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除湿机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7347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7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恒温除湿机柜。解决现有技术中计算机机柜所存在的容易产生凝露甚至结霜的问题。机柜由柜体和柜门构成,柜体包括上部的出风室、中部的硬件室和底部的制冷除湿室,出风室和制冷除湿室通过风道相连通,制冷除湿室内还设有冷热空气交换室,在冷热空气交换室中间设置有隔板将其分隔成湿热空气释放腔和冷干空气抽离腔,在湿热空气释放腔内设置有蒸发器,湿热空气释放腔壁上开有进风口,进风口连接到硬件室底部,在冷干空气抽离部分壁上开有出风口,出风口与风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将冷热空气交换从硬件室内分离出来,使得冷热空气交换在专门的密封空间内进行,保证了硬件室始终处于相对干燥低温的环境,解决了凝露的可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机柜,尤其涉及一种恒温除湿机柜
技术介绍
现有的计算机机柜结构一般为将数台计算机架设在一个机柜里,但往往由于电子元器件的发热,容易造成系统不稳定、即使有强换气设施,同样会因长时间使用积满灰尘使硬件使用寿命短而烦恼,因此必须建设恒温强排风的机房来解决,但机房的造价十分昂贵,而且需要专业人才维护等,而这往往是大多数企事业望而却步的原因。由此设计出一种恒温防尘计算机机柜,一般对一个容器的制冷降温都是采用蒸发管埋在容器内壁实现的,这样会造成容器内壁结霜,久而久之结霜会非常严重,假如用到计算机机柜,则在发热元器件作用下,电路板及元器件会产生严重的凝露并烧毁计算机元器件。还有就是风冷除霜方 法出现,可消除容器内的结霜现象,但无法解决冷凝水的问题,在一般的思维概念中,冷热交换在一个容器内完成是唯一的方法,冷气直接作用于容器,冷却容器内的物件,由于在同一个容器内完成冷热交换,冷凝水挂壁现象在容器的中下部是无法解决的,一般多设计有冷凝水的下通道。显然这是无法应用于精密的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环境的。如之前申请的专利号为2011203333925,名称为可移动的恒温防尘式计算机集群系统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在柜体内设置有制冷装置,通过检查温度控制机柜内温度保持恒定,保证了系统稳定工作。但该装置就存在上述的缺点计算机机柜内壁容易产生凝露甚至结霜现象,有可能对机柜内设备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计算机机柜所存在的容易产生凝露甚至结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保持机柜内空气干燥的、保证计算机机柜长期稳定工作的恒温除湿机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恒温除湿机柜,由柜体和柜门构成,柜体包括上部的出风室、中部的硬件室和底部的制冷除湿室,出风室和制冷除湿室通过风道相连通,在制冷除湿室内设置有制冷除湿装置,所述制冷除湿室内还设有冷热空气交换室,在冷热空气交换室中间设置有隔板将冷热空气交换室分隔成湿热空气释放腔和冷干空气抽离腔,隔板上设置有通孔将湿热空气释放腔和冷干空气抽离腔相连通,在湿热空气释放腔内设置有蒸发器,湿热空气释放腔壁上开有进风口,进风口连接到硬件室底部,湿热空气释放腔底部设置有冷凝水出口,在冷干空气抽离部分壁上开有出风口,出风口与风道相连接。本技术中将冷热空气交换从硬件室内分离出来,专门设置有冷热空气交换室,硬件室与冷热空气交换室给子形成单独密封空间,中间通过出风口相连通,这样使得冷热空气交换在专门的密封空间内进行,保证了硬件室始终处于相对干燥低温的环境,解决了凝露的可能。另外又将湿热空气交换室分成两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即湿热空气释放腔和冷干空气抽离腔,在工作状态下,湿热空气被送至湿热空气释放室,遇到处于低温状态下的蒸发器毛细管,释放出冷凝水,沿着管壁流进冷凝水出口,同时热空气被冷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制冷除湿室设置在抽屉式箱体内,在柜体下部的侧面上开有开口,该抽屉式箱体由开口插入到柜体下部内,在开口上固定有盖板。本技术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将制冷除湿室集成在抽屉式箱体内,实现了抽拉式机组安装方式,便于快捷的检查和维护。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冷热空气交换室为由保温板组合构成的密封腔室。该冷热空气交换室由六块保温板构成的方形密封腔室。这样隔绝了冷热空气交换室与外界的接触,使得热交换和制冷效果更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风口设置有两个,所述出风口设置有两个。