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珍稀树种格木苗木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89206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8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珍稀树种格木苗木的培育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将格木种子播种,其特征在于:幼苗培育基质下层是黄心土和沼渣混合基质和上层是纯黄心土,以沼液、海澡油和复合肥混合作为培育追肥培育得到优良健壮格木苗木。本方法培育基质能有效地防止了刚移栽的小苗因根表皮幼嫩,对肥料较为敏感而产生的肥害;待小苗恢复刚出新根时,下层的沼肥随着水份缓慢地往上输送,使幼苗能及时吸收到生长所需的养分;将沼液、海澡油和复合肥混合作追肥配合施用,能够取长补短,提高肥效;本方法原料资源充足,成本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营养全面,吸收好,成活率高,肥效速、缓结合有利于幼苗的生长,适应了加快珍稀濒危树种格木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涉及。
技术介绍
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又名赤叶木、斗登风、孤坟柴,属苏木科(Caesalpiniaceae)格木属(Erythrophleum),是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的我国二级 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之一。天然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区,越南和老挝亦有分布。格木为珍贵的用材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木材无气味,纹理直,结构细密坚实,经历千年不朽,坚似铁,比重O. 67,干燥后无收缩变型,故有铁木之称,它耐腐耐湿,主要应用于高档家具和工艺品制作等。格木为常绿树种,其树体优美,根系发达且具有根瘤,因此亦是营建城镇风景林和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树种之一。格木天然林资源经过长期破坏和过度利用,分布范围减小,片段化加剧,濒危状况日益严重,随着林业的发展以及对高档木材需求的不断增加,加快珍稀濒危树种的发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培育优质容器壮苗是加快珍稀濒危树种格木发展的最根本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是苗木培育壮苗的首要条件,也是决定苗木质量的关键技术措施。国内学者也对培育格木苗木进行了一些研究,热带林业2007年第35卷第I期22 — 23页,余国政等人,介绍了格木育苗基质为即黄心土、沙质壤土和80%沙质壤土 +20%火烧土全部拌匀装满育苗袋;广东林业科技2007年第23卷第5期95-97页,余栋华等人,介绍了培育格木苗木的施肥一般半月追肥I次,以淋复合肥混合尿水为佳,育苗时间约一年左右,当苗高30-40cm时可出圃造林;广东林业科技2003年第19卷第2期51-52页,李国新等人,介绍了格木的育苗技术为苗高达20cm以上时,每667m2可用IOkg复合肥兑成水肥浇淋苗木,每隔15d施肥一次;林业实用技术2010年第7期32-33页,许林红等人,介绍了格木幼苗施肥3种处理(I)不作任何处理(对照);(2) 1%浓度钙镁磷肥;(3) 1%浓度进口复合肥;(4) 1%浓度尿素,结果是格木幼苗在每3个后施I次1%的进口复合肥其高生长速率明显加快。然而已有的格木苗木的培育方法,尚存在育苗基质肥力不足,或是基质肥力和补给不均匀,造成苗木成活率较低,生长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差,直接影响珍稀树种格木造林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传统的格木幼苗培育方法存在的不足,旨在提供。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I、本专利技术利用适用于格木幼苗培育的优质高效有机沼肥的沼渣和沼液分别作为基肥和追肥。沼肥既含常量营养元素、有机质,又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生长素等物质,是速、缓效兼备的有机复合肥,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发育、叶片增厚,光合作用增强,光合速率增快;利用海澡油作为追肥,海澡油含有10%海藻精和各种营养元素,是纯天然生物有机肥,可促进肥料的吸收,使植物枝、茎、根粗壮,叶面青绿,叶片增大,生长迅速;利用复合肥作为追肥,复合肥是一种N、P、K含量高的速效肥;将沼液、海澡油和复合肥混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作用,提高肥效。2、利用适用于格木幼苗培育的黄心土和沼渣作为培育基质。沼渣基肥能缓慢地释放肥效供苗木生长,黄心土和沼渣分层设置,有效地防止了刚移栽的小苗因根表皮幼嫩,对肥料较为敏感而产生的肥害,待小苗恢复刚出新根时,底部的沼肥基肥,刚好溶解释放出肥效分子、矿物质离子,随着水份缓慢地往上输送,使幼苗能及时吸收到生长所需的养分,提高成活率,快速生长。