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观成专利>正文

一种可出热水的中餐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605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7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出热水的中餐炉,包括容气腔、安装在容气腔底部的支撑板、安装在支撑板上的红外发热筒、点火针、长明火进气管及燃气入气口,其中所述点火针与长明火进气管的位置相适应以便点火针可以将火点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及容水腔,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支撑板上或容水腔的底部外,点火针及长明火进气管安装在支架上,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点火孔,所述点火孔的位置与长明火进气管的出气口相对应;所述容水腔套设在容气腔外并间隙配合,该间隙形成第一加热水箱,容水腔与容气腔的开口结合部位密封配合,在容水腔上设有与第一加热水箱连通的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位置低于出水口的位置,所述燃气入气口穿过容水腔进入容气腔内。其优点为:燃烧效率及热传递效率高,热水出水量大且温度比较高,工作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可出热水的中餐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可出热水的中餐炉包括燃烧炉膛、设在燃烧炉膛内的炉头、热水加热炉膛及放在热水加热炉膛上的水箱,燃烧炉膛与热水加热炉膛通过管路连通。使用时,炉头在燃烧炉膛内燃烧,燃烧炉膛内的一部分热量通过管路流到热水加热炉膛内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其燃烧效率及热传递效率低,水箱内的水的温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燃烧效率及热传递效率高,热水出水量大且温度比较高的可出热水的中餐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ー种可出热水的中餐炉,包括容气腔、安装在容气腔底部的支撑板、安装在支撑板上的红外发热筒、点火针、长明火进气管及燃气入气ロ,其中所述点火针与长明火进气管的位置相适应以便点火针可以将火点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及容水腔,所述安装支架安装在支撑板上或容水腔的底部夕卜,点火针及长明火进气管安装在支架上,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点火孔,所述点火孔的位置与长明火进气管的出气ロ相对应;所述容水腔套设在容气腔外并间隙配合,该间隙形成第一加热水箱,容水腔与容气腔的开ロ结合部位密封配合,在容水腔上设有与第一加热水箱连通的进水口及出水ロ,所述进水口的位置低于出水ロ的位置,所述燃气入气ロ穿过容水腔进入容气腔内。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呈圆台形的金属套筒,所述金属套筒位于容气腔的中心,在金属套筒内设有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二加热水箱;在所述第一加热水箱的出水ロ第二加热水箱的入水ロ之间设有将它们连通的连接管,在所述第二加热水箱上设有热水出水管,所述热水出水管的入水端位于第二加热水箱的上部。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外设有挡水板,在挡水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位置与点火孔的位置及长明火进气管的出气ロ相对应。在所述容气腔及容水腔的开ロ结合部位设有安装环座,在所述安装环座上设有接水环,在所述接水环上设有与其配合的挡水环盖,所述金属套筒的端部位于挡水环盖的中心。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燃烧效率及热传递效率高,热水出水量大且温度比较高,工作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底部位置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ニ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ニ的底部位置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底部位置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底部位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ー步的详述实施例一如图I至3所示,ー种可出热水的中餐炉,包括容气腔11、安装在容气腔11底部的支撑板8、安装在支撑板8上的红外发热筒2、点火针9、长明火进气管6及燃气入气ロ 411,其中所述点火针9与长明火进气管6的位置相适应以便点火针9可以点燃长明火进气管6出来的燃气;本技术特点是还包括支架7及容水腔4,所述支架7安装在容水腔4的底部外,点火针9及长明火进气管6安装在支架7上,在所述支撑板8上设有点火孔81,所述点火孔81的位置与长明火进气管6的出气ロ相对应,这样可以点燃从燃气入气ロ 411进入的燃气;所述容水腔4套设在容气腔11外并间隙配合,该间隙形成第一加热水箱412,容水腔4与容气腔11的开ロ结合部位密封配合,在容水腔4上设有与第一加热水箱412连通的进水口 41及出水ロ 42,所述进水口 41的位置低于出水ロ 42的位置,所述燃气入气ロ 411穿过容水腔4进入容气腔11内,在本实施例中容水腔4及容气腔11呈正多边形的柱形。