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洪胜专利>正文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消毒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073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症监护室用消毒柜,其包括柜体、一柜门、一固定在柜体的前侧上方的控制面板和一电插头,特点是:控制面板上装配的控制元件是一转换开关,指示元件是第一、二指示灯;在柜体内装配有3层阶梯式搁板、红外线灯和紫外线灯;转换开关的第一、二转换端分别与红外线灯、紫外线灯的一端连接,红外线灯和紫外线灯的另一端并接后与电插头的一触片连接,转换开关的公共端与电插头的另一触片连接,第一、二指示灯分别对应并接在红外线灯、紫外线灯的两端;串接在电插头回路中的一行程开关安装在柜体与柜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转换开关控制红外线灯、紫外线灯交替进行灭菌消毒。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灭菌消毒彻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辐射物理现象对物体灭菌或消毒的装置,尤其是一种重症监护室用消毒柜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内必须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而重症监护室所收治大多是不能自主的病人,上述的设备及附件是需要与病人频繁、交替接触的。而目前,重症监护室内缺乏一种专门对上述设备及附件进行消毒的装置,以解决交叉感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的消毒装置对重症监护室内的设备及附件进行消毒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消毒完全的重症监护室用消毒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症监护室用消毒柜,其包括柜体、一柜门、一控制面板和一电插头,所述的柜体是由一左侧板、一右侧板、一后侧板、一上顶板和一下底板组装而成,在所述的下底板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的柜门铰接在柜体的前侧,所述的控制面板固定在柜体的前侧上方,该控制面板上装配有控制元件和指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元件为一转换开关,所述的指示元件是一第一指示灯和一第二指示灯组成;在柜体内的左、右侧板之间自下而上装配有3层阶梯式搁板,在柜体内的上顶板上分别装有红外线灯和紫外线灯;其中,所述的转换开关的第一转换端、第二转换端分别与所述的红外线灯、紫外线灯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的红外线灯和紫外线灯的另一端并接后与电插头的一触片电连接,转换开关的公共端与电插头的另一触片电连接,所述的第一指示灯并接在红外线灯的两端,所述的第二指示灯并接在紫外线灯的两端;一行程开关安装在柜体与柜门之间,并串接在电插头的回路中,柜门与柜体打开,行程开关断路;柜门与柜体关闭,行程开关通路。本技术将重症监护室内的设备及附件放置在柜体内的阶梯式搁板上,电插头接通电源,由转换开关控制红外线灯或紫外线灯交替对设备及附件进行灭菌消毒;设置在柜体与柜门之间的行程开关,在打开柜门时能自动切断电插头的电源回路,有效防止紫外线、红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消毒快速彻底,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主视图。图2是图I的全剖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柜体,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后侧板,104.上顶板,105.下底板,2.柜门,3.控制面板,4.滚轮,5.搁板,6.转换开关,601.第一转换端,602.第二转换端,603.公共端,7.行程开关,8.第一指示灯,9.第二指示灯,10.红外线灯,11.紫外线灯, 12.电插头。具体实施方式在图I、图2中,一种重症监护室用消毒柜,其包括柜体I、一柜门2、一控制面板3和一电插头12。如图I、图2所示,柜体I是由一左侧板101、一右侧板102、一后侧板103、一上顶板104和一下底板105组装而成。为便于搬动,在下底板105的底部安装有可转动的滚轮4。柜门2铰接在柜体I的前侧,可方便地打开。如图I所示,控制面板3固定在柜体I的前侧上方。在该控制面板I装配有控制元件和指示元件。其中,控制元件为一转换开关6。该转换开关6可以采用自动转换式开关,也以采用手动转换式开关,本实施例优先采用自动转换式开关。指示元件是由一第一指示灯8和一第二指示灯9组成。