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螺杆增压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973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5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螺杆增压挤出机,包括底座,依次设置于底座上的喂料段、送料段和出料段,所述送料段与出料段中间设有挤出增压塑化段,变频调速主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直接驱动送料段和与送料段固定连接的挤出增压塑化段,所述出料段连接于挤出增压塑化段的后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对物料的塑化与增压挤出合二为一,仅采用一套驱动装置,既有良好的塑化效果又有足够大的挤出力及低能耗大产量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塑料制品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螺杆增压挤出机
技术介绍
目前我们所用的各种塑料制品都是要经过各种塑料机械设备加工而成,但其中有一样设备是必备的就是它的塑化装置挤出机,现有使用设备分为有三种、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行星挤出机等。就第一种单螺杆挤出机,相对结构是比较简单的一种也是早期开发的一种,它的原理是一根等距不等深或者是不等距不等深这样设计而变动,外部是一个螺筒和电加热管(圈)装置,单螺杆是通过减速箱由电机驱动而运行,塑料原料由料斗通过喂料螺杆由电机 驱动定量喂料给单螺杆螺槽,物料进入单螺杆螺槽运行输送和螺距的挤压,再经过外部螺筒的热量传递熔融挤出塑化,对于单螺杆最大的优点是有挤出力,所以它所使用的范围也较广泛,如型材、管材、流延片材挤出、造粒等,但其最大的缺陷是塑化能力差、配混合不均匀、容易出焦黑料、效率低、耗能大等。双螺杆挤出机就它的设计原理无非是在单螺杆的基础上加装了一根同样的螺杆,当然这样的设计其型能又要比单螺杆优越很多,型号种类也有几种,比如双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平形双螺杆挤出机等,其优点要比单螺杆挤压力要大、塑化及配混能力有一定的改善、自洁性能有部分优势、同样耗能产量相对有所提高等。其结构是两根同样的螺杆和螺筒,螺筒外部有电加热圈进行恒温加热,一台双输出轴带动两根螺杆的减速箱由电机驱动进行运转,配混好的塑料原料由料斗通过喂料螺杆由变频电机驱动定量喂料,物料进入双螺杆螺槽输送挤压,由外部热量传递熔融塑化挤出。由于该设备各方面要优于单螺杆其使用范围也较单螺杆广泛,如型材、管材、流延片材挤出、压延片材挤出、造粒等,但其缺陷是对于要求生产高品质材料还是存在塑化不均现象,容易出晶点、黑焦点、自洁性差、停机需拆除螺杆做清理工作而且十分麻烦、耗能大产量低等。行星挤出机其结构分为五大部分,一、塑化段(简称三件套),二、送料段,三、减速驱动部分,四、料斗喂料部分,五、型钢结构支撑部分组成。其中行星挤出机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部件就在于它的塑化段(三件套),(三件套)的组合件是内螺筒、主螺杆、小螺杆。其中内螺筒内表面是经精加工的螺旋内齿供小螺杆旋转啮合运行,内螺筒的外表面是螺旋通道供导热油恒温加热及冷却,再有外套热套合制成,主螺杆外表面也是螺旋外齿传动小螺杆啮合运行,其中主螺杆芯部有螺旋通道供导热油进出恒温工作,主螺杆一端是外花键与送料螺杆连接传动运行,小螺杆外表面是螺旋外齿,啮合在主螺杆与内螺筒之间,被主螺杆主传动带动作行星式旋转运行。送料段是送料螺筒与送料螺杆组合而成,其中送料螺筒有内套和外壳当中是螺旋通道供冷却水恒温,送料螺杆外表面是矩形螺纹,芯部有一个贯穿孔供主螺杆的导热油管通过,送料螺杆的两端有内花键与主螺杆和减速箱输出轴连接。减速驱动部分是由一台多级速比齿轮组合,输出轴芯部有一个贯穿孔供主螺杆的导热油管通过,其中一端有外花键与送料螺杆连接,尾端安装旋转接头与主螺杆油管连接,输入轴是通过弹性联轴器与电机连接驱动。料斗喂料部分是配混好的原料经料斗至喂料螺杆,由变频电机驱动喂料螺杆定量喂料至送料螺杆。型钢结构支撑部分是由钢板焊接回火处理制作,供电机、减速箱、送料段、塑化段支撑。行星挤出机在其生产效率和型能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其特殊的塑化结构,根据不同规格型号小螺杆有7 14根,经主螺杆传动运转由内螺筒恒定小螺杆,物料自送料螺杆送入塑化段(三件套)经高速研磨、滚压剪切、混炼、混合、塑化、并不断产生新的表面挤出,内部物料热量由内螺筒和主螺杆恒温恒定,可长时间大产量生产、不会出现焦黑料现象,停机开机不用拆螺杆自洁性能好,与同类型机相比耗能低、产量大及维修成本低等。但其缺陷是挤出力小、塑化物水份汽泡多,首先我们已经了解了行星挤出机自喂料至送料螺杆再送入塑化段(三件套)塑化挤出,当中塑化物进入塑化段进行高速研磨、滚压剪切时,之中的主螺杆与小螺杆也是在高速旋转运行,物料在螺杆与螺杆之间螺杆与螺筒之间的啮合间隙滚压挤出,当中的小螺杆是浮在物料之间旋转运行、根本不与主螺杆和螺筒表面摩擦,所以塑化段(三件套)的磨损小,但这当中的问题就是一但出料口受阻,物料马上从螺杆啮合缝隙还有小螺杆与小螺杆之间的间隙退回,这时出料口的物料出不去,已塑化的物料还在出料 口高速运转摩擦使得物料会立即降解烧焦。所以行星挤出机出料口除了一块挡住小螺杆轴向力的挡板都是敞开式的生产方式。