热器工作,传递冷、热能量的液体介质由循环水泵带动,通过液体流动管道,在半导体制冷器或PTC加热器表面获得设定温度,然后在经过液体连接装置流动循环在用于治疗的包裹垫里,以此来吸收或增加患者体表温度;工作治疗的介质是医用盐水。液体在流通管道内通过一组电磁阀控制液体流动方向,经过半导体制冷器和PTC加热器表面的热量交换器,以实现冷热互锁,保证使用的安全。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I)本技术的温度治疗仪同时具有高温治疗功能和低温治疗功能;(2)本技术的温度治疗仪,采用半导体制冷器和PTC加热器表面的热量交换器,具有运行噪音较低、能耗低、效率较高的特点,符合环保规则,也改善了使用环境;采用了容积合适的液体储存装置,并具有液体更换方便和易于清洁的设计特点,易于满足医院院内感染控制要求需要;(3)本技术的温度治疗仪,采用液体传递温度,温度传递均匀可靠,并具有温度限定保护装置,该装置为一组独立的温度传感器,传递温度信号到CPU中央处理器,作温度比对用,设置在半导体制冷器和PTC加热器表面的热量交换器中,相对于气体制冷和电热丝制热的方式,更安全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一种温度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一种温度治疗仪的工作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温度治疗仪的原理图;图中的图标分别为I主机,2液体连接装置,3包裹垫,4魔术贴,21管套;11液体储液装置,12循环水泵,13温度控制装置,14液体输管连接装置,15输管132制冷器,133加热器,第一电磁换向阀1311,1312第二电磁换向阀,1313第三电磁换向阀,1314第四电磁换向阀;111工作温度显示区,112设定工作温度显示区,113水压显示区,循环114水泵控制旋钮,115工作时间窗口,116时间设定按键,117启动、暂停按键,118输出液体连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I参照附图I所示一种温度治疗仪,包括,依次连接的主机I、液体连接装置2和包裹垫3 ;主机I通过液体连接装置2与包裹垫3连接;参照图2所示所述主机I包括依次连接的液体储液装置11、循环水泵12、温度控制装置13和液体输管连接装置14,液体储液装置11与液体输管连接装置14通过输管15相连形成回路;所述温度控制装置13包括电磁换向阀、制冷器132和加热器133,电磁换向阀分别为第一电磁换向阀1311、第二电磁换向阀1312、第三电磁换向阀1313和第四电磁换向阀1314,第一电磁换向阀1311、制冷器132、第二电磁换向阀1312形成回路,第三电磁换向阀1313、加热器133和第四电磁换向阀1314之间形成回路,第一电磁换向阀1311还与第三电磁换向阀1313互锁,第二电磁换向阀1311还与第四电磁换向阀1314互锁,通过电子继电器控制实现互锁功能。制冷器132和加热器133由温度传感器和CPU中央处理控制器控制工作,并实行工作功能互锁,其中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制冷器和加热器表面的热量交换器中;液体连接装置2为中空管状物;中空管状物的外表包裹有管套21。制冷器132可以使用半导体制冷器但不限定为此一种,能够起到制冷作用的装置都可以在本技术中使用;加热器133可以使用PTC加热器但不限定为此一种,能够起到加热作用的装置都可以在本技术中使用。包裹垫3内部有循环液体通道;包裹垫的材料为TPU材料,具有拟制细菌生长的特性。包裹垫为软性材料,包覆性较好。同时,在设计中为一组设计,包括了肢体用、躯干用和通用式结构设计,并具有大小调节功能,适用性较好。本实施例中的包裹垫使用魔术贴4固定在人体部位。主机的外表面分别设有实际工作温度显示区111,设定工作温度显示区112,水压显示区113,循环水泵控制旋钮114,工作时间窗口 115,时间设定按键116,启动、暂停按键117和输出液体连接口 118。参照图3所示一种温度治疗仪的核心是CPU中央处理器,控制开关面板作为调节和设定数据用,并作启动和停止控制。显示器显示设定和实际温度数值及时间参数。温度传感器传递热量交换器中的温度信号到CPU中央处理器;另一组独立的温度传感器,也设置在半导体制冷器和PTC加热器表面的热量交换器中,其传递温度信号到CPU中央处理器,作温度比对,以用于温度限温保护。上述温度治疗仪器同时具有高温治疗功能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度治疗仪,包括,依次连接的主机(1)、液体连接装置(2)和包裹垫(3);所述主机(1)包括依次连接的液体储液装置(11)、循环水泵(12)、温度控制装置(13)和液体输管连接装置(14),液体储液装置(11)与液体输管连接装置(14)通过输管(15)相连形成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13)包括电磁换向阀、制冷器(132)和加热器(133),电磁换向阀分别为第一电磁换向阀(1311)、第二电磁换向阀(1312)、第三电磁换向阀(1313)和第四电磁换向阀(1314),第一电磁换向阀(1311)、制冷器(132)、第二电磁换向阀(1312)形成回路,第三电磁换向阀(1313)、加热器(133)和第四电磁换向阀(1314)之间形成回路,第一电磁换向阀(1311)还与第三电磁换向阀(1313)互锁,第二电磁换向阀(1312)还与第四电磁换向阀(1314)互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红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正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