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处理的方法与相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7661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影像处理的方法与相关装置,为一影像的各部分分别取得对应的三维深度值,并依据各部分对应的三维深度值而将影像的一部分撷取为一影像物件,使此影像物件可以和其他的影像物件合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影像处理的方法与相关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依据影像三维深度值而由影像中分离出影像物件并进行应用的方法与相关装置。
技术介绍
为增进静态及/或动态影像的品质、信息、内容与趣味,影像处理与合成已被广泛运用。举例而言,影像去背(background removing)就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处理。影像去背的目的是将影像中重要的前景独立撷取为影像物件,使前景能和较不重要的背景分离。在已知技术中,影像去背多以色度镶迭(chroma keying)技术来进行。在进行色度镶迭时,形成前景的主要物体会被放置于单色(蓝色或绿色)的背景下,让前景与单色背 景一并被撷取至影像中。然后,经由影像后制,就可将颜色已知的单色背景去除,将前景的影像撷取为前景影像物件。然后,前景影像物件便可以和另行制作的背景影像迭加合成在一起,成为新的影像数据。另一已知影像去背技术则是依据前景与背景间的边缘及/或颜色差异来将前景影像物件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然而,前述已知技术尚有应用上的缺点。若前景影像中有某些部分的颜色近似或相同于背景的颜色,就会在去背时被去除,使前景影像不完整。此外,若前景影像较为复杂,以及/或者和背景的边缘不明显,均会使已知技术难以从影像中正确分辨出前景影像物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依据三维深度值进行影像处理的技术,可利用三维深度值将一动态或静态影像的前景撷取为影像物件,以方便后续的影像处理,例如说是影像合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影像处理的方法,包括接收一影像,为影像的各部分分别取得对应的三维深度值,并依据影像各部分所对应的三维深度值而将该影像的一部分撷取为一影像物件(第一影像物件)。取得一第二影像物件后,进行一迭加处理,将第一影像物件与第二影像物件合成于一合成影像中。一实施例中,可对第一影像物件及/或第二影像物件进行前处理,再于迭加处理时将前处理后的第一影像物件及/或前处理后的第二影像物件合成于合成影像中。前处理可以是对影像物件的缩放、调整其颜色、亮度、对比及/或锐利度,以及/或者调整其所对应的三维深度值及/或距离值。迭加处理中包括一迭加优先权处理、一迭加覆盖区处理以及一迭加后处理。进行迭加优先权处理时,依据第一影像物件与第二影像物件所对应的三维深度值及/或距离值分别提供一对应的迭加顺序。进行迭加覆盖区处理时,依据第一影像物件与第二影像物件所对应的迭加顺序将第一影像物件与第二影像物件迭加合成至合成影像中。例如,若第一影像物件的距离值比第二影像物件的距离值更位于前方,可保留第一影像物件,将第二影像物件中与第一影像物件重迭的部分去除,以将第一影像物件迭合覆盖于第二影像物件之上。进行迭加后处理时,针对第一影像物件与第二影像物件的迭加结果作细微的处理;举例而言,将第一、第二影像物件的迭合边缘作混色、抗锯齿(anti-aliasing)及/或羽化(feathering)处理,使两者迭合的影像看起来更自然。第一及/或第二影像物件可由影像撷取而得。此影像可以是一三维影像,各部分分别对应一视差偏移量;依据影像各部分对应的视差偏移量,可为影像的各部分分别取得对应的三维深度值。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影像处理的装置,包括一深度值模块、一分离模块、选择性设置的前处理模块与一迭加处理模块。深度值模块为一影像的各部分分别取得对应的三维深度值;分离模块依据影像各部分所对应的三维深度值而将影像的一部分撷取为一影像物件。前处理模块对影像物件进行前处理。迭加处理模块对影像物件进行迭加处理;其包括一迭加优先权处理模块、一迭加覆盖区处理模块与一迭加后处理模块,分别进行迭 加优先权处理、迭加覆盖区处理与迭加后处理。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而以一摄影机摄取三维影像的示意图。图2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影像处理装置。图3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而进行影像处理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 :装置12、26:深度值模块14:分离模块16、28 :前处理模块18 :迭加处理模块20 :迭加优先权处理模块22 :迭加覆盖区处理模块24 :迭加后处理模块30 :测距装置Pi_A、Pi_B :影像数据MS :摄影机CL-CR :镜头0B1-0B2 :物体IR1-IR2、IL1-IL2、11-12 :成像PR-PL、PRo-PLo、Po :影像Yl-Y2、Ysl_Ys2 :距离值Yobl-Yob2 :三维深度值X1-X2 :视差偏移量Iobl、Iob2 :影像物件Iovlp :重迭部分具体实施例方式由于左眼与右眼看到同一个物件时,左眼与右眼的呈现的影像会有些许不同,而人体的大脑即根据双眼看到的影像来建立三维(3D)影像。请参考图1A,其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而以一摄影机MS摄取一三维影像的示意图。摄影机MS设有左镜头CL与右镜头CR ;对于一个与摄影机MS相隔距离值Yl的物体OBl,左镜头CL将物体OBl撷取为左影像PL中的成像ILl,右镜头CR则将物体OBl撷取为右影像PR中的成像IRl。根据左影像PL与右影像PR,可形成一三维影像,其中,左影像PL与右影像PR之成像ILl与成像IRl间有一视差偏移量XI。当要播放三维影像时,左影像PL与右影像PR被分别呈现至观赏者的左右眼,透过成像ILl与IRl间的视差偏移量XI,即可使观赏者看到物体OBl的三维影像。 类似地,对一个与摄影机MS相隔距离值Y2的物体0B2而言,左镜头CL将物体0B2撷取为左影像PL中的成像IL2,右镜头CR则将物体OBl撷取为右影像PR中的成像IR2 ;左影像PL与右影像PR之成像IL2与IR2间有一视差偏移量X2,如图IB所示。