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天然气混输能源计量分配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97351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5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湿天然气混输能源计量分配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单个气田所生产的流体进行气液分离;b、对气液分离后得到的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分别进行计量,得出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的能量值,气相流体的能量值和液相流体的能量值相加得出单个气田流体的总能量值;c、将多个气田的流体混和处理合格后,经过输送管线输送给同一生产处理设施,得出总产量,在总产量中,根据各个气田的总能量值比例计算得出各气田的产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方法的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能量计量的分配方法,实现对混输流体的计量分配,满足了边际气田的开采要求,从开发周期和经济投资的对比上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极大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输送计量的
,具体是指一种干湿天然气混输能源计量分配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只对属于同一家公司的天然气进行计量后销售给下游客户,该计量技术成熟,销售分配简单,没有涉及到混输计量和要把销售的天然气分配给不同公司的问 题。对于所有权归属于不同的企业法人的海上气田,开发时必须建造安装自己的生产处理设施,投资大,建造周期长,这样边际油气田或小油气田的开采就没有经济效益,使边际油气田没有得到有效的开采。而已发现的边际气田由于单独开采没有经济价值,必须依托其它气田的处理设施进行开采,这就必须解决混输计量分配的技术问题,寻找经济技术合理可行的混输计量分配方法,开发边际气田,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要求。上述论述内容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可能与下面将被描述和/或主张的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相关的技术的各个方面,相信该论述内容有助于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因此,应了解是以这个角度来阅读这些论述,而不是承认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干湿天然气混输能源计量分配方法及系统,其可以依托现有海洋油气生产平台现有设备设施,开发单独开采没有经济效益的边际气田或小气田,使边际气田的开采有经济效益,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清洁能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干湿天然气混输能源计量分配方法,用于多个气田的能源混输,包括以下步骤 a、对单个气田所生产的流体进行气液分离;b、对气液分离后得到的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分别进行计量,得出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的能量值,气相流体的能量值和液相流体的能量值相加得出单个气田流体的总能量值; C、将多个气田的流体混和处理合格后,经过输送管线输送给同一生产处理设施,得出总产量,在总产量中,根据各个气田的总能量值比例计算得出各气田的产量。其中,在步骤b中,所述液相流体通过质量流量计和含水仪,计算得到液相流体中凝析油含量,凝析油含量与事先确定的凝析油单位发热量相乘得到液相流体的能量值。其中,在步骤b中,对气液分离后得到的气相流体进行组分分析和计量,经过组分分析计算得到气相流体的单位发热量,将气相流体的单位发热量与气相流体的计量结果相乘得出气相流体的能量值。一种干湿天然气混输能源计量分配系统,包括第一气田、第二气田、生产处理装置、混合输送管线、第一气液分离装置,第一气相计量装置、第一液相计量装置、第二气液分离装置、第二气相计量装置、第二液相计量装置,所述第一气液分离装置的输入端与第一气田连接,第一气液分离装置的气相流体输出端连接至第一气相计量装置,第一气液分离装置的液相流体输出端连接至第一液相计量装置;所述第二气液分离装置的输入端与第二气田连接,第二气液分离装置的气相流体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气相计量装置,第二气液分离装置的液相流体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液相计量装置;第一气相计量装置、第一液相计量装置、第二气相计量装置、第二液相计量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混合输送管线输送给生产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液相计量装置由第一质量流量计和第一含水仪组成,和/或,所述第二液相计量装置由第二质量流量计和第二含水仪组成。其中,所述第一气相计量装置由第一超声波流量计和第一气相组分仪组成,所述第二气相计量装置由第二超声波流量计和第二气相组分仪组成。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能量计量的分配方法,依托原有海洋油气生 产平台安装边际气田简单的分离设备和计量仪表,计算边际气田进入处理平台时的总能量,该能量用于参与计算油气的分配,实现对混输流体的计量分配,满足了边际气田的开采要求,从开发周期和经济投资的对比上说,本专利技术具有极大的优势。也可通过计算能量差值的方法,计算出现有处理平台的气田进入处理设施时的能量,不必对现有海上生产平台用于生产目的的计量设备或系统进行改造,节约投资成本和边际气田接入的建造时间,减少作业风险。