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黄顶菊作原料的鸡饲料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67433 阅读:4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4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黄顶菊为原料的鸡饲料及其制作方法。饲喂所述饲料能够提高饲料转化率1.5%~6.1%;能够降低鸡肉脂肪含量4.8%~25.0%,增加蛋白质含量9.5%~19.4%,增加氨基酸总量1.7%~4.3%,提高了鸡肉营养价值,并使鸡肉口感嫩度更好;能够提高鸡蛋的营养价值,增加粗蛋白质含量3.3%~10%,增加游离氨基酸总量2.5%~7.8%,增加卵磷脂4.0%~11.5%。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途径,将其变废为宝,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鸡饲料的
,尤其是。
技术介绍
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 (L. ) Kuntze]是近年来传入我国,对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的一种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原产南美洲,由于引种等原因传播扩散,成为世界性的恶性入侵杂草。2001年我国首次在河北衡水湖发现黄顶菊,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控技术措施,黄顶菊在河北、天津、山东迅速扩散蔓延,并在部分地区严重发生。 黄顶菊入侵农田,对农作物产量影响很大。黄顶菊在麦田发生,可造成亩穗数降低、千粒重下降。在生长过黄顶菊的土壤里种植大豆,其发芽能力降低(周显忠,刘丽云.浅谈新外来物种黄顶菊的危害与防治[J].农技服务,2008,25 (I) :52-89.)。黄顶菊在棉田中发生可显著影响棉花的生长发育,导致棉花株高降低,茎杆纤细,现蕾晚、少,果枝数和铃数减少,甚至引起棉株死亡,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当黄顶菊的密度达10株/m2时,棉花的死亡率在30%左右;密度为20 40株/m2时,棉花死亡率可达50% 70%。黄顶菊密度为I株/m2时,棉花产量损失可达30%;黄顶菊密度为2株/m2时,棉花产量损失可达60%;黄顶菊密度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黄顶菊作原料的鸡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鸡饲料通过加入黄顶菊作为原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黄顶菊作原料的鸡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鸡饲料通过加入黄顶菊作为原料制成。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饲料,其中,黄顶菊的含量为10.0% 20. 0% (质量比,下同);优选的,黄顶菊含量范围为14.0% 16.0%。3.如权利要求I 2所述的饲料,其中,还包括玉米粉、大豆柏、小麦麸、石粉四种原料及复合预混料; 其中,每千克复合预混料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应包含且含量不低于VA(247500IU)、VD3(93750IU)、VE(525IU)、VK(105mg)、叶酸(22. 5mg)、生物素(2. 25mg)、Cu(170mg)、Fe (1650mg)、Zn (1580mg)、Mn (1570mg)、I (25mg)、Se (7. 5mg)。4.如权利要求I 3所述的饲料,其中,含有玉米粉48.5 % 60. 6 %、大豆柏16. 0 % 23. 9%,小麦麸3. 2% 7. 7%、石粉3. 0% 5. 4%、复合预混料4. 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饲料,在鸡不同生长阶段,玉米粉、大豆柏、小麦麸、石粉四种原料的搭配及含量为 (1)8周 11周,玉米粉52.8% 59. 7%、大豆柏20. 0% 22. 6%、小麦麸3. 2% 3. 7% ; (2)12周 18周,玉米粉53. 6% 60. 6%、大豆柏16.0% 18. 1%、小麦麸6. 4% 7. 3% ; (3)19周 5%产蛋,玉米粉52. 0% 58. 7%、大豆柏21. 0% 23. 9%、石粉3. 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卫东张国良张瑞海韩颖张衍雷燕斐斐王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