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能补供结构的
,具体为ー种墙壁插座。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能供给结构一般为直接接入电源或者使用内置电池两种方式,其中内置电池包括了五号充电电池、七号充电电池,现有的五号充电电池、七号充电电池均需要被放入带有外壳的充电器中,通过充电器连接到电源插座上,其需要随身携帯充电器,使得外出途中负重增加,给外出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ー种墙壁插座,其使得五号充电电池、七号充电电池可以直接使用该墙壁插座进行充电,省去了随身携帯充电器的烦恼,减轻了外出途中的负重,给外出带来方便。ー种墙壁插座,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墙壁、插座外壳,所述插座外壳的内侧置于所述墙壁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包括嵌装入所述墙壁内的安装槽、插座主体,所述插座主体的套装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空腔,所述插座主体的内侧外缘端面设置有外凸结构,所述安装槽的外侧内缘端面设置有挡位块结构,所述外凸结构位置朝向所述挡位块结构,所述插座主体包括外侧插座面板、内侧充电腔体,所述内侧充电腔体的两侧设置有正极触点、负极触点,所述正极触点、负极触点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电源线,所述内侧充电腔体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壁插座,其包括墙壁、插座外壳,所述插座外壳的内侧置于所述墙壁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包括嵌装入所述墙壁内的安装槽、插座主体,所述插座主体的套装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空腔,所述插座主体的内侧外缘端面设置有外凸结构,所述安装槽的外侧内缘端面设置有挡位块结构,所述外凸结构位置朝向所述挡位块结构,所述插座主体包括外侧插座面板、内侧充电腔体,所述内侧充电腔体的两侧设置有正极触点、负极触点,所述正极触点、负极触点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电源线,所述内侧充电腔体位于所述外凸结构的靠近所述插座主体一侧,所述外侧插座面板的内端面紧贴所述安装槽的外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壁插座,其包括墙壁、插座外壳,所述插座外壳的内侧置于所述墙壁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包括嵌装入所述墙壁内的安装槽、插座主体,所述插座主体的套装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空腔,所述插座主体的内侧外缘端面设置有外凸结构,所述安装槽的外侧内缘端面设置有挡位块结构,所述外凸结构位置朝向所述挡位块结构,所述插座主体包括外侧插座面板、内侧充电腔体,所述内侧充电腔体的两侧设置有正极触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