使得进风和出风效果更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制冷除湿室的底部上设置有接水盘,所述冷热空气交换室的冷凝水出口与接水盘相连通。接水盘用于收集冷凝水,湿热空气在湿热空气释放室内遇到处于低温状态下的蒸发器毛细管,释放出冷凝水,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出口流到接水盘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制冷装置包括有冷凝器和压缩机,所述冷凝器和压缩机之间相连的管路经过接水盘的上方,且位于接水盘上方管路成U形。冷凝器与压缩机的连接管路弯成U形经过接水盘,冷凝器与压缩机产生的热量正好带走了接水盘中微量水汽,基本可保证无冷凝水外流。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上的通孔上安装有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将湿热空气释放腔内空气抽到冷干空气抽离腔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制冷除湿室的壁上设置有散热窗,在散热窗上安装有散热风机。压缩机和冷凝器所在的制冷除湿室内部分设计成为半开放的空间,通风性和散热性更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出风室上设置有吹向硬件室的风扇。出风室设计为全封闭状态,在风扇往下吹风的作用下,出风室形成负压,冷风就自然往上抽送,这样可以省去了底部风扇的设置,起到了超静音的效果,同时也节省了成本。因此,本技术优点是将冷热空气交换从硬件室内分离出来,专门设置有冷热空气交换室,硬件室与冷热空气交换室通过出风口相连通,使得冷热空气交换在专门的密封空间内进行,保证了硬件室始终处于相对干燥低温的环境,解决了凝露的可能。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中制冷除湿室位于抽屉式箱体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制冷除湿室的一种俯视示意图。I-柜体 2-出风室 3-硬件室 4-制冷除湿室 5-风道 6_柜门7_风扇8-冷热空气交换室9-盖板10-抽屉式箱体11-湿热空气释放腔12-冷干空气抽离腔13-进风口 14-出风口 15-蒸发器16-隔板17-离心风机18-接水盘19-冷凝器20-压缩机21-散热风机22-保温板23-冷凝水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一种恒温除湿机柜,如图I所示,包括柜体1,该柜体前后设置有柜门6,柜体分为上部的出风室2、中部的硬件室3和下部的制冷除湿室4,出风室内安装有吹向硬件室的风扇7,在出风室和制冷除湿室之间设有两风道5,将出风室与制冷除湿室相连通。如图2所示,柜体采用模块化设计,该制冷除湿室 设置在一抽屉式箱体10内,在柜体下部侧壁上设有开口,抽屉式箱体由开口插入到柜体下部,在开口上固定有盖板9。如图3所示,该制冷除湿室内还设有一个由六块保温板22构成的密封的冷热空气交换室8,在冷热空气交换室中间设置有隔板16将冷热空气交换室分为湿热空气释放腔11和冷干空气抽离腔12两部分。隔板上设有通孔将湿热空气释放腔和冷干空气抽离腔相导通,且在通孔上还设有离心风机17,将空气由湿热空气释放腔吹向冷干空气抽离腔。在湿热空气释放腔内设置有蒸发器15,在湿热空气释放腔底部设置有冷凝水出口 23,湿热空气释放腔壁上设置有两个进风口 13,进风口通过管路连通到硬件室的底部。在冷干空气抽离腔的壁上设置有两个出风口 14,两个出风口通过管路分别连接到两个风道上。在制冷除湿室的底部还设有接水盆18,该冷凝水出口连接到接水盆。制冷除湿室内的制冷除湿装置还包括冷凝器19和压缩机20,压缩机与蒸发器出口端连接,冷凝器与蒸发器入口端,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通过铜管连接,该铜管经过接水盆上部,且位于接水盆上部的铜管弯折成U形。在制冷除湿室壁上设有散热窗,在散热窗上安装有散热风机21,使得制冷除湿室形成一半开放的空间。在工作状态下,湿热空气由硬件室底部被送至湿热空气释放腔内,遇到处于低温状态下的蒸发器毛细管,释放出冷凝水,冷凝水沿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温除湿机柜,由柜体和柜门构成,柜体包括上部的出风室、中部的硬件室和底部的制冷除湿室,出风室和制冷除湿室通过风道相连通,在制冷除湿室内设置有制冷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除湿室(4)内还设有冷热空气交换室(8),在冷热空气交换室中间设置有隔板(16)将冷热空气交换室分隔成湿热空气释放腔(11)和冷干空气抽离腔(12),隔板上设置有通孔将湿热空气释放腔和冷干空气抽离腔相连通,在湿热空气释放腔内设置有蒸发器(15),湿热空气释放腔壁上开有进风口(13),进风口连接到硬件室(3)底部,湿热空气释放腔底部设置有冷凝水出口(23),在冷干空气抽离部分壁上开有出风口(14),出风口与风道(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周建荣程安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精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