经塑化的物料在出料口挤出形状基本上是齿条带状,在塑料原料和各种配方拌和在一起生产之前,是有吸湿性材料或空气湿度或配方液体组合而成,在生产之中遇到高温在出料口没有很大的挤压力的前提下,水份汽泡很容易夹在物料当中,所以在生产高品质材料产品当中使用行星挤出机需要配合一台单螺杆挤出机增压排气以达到最佳品质,使用范围目前只有在片材压延行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螺杆增压挤出机,将对物料的塑化与增压挤出合二为一,仅采用一套驱动装置,既有良好的塑化效果又有足够大的挤出力及低能耗大产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螺杆增压挤出机,包括底座,依次设置于底座上的喂料段、送料段和出料段,所述送料段与出料段中间设有挤出增压塑化段,变频调速主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直接驱动送料段和与送料段固定连接的挤出增压塑化段,所述出料段连接于挤出增压塑化段的后端。其中,所述挤出增压塑化段包括母螺杆、子螺杆和增压螺套,所述增压螺套由内螺套和外壳I构成,两者中间为供加热或冷却的螺旋油槽I,所述外壳I上设有的导热油进口 I和导热油出口 I与螺旋油槽I连通,所述内螺套内表面制有C型槽;所述母螺杆表面为螺旋齿轮式型面,所述子螺杆表面也为螺旋齿轮式型面,所述母螺杆和子螺杆相啮合且在内螺套的C型槽里运转,所述母螺杆的芯部制有供加热或冷却的螺旋油槽II,母螺杆的一端与送料段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出料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子螺杆为6 14根。其中,所述出料段为出料模头,所述出料模头由内模头和外壳II构成,所述内模头与外壳II焊接制成,两者中间为供加热或冷却的夹层,所述外壳II上设有的导热油进口 II和导热油出口 II与夹层连通,所述外壳II与外壳I固定连接为一体。进一步地,所述内模头的内腔呈喇叭状,所述喇叭状的大口端超向挤出增压塑化段,其小口端为出口端。其中,所述喂料段包括料斗、喂料机、变频喂料电机和下料套,所述喂料机上方设有料斗,喂料机与变频喂料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下料套置于喂料机一侧的出口端且其下端口与送料段连通;所述送料段包括送料螺杆和送料螺筒,所述送料螺筒由内筒和外壳III构成,两者中间为供加热或冷却的螺旋油槽III,所述外壳III上设有的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与螺旋油槽III连通,所述送料螺杆一端与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母螺杆固定连接,所述送料螺杆芯部制有供加热或冷却的螺旋油槽IV,所述螺旋油槽IV—端与螺旋油槽II连通,其另一端与设置在减速机输出轴后端的导热油管旋转接头连通。进一上地,所述料斗上设有料位控制器和观察窗口。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1、即有非常良好的塑化效果又有很大的挤出压力; 2、可适用于目前所有的塑料制品的挤出塑化;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多螺杆增压挤出机,包括底座(33),依次设置于底座(33)上的喂料段、送料段和出料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段与出料段中间设有挤出增压塑化段,变频调速主电机(5)的输出轴与减速机(6)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6)的输出轴直接驱动送料段和与送料段固定连接的挤出增压塑化段,所述出料段连接于挤出增压塑化段的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螺杆增压挤出机,包括底座(33),依次设置于底座(33)上的喂料段、送料段和出料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段与出料段中间设有挤出增压塑化段,变频调速主电机(5)的输出轴与减速机(6)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6)的输出轴直接驱动送料段和与送料段固定连接的挤出增压塑化段,所述出料段连接于挤出增压塑化段的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螺杆增压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增压塑化段包括母螺杆(14)、子螺杆(13)和增压螺套(12),所述增压螺套(12)由内螺套(23)和外壳I(24)构成,两者中间为供加热或冷却的螺旋油槽I (25),所述外壳I (24)上设有的导热油进口 I (15)和导热油出口 I (16)与螺旋油槽I (25)连通,所述内螺套(23)内表面制有C型槽;所述母螺杆(14)表面为螺旋齿轮式型面,所述子螺杆(13)表面也为螺旋齿轮式型面,所述母螺杆(14)和子螺杆(13)相啮合且在内螺套(23)的C型槽里运转,所述母螺杆(14)的芯部制有供加热或冷却的螺旋油槽II (26),母螺杆(14)的一端与送料段固定连接, 其另一端与出料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螺杆增压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螺杆(13)为6 14根。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螺杆增压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段为出料模头(17 ),所述出料模头(17 )由内模头(27 )和外壳II (28 )构成,所述内模头(27 )与外壳II(28)焊接制成,两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昌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龙山凤机器制造有限公司邹昌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