应特别注意的是,相较于物体OBl,物体0B2与摄影机MS距离较远(即距离值Y2大于Yl),则成像IL2与IR2间的视差偏移量X2小于成像ILl与IRl间的视差偏移量XI。根据上述的特性,发展出一种三维深度值(3D depth)的概念。由图IA与图IB可知,比对形成三维影像的左影像IL与右影像IR各部分的视差偏移量,就可得知物体与摄影机MS间的距离。假设图IA的左影像PL被定义为一参考影像(reference image),则左影像PL与右影像PR中物体OBl之成像ILl与IRl间的视差偏移量Xl的正值,即为成像ILl与IRl的三维深度值。同理,在图IB中,当左影像PL同样被定义为一参考影像,左影像PL与右影像PR中物体0B2的成像IL2与IR2间的视差偏移量X2的正值,即为成像IL2与IR2的三维深度值。反之,在图IA及图IB中,若定义右影像PR为参考影像,则成像ILl与IRl的三维深度值即为视差偏移量Xl的负值,成像IL2与IR2的三维深度值则为视差偏移量X2的负值。如图IC所示,在左右影像IL与IR间比对出成像ILl与IRl的三维深度值,就可得知物体OBl与摄影机MS之间的距离值Yl。同理,比对左右影像IL与IR中的成像IL2与IR2,就可由成像IL2与IR2的三维深度值得知物体0B2与摄影机MS间的距离值Y2。换言之,依据三维深度值,可得知物体OBl与摄影机MS之间距离较近,物体0B2与摄影机MS间距离较远。依据图IC所示三维深度值的原理,即可将影像P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影像处理的方法,包含:接收至少一第一影像及至少一第二影像,为每一该第一影像的至少一部分取得对应的至少一三维深度值;依据该三维深度值,将每一第一影像的该部分撷取为一第一影像物件,以产生一第一迭加物件;依据每一该至少一第二影像的至少一部分取得一第二影像物件,以产生一第二迭加物件;以及将该至少一第一迭加物件与该至少一第二迭加物件进行一迭加处理以产生一合成影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处理的方法,包含 接收至少一第一影像及至少一第二影像, 为每一该第一影像的至少一部分取得对应的至少一三维深度值; 依据该三维深度值,将每一第一影像的该部分撷取为一第一影像物件,以产生一第一迭加物件; 依据每一该至少一第二影像的至少一部分取得一第二影像物件,以产生一第二迭加物件;以及 将该至少一第一迭加物件与该至少一第二迭加物件进行一迭加处理以产生一合成影像。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影像由多影像画面所产生,该多影像画面各包含相同的多物件;以及 为该每一第一影像的该至少一部分分别取得对应的该至少一三维深度值的步骤分别计算每一该多物件于该多影像画面之间的多至少一位移,以取得相关于该多物件的多三维深度值;其中,该每一第一影像的该每一部分相关于该多物件之一。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接收对应于该每一第一影像的该至少一部分的一感测距离;以及 为该每一第一影像的该至少一部分取得对应的该三维深度值的步骤根据该对应于该至少一部分的该感测距离,分别取得对应的该三维深度值。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每一第一影像为一电脑绘图,其提供对应于该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关联于距离值的参数;以及 为该每一第一影像的该至少一部分取得对应的该三维深度值的步骤根据该对应于该至少一部分的该至少一关联于距离值的参数,分别取得对应的该三维深度值。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每一第一影像的该部分撷取为该第一影像物件,以产生该第一迭加物件的步骤包含 对该每一第一影像物件进行一前处理,以分别产生该第一迭加物件;其中,该前处理包括调整该多第一影像物件的大小、颜色、亮度、锐利度或者三维深度值。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每一第二影像的该至少一部分取得该第二影像物件,以产生该第二迭加物件的步骤包含 对该每一第二影像物件进行一前处理,以分别产生该第二迭加物件;其中,该前处理包括调整该多第二影像物件的大小、颜色、亮度、锐利度或者三维深度值。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每一该至少一第二影像的该至少一部分取得该第二影像物件,以产生该第二迭加物件的步骤包含 为该每一第二影像的该至少一部分取得对应的至少一三维深度值,而将该每一第二影像的该至少一部分撷取为一第二影像物件。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迭加处理包含 依据该至少一第一影像物件与该至少一第二影像物件所对应的多三维深度值,分别对该至少一第一迭加物件与该至少一第二迭加物件提供对应的多优先权重,相关于一迭加顺序;以及 进行一迭加覆盖区处理,依据该迭加顺序将该至少一第一迭加物件与该至少一第二迭加物件迭加合成至该合成影像中。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为该至少一第二影像物件分别指定对应的至少一三维深度值。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该至少一第二影像物件分别指定对应的至少一三维深度值的步骤包含参考该第一影像物件对应的该三维深度值而指定该第二影像物件对应的该三维深度值。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该至少一第二影像物件分别指定对应的至少一三维深度值的步骤包含参考一手动输入设定信息而指定该第二影像物件对应的该三维深度值。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迭加处理包含 依据该第一影像物件与该第二影像物件所对应的多三维深度值,分别对该第一影像物件与该第二影像物件提供对应的多优先权重,相关于一迭加顺序;以及 进行一迭加覆盖区处理,依据该迭加顺序将该至少一第一迭加物件与该至少一第二迭加物件迭加合成至该合成影像中。1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迭加处理还包含对该合成影像进行一迭加后处理,包含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昆楠
申请(专利权)人:晨星软件研发深圳有限公司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