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有益效果 I)节约边际气田的开采成本和减少设施建造安装周期,使边际气田的开发产生经济效益,同时降低建造风险。2)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平台设备设施和海底输送管线,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对其它边际气田的开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I是干湿天然气混输能源计量分配系统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干湿天然气混输能源计量分配方法及系统,其可以依托现有海洋油气生产平台现有设备设施,开发单独开采没有经济效益的边际气田或小气田,使边际气田的开采有经济效益,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清洁能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湿天然气混输能源计量分配方法,用于多个气田的能源混输,包括以下步骤a、对单个气田所生产的流体进行气液分离; b、对 气液分离后得到的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分别进行计量,得出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的能量值,气相流体的能量值和液相流体的能量值相加得出单个气田流体的总能量值; C、将多个气田的流体混和处理合格后,经过输送管线输送给同一生产处理设施,得出总产量,在总产量中,根据各个气田的总能量值比例计算得出各气田的产量。其中,在步骤b中,所述液相流体通过质量流量计和含水仪,计算得到液相流体中凝析油含量,凝析油含量与事先确定的凝析油单位发热量相乘得到液相流体的能量值。其中,在步骤b中,对气液分离后得到的气相流体进行组分分析和计量,经过组分分析计算得到气相流体的单位发热量,将气相流体的单位发热量与气相流体的计量结果相乘得出气相流体的能量值。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干湿天然气混输能源计量分配系统,包括第一气田I、第二气田2、生产处理装置3、混合输送管线4、第一气液分离装置5,第一气相计量装置6、第一液相计量装置7、第二气液分离装置8、第二气相计量装置9、第二液相计量装置10,所述第一气液分离装置5的输入端与第一气田I连接,第一气液分离装置5的气相流体输出端连接至第一气相计量装置6,第一气液分离装置5的液相流体输出端连接至第一液相计量装置7 ;所述第二气液分离装置8的输入端与第二气田2连接,第二气液分离装置8的气相流体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气相计量装置9,第二气液分离装置8的液相流体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液相计量装置10 ;第一气相计量装置6、第一液相计量装置7、第二气相计量装置9、第二液相计量装置10的输出端通过混合输送管线4输送给生产处理装置3。生产处理装置3得出油气的总产量,在总产量中,根据各个气田的总能量值比例计算得出各气田的产量。其中,所述第一液相计量装置7由第一质量流量计和第一含水仪组成,和/或,所述第二液相计量装置10由第二质量流量计和第二含水仪组成。液相流体通过质量流量计和含水仪,计算得到液相流体中凝析油含量,凝析油含量与事先确定的凝析油单位发热量相乘得到液相流体的能量值。其中,所述第一气相计量装置6由第一超声波流量计和第一气相组分仪组成,所述第二气相计量装置9由第二超声波流量计和第二气相组分仪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湿天然气混输能源计量分配方法,用于多个气田的能源混输,包括以下步骤:a、对单个气田所生产的流体进行气液分离;b、对气液分离后得到的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分别进行计量,得出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的能量值,气相流体的能量值和液相流体的能量值相加得出单个气田流体的总能量值;c、将多个气田的流体混和处理合格后,经过输送管线输送给同一生产处理设施,得出总产量,在总产量中,根据各个气田的总能量值比例计算得出各气田的产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天然气混输能源计量分配方法,用于多个气田的能源混输,包括以下步骤 a、对单个气田所生产的流体进行气液分离; b、对气液分离后得到的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分别进行计量,得出气相流体和液相流体的能量值,气相流体的能量值和液相流体的能量值相加得出单个气田流体的总能量值; C、将多个气田的流体混和处理合格后,经过输送管线输送给同一生产处理设施,得出总产量,在总产量中,根据各个气田的总能量值比例计算得出各气田的产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干湿天然气混输能源计量分配方法,在步骤b中,所述液相流体通过质量流量计和含水仪,计算得到液相流体中凝析油含量,凝析油含量与事先确定的凝析油单位发热量相乘得到液相流体的能量值。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干湿天然气混输能源计量分配方法,在步骤b中,对气液分离后得到的气相流体进行组分分析和计量,经过组分分析计算得到气相流体的単位发热量,将气相流体的単位发热量与气相流体的计量结果相乘得出气相流体的能量值。4.一种干湿天然气混输能源计量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田(I)、第二气田(2)、生产处理装置(3)、混合输送管线(4)、第一气液分离装置(5),第一气相计量装置(6)、第一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少勇沈宏欧光尧李劲松温家明邓传忠熊永卫金光智胡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