使用时,第一加热水箱412内的水可以很好的吸收容气腔11所产生的热量,冷水从进水口 41进入,再从出水口 42流出,热水出水率高,而且燃烧效率也高。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板14的底部外设有挡水板10,所述挡水板10位于容气腔11的底部外,在挡水板10上设有通气孔101,所述通气孔101的位置与点火孔81的位置及长明火进气管6的出气ロ相对应,这样这样可以点燃从燃气入气ロ 411进入的燃气。使用时,挡水板10可以阻挡住锅体滴落下来的水,可以有效的保护点火针9、感应针5及长明火进气管6。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容气腔11与容水腔4的开ロ密封端设有安装环座3,在所述安装环座3上设有接水环12,在所述接水环12上设有与其配合的挡水环盖I,所述金属套筒13的端部位于挡水环盖I的中心。使用时,挡水环盖I可以接收锅体滴落下来的水,可以有效的保护红外发热筒2,延长红外发热筒13的使用寿命。实施例ニ如图4至6所示,其它的与实施例一一样,所不同的是在所述支撑板8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呈圆台形的金属套筒13,所述金属套筒13位于容气腔11的中心位置,在金属套筒13内设有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二加热水箱14 ;在所述第一加热水箱411的出水ロ 42与第二加热水箱14的入水ロ之间设有将它们连通的连接管15,在所述第二加热水箱14上设有热水出水管16,热水出水管16的入水ロ位于第二加热水箱14的上部。使用时,金属套筒13可以延长加热时间,也可以进ー步有效的阻碍锅体滴落下来的水;第二加热水箱14对第一加热水箱412出来的热水进一步加热,进ー步提高了热水出水率及出水温度。实施例三如图7所示,其它的与实施例一一样,所不同的是容水腔4及容气腔11呈圆柱形。实施例四如图8所示,其它的与实施例ニー样,所不同的是容水腔4及容气腔11呈圆柱形。·权利要求1.ー种可出热水的中餐炉,包括容气腔(11)、安装在容气腔(11)底部的支撑板(8)、安装在支撑板(8)上的红外发热筒(2)、点火针(9)、长明火进气管(6)及燃气入气ロ(411),其中所述点火针(9)与长明火进气管(6)的位置相适应以便点火针(9)可以将火点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7)及容水腔(4),所述安装支架(7)安装在支撑板(8)上或容水腔(4)的底部外,点火针(9)及长明火进气管(6)安装在支架(7)上,在所述支撑板(8)上设有点火孔(81),所述点火孔(81)的位置与长明火进气管(6)的出气ロ相对应;所述容水腔(4)套设在容气腔(11)外并间隙配合,该间隙形成第一加热水箱(412),容水腔(4)与容气腔(11)的开ロ结合部位密封配合,在容水腔(4)上设有与第一加热水箱(411)连通的进水ロ(41)及出水ロ(42),所述进水口(41)的位置低于出水ロ(42)的位置,所述燃气入气ロ(411)穿过容水腔(4)进入容气腔(11)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可出热水的中餐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板(8)的底部中心位置安装有呈圆台形的金属套筒(13),所述金属套筒(13)位于容气腔(11)的中心,在金属套筒(13)内设有与其间隙配合的第二加热水箱(14);在所述第一加热水箱(412)的出水ロ(42)与第二加热水箱(14)的入水ロ之间设有将它们连通的连接管(15),在所述第ニ加热水箱(14)上设有热水出水管(16),所述热水出水管(16)的入水端位于第二加热水箱(14)的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可出热水的中餐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板(8)的底部外设有挡水板(10),在所述挡水板(10)上设有通气孔(101),所述通气孔(101)的位置与点火孔(81)的位置及长明火进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出热水的中餐炉,包括容气腔(11)、安装在容气腔(11)底部的支撑板(8)、安装在支撑板(8)上的红外发热筒(2)、点火针(9)、长明火进气管(6)及燃气入气口(411),其中所述点火针(9)与长明火进气管(6)的位置相适应以便点火针(9)可以将火点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7)及容水腔(4),所述安装支架(7)安装在支撑板(8)上或容水腔(4)的底部外,点火针(9)及长明火进气管(6)安装在支架(7)上,在所述支撑板(8)上设有点火孔(81),所述点火孔(81)的位置与长明火进气管(6)的出气口相对应;所述容水腔(4)套设在容气腔(11)外并间隙配合,该间隙形成第一加热水箱(412),容水腔(4)与容气腔(11)的开口结合部位密封配合,在容水腔(4)上设有与第一加热水箱(411)连通的进水口(41)及出水口(42),所述进水口(41)的位置低于出水口(42)的位置,所述燃气入气口(411)穿过容水腔(4)进入容气腔(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观成
申请(专利权)人:梁观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