3、本专利技术利用适用于格木幼苗培育的容器杯育苗。容器杯育苗具有成本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苗木优良健壮,生长快,适应加快珍稀濒危树种格木发展的需要。本专利技术这样实现的,包括基质配置、幼苗移栽、肥料混合、淋施肥 料、冲洗叶片和其他管理工序,采用常规方法将格木种子播种,采用黄心土和沼肥的沼渣作为培育基质移栽幼苗,以沼肥的沼液、海澡油和复合肥混合作为培育追肥培育得到优良健壮格木苗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I)基质配置黄心土与沼渣按一定比例装填容器杯中作为格木苗木的培育基质;(2)幼苗移栽待在沙床上培养的格木幼苗出芽帽子刚脱时,移至已装好基质的容器杯内,淋定根水,喷杀菌剂防病,60-90分钟后盖上薄膜保温保湿,加盖遮荫网,第10天时再喷另一种杀菌剂,同时喷施O. 15%的磷酸二氢钾和O. 1%的尿素混合液叶面肥;(3) 20天后,揭开薄膜,继续盖好遮荫网遮阳,25天后开始淋施混合液肥,混合液肥随配随施;(4)淋施肥料后,即用清水冲洗叶面,以防肥害;(5)期间保持基质的湿润,发现有虫害时用杀虫剂喷杀,待苗高45-54cm时,或幼苗根系巳穿出营养基质杯外并扎入泥土时,移动容器杯进行切根练苗,等幼苗恢复稳定后可出圃造林。以上所述的沼肥采用以猪牛粪、农作物秸杆及不含杀菌物质的生活污水为原料,经沼气池密封厌氧发酵4个月以上黑褐色、明显无臭味的沼液,pH值为7. O左右,先取出最上层的沼渣,沼渣晒干粉碎备用,上中层液体搅动均匀取出,再加入I倍的水为沼液备用。以上所述的基质配置是黄心土重量90-95份和沼渣重量5-10份搅拌均匀为混合基质,将混合基质装至塑料杯中,装入量为杯高的1/3处,然后用纯黄心土填满。以上所述的混合液肥是把沼液加水配成重量15-25%的沼液液肥,再按沼液液肥重量加入O. 3-0. 6%的复合肥和O. 1%的海藻油搅拌均匀。以上所述的25天后开始淋施混合液肥是移苗后的第25天淋施第一次混合液肥,以后每隔20-25天淋施一次混合液肥。以上所述的杀虫剂为3%的“春至”氟虫睛微乳剂、90%的灭多威,按常规方法喷施。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沼肥,是猪牛粪便、有机废弃垃圾、农作物秸杆及不含杀菌物质的生活污水为原料,经沼气池密封厌氧发酵4个月以上的一种优质高效有机肥。沼肥既具有丰富的速效氮、磷、有机质和腐殖质,又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生长素等物质,是速、缓效兼备的有机复合肥。沼肥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发育、叶片增厚,光合作用增强,光合速率增快;海澡油是纯天然生物有机肥,可促进肥料的吸收,使植物枝、茎、根粗壮,叶面青绿,叶片增大,生长迅速;复合肥是一种速效肥。将沼液、海澡油和复合肥混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作用,提高肥效。2、本专利技术的黄心土和沼渣混合基质只装至容器杯高的1/3处,上面2/3用黄心土填满,因上层黄心土营养成分少,有效地防止了刚移栽的小苗因根表皮幼嫩,对肥料较为敏感而产生的肥害;而待小苗恢复刚出新根时,底部的沼肥基肥,刚好溶解释放出肥效分子、矿物质离子,随着水份缓慢地往上输送,使幼苗能及时吸收到生长所需的养分,提高成活率,快速生长。3、本专利技术具有原料资源充足,成本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营养全面,吸收好,成活率高,肥效速、缓结合有利于幼苗的生长,所培育的幼苗优质健壮,生长快,适应了加快珍稀濒危树种格木发展的需要。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利用沼液培育珍稀树种格木苗木的方法进一步描述。实施例I将采集回的沼渣晒干粉碎,沼液配成50%的母液备用。将黄心土与沼渣9 :1的重量比搅拌均匀,装填入12X 14cm的容器杯至1/3处,上面加满黄心土,按16个一行,230行一畦排放好,移苗的前一天用O. 35%的高猛酸钾水溶液消毒。当沙床上培养的幼苗出芽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珍稀树种格木苗木的培育方法,包括基质配置、幼苗移栽、肥料混合、淋施肥料、冲洗叶片和其他管理工序,采用常规方法将格木种子播种,其特征在于:采用黄心土和沼肥的沼渣作为培育基质移栽幼苗,以沼肥的沼液、海澡油和复合肥混合作为培育追肥培育得到优良健壮格木苗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基质配置:黄心土与沼渣按一定比例装填容器杯中作为格木苗木的培育基质;(2)幼苗移栽:待在沙床上培养的格木幼苗出芽帽子刚脱时,移至已装好基质的容器杯内,淋定根水,喷杀菌剂防病,60?90分钟后盖上薄膜保温保湿,加盖遮荫网,第10天时再喷另一种杀菌剂,同时喷施0.15%的磷酸二氢钾和0.1%的尿素混合液叶面肥;(3)20天后,揭开薄膜,继续盖好遮荫网遮阳,25天后开始淋施混合液肥,混合液肥随配随施;(4)淋施肥料后,即用清水冲洗叶面,以防肥害;(5)期间保持基质的湿润,发现有虫害时用杀虫剂喷杀,待苗高45?54cm时,或幼苗根系巳穿出营养基质杯外并扎入泥土时,移动容器杯进行切根练苗,等幼苗恢复稳定后可出圃造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玉华申文辉魏世清覃文能曹艳云郝海坤黄志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