第一指示灯8、第二指示灯9均采用的是发光二极管。如图2所示,在柜体I内的左、右侧板之间自下而上装配有3层阶梯式搁板5。在柜体I内的上顶板104上分别装有红外线灯10和紫外线灯11。一行程开关7安装在柜体I与柜门2之间。柜门2与柜体I打开,行程开关7断路;柜门2与柜体I关闭,行程开关7通路。红外线灯和紫外线灯电源的供给及操控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转换开关6的第一转换端601、第二转换端602分别与红外线灯10、紫外线灯11的一端电连接,红外线灯10和紫外线灯11的另一端并接后与电插头12的一触片电连接,转换开关6的公共端603与电插头12的另一触片电连接;行程开关7串接在电插头12的回路中;第一指示灯8并接在红外线灯10的两端,第二指示灯9并接在紫外线灯11的两端。本技术将重症监护室内的设备及附件放置在柜体I内的阶梯式搁板5上,关闭柜门2,电插头12接通电源,由转换开关6自动控制红外线灯10或紫外线灯11交替对设备及附件进行灭菌消毒。设置在柜体I与柜门2之间的行程开关7,在打开柜门2时能自动切断电插头12的电源回路,有效防止紫外线、红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灭菌消毒快速彻底,能有效避免疾病的传播。权利要求1.一种重症监护室用消毒柜,其包括柜体、一柜门、一控制面板和一电插头,所述的柜体是由一左侧板、一右侧板、一后侧板、一上顶板和一下底板组装而成,在所述的下底板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的柜门铰接在柜体的前侧,所述的控制面板固定在柜体的前侧上方,该控制面板上装配有控制元件和指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元件为一转换开关,所述的指示元件是一第一指示灯和一第二指示灯组成;在柜体内的左、右侧板之间自下而上装配有3层阶梯式搁板,在柜体内的上顶板上分别装有红外线灯和紫外线灯;其中,所述的转换开关的第一转换端、第二转换端分别与所述的红外线灯、紫外线灯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的红外线灯和紫外线灯的另一端并接后与电插头的一触片电连接,转换开关的公共端与电插头的另一触片电连接,所述的第一指示灯并接在红外线灯的两端,所述的第二指示灯并接在紫外线灯的两端;一行程开关安装在柜体与柜门之间,并串接在电插头的回路中,柜门与柜体打开,行程开关断路;柜门与柜体关闭,行程开关通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重症监护室用消毒柜,其包括柜体、一柜门、一固定在柜体的前侧上方的控制面板和一电插头,特点是控制面板上装配的控制元件是一转换开关,指示元件是第一、二指示灯;在柜体内装配有3层阶梯式搁板、红外线灯和紫外线灯;转换开关的第一、二转换端分别与红外线灯、紫外线灯的一端连接,红外线灯和紫外线灯的另一端并接后与电插头的一触片连接,转换开关的公共端与电插头的另一触片连接,第一、二指示灯分别对应并接在红外线灯、紫外线灯的两端;串接在电插头回路中的一行程开关安装在柜体与柜门之间。本技术由转换开关控制红外线灯、紫外线灯交替进行灭菌消毒。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灭菌消毒彻底。文档编号A61L2/08GK202526625SQ20122009097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张丽静, 张军伟, 李永全, 林少华, 邹洪胜 申请人:邹洪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消毒柜,其包括柜体、一柜门、一控制面板和一电插头,所述的柜体是由一左侧板、一右侧板、一后侧板、一上顶板和一下底板组装而成,在所述的下底板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的柜门铰接在柜体的前侧,所述的控制面板固定在柜体的前侧上方,该控制面板上装配有控制元件和指示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元件为一转换开关,所述的指示元件是一第一指示灯和一第二指示灯组成;在柜体内的左、右侧板之间自下而上装配有3层阶梯式搁板,在柜体内的上顶板上分别装有红外线灯和紫外线灯;其中,所述的转换开关的第一转换端、第二转换端分别与所述的红外线灯、紫外线灯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的红外线灯和紫外线灯的另一端并接后与电插头的一触片电连接,转换开关的公共端与电插头的另一触片电连接,所述的第一指示灯并接在红外线灯的两端,所述的第二指示灯并接在紫外线灯的两端;一行程开关安装在柜体与柜门之间,并串接在电插头的回路中,柜门与柜体打开,行程开关断路;柜门与柜体关闭,行程开关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洪胜李永全张军伟林少华张丽静
申请(专利权)人:邹洪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