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器及其温度补偿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835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5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能的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及其温度补偿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温度补偿控制电路,连接在充电器主控芯片与充电电池之间,包括温度补偿模块、恒流控制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能很好地解决在夏季环境温度升高、最高充电电压过大而造成充电电池过充、冬季环境温度偏低而造成充电电池欠充的问题,根据温度对最高充电电压进行补偿,在温度过高时,减小最高充电电压,在温度偏低时,增大最高充电电压,解决充电电池缺水或硫酸盐化的问题,延长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能的转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及其温度补偿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充电器多采用普通的三段式充电方式,其最高充电电压都是固定不变的。实际上,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会导致电池的最高充电电压也随之改变,即绝大多电池的电化学活性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弱的,但是,普通的三段式充电方式是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的当使用环境温度升高时,充电电压应该降低,以避免电池过充;当使用环境温度降低时,充电电压应该升高,以避免电池充电不足。正因为如此,电池夏季过充、冬季欠充造成电池缺水和硫酸盐化,使得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补偿控制电路,旨在解决现有的充电器不能随温度的变化调整最高充电电压,而使得电池夏季过充、冬季欠充造成电池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温度补偿控制电路,连接在充电器主控芯片与充电电池之间,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接所述充电电池的正负极,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确定对所述充电电池的最高充电电压的温度补偿模块;输入端接所述温度补偿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端接所述充电器主控芯片的输入端,根据所述充电电池的最高充电电压调整充电电流大小的恒流控制模块;以及输入端接所述温度补偿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分别接所述充电器主控芯片、第三和第四输出端分别接所述充电电池的正负极,控制是否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开关控制模块。进一步地,所述温度补偿模块包括单片机U2、二极管Dl、二极管D2、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l、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l、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 ;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为所述温度补偿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接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同时接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和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为所述温度补偿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接所述充电电池的负极,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接所述单片机U2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单片机U2的第二输入端同时接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和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l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接基准源,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l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单片机U2的正电源端接基准源,所述电容Cl、所述电容C2和所述电容C3分别接在所述所述单片机U2的正电源端与地之间、所述单片机U2的第二输入端与地之间、所述单片机U2的第一输入端与地之间,所述单片机U2的接地端接地,所述单片机U2的复位端通过所述电容C4接基准源,所述电阻R7接在所述单片机U2的复位端与地之间,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阳极同时接基准源,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接所述单片机U2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单片机U2的PWM脉冲信号输出端为所述温度补偿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单片机U2的第三输出端为所述温度补偿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所述单片机U2的其他端口都悬空;进一步地,所述恒流控制模块包括比较器Ul、电容C5、电容C6、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和电阻R14 ;所述比较器Ul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lO作为所述恒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接所述温度补偿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电容C5接在所述比较器Ul的正相输入端与地之间,所述比较器Ul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ll接基准源,所述电阻R12接在所述比较器Ul的反相输入端与地之间,所述比较器Ul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4作为所述恒流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接所述充电器主控芯片的输入端,所述比较器Ul的输出端还同时接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13接所述比较器Ul的反相输入端。更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NPN型三极管Ql和PMOS管Q2 ;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同时接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和所述NPN型三极管Ql的基极,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 和所述NPN型三极管Ql的发射极共接在一起、同时作为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充电器主控芯片和所述充电电池的负极,所述NPN型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2接所述PMOS管Q2的栅极,所述PMOS管Q2的漏极作为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三输出端接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所述PMOS管Q2的源极作为所述开关控制模块的第二输出端接所述充电器主控芯片,所述电阻Rl连接在所述PMOS管Q2的栅极与源极之间。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包括上述的温度补偿控制电路。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器及其温度补偿控制电路,能够有效控制充电电池的最高充电电压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解决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充电电池夏季过充、冬季欠充而造成充电电池缺水或硫酸盐化的问题,延长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提供的温度补偿控制电路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补偿控制电路的元器件示例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I是本技术提供的温度补偿控制电路的结构框图,如图所示温度补偿控制电路连接在充电器主控芯片500与充电电池400之间,包括温度补偿模块100、恒流控制模块200和开关控制模块300 ;其中,温度补偿模块100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接充电电池400的正负极,用于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确定对充电电池400的最高充电电压;恒流控制模块200的输入端接温度补偿模块100的第一输出端、恒流控制模块200的输出端接充电器主控芯片500的输入端,用于根据确定的充电电池400的最高充电电压调整充电电流大小;开关控制模块300的输入端接温度补偿模块100的第二输出端、开关控制模块300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接充电器主控芯片500、开关控制模块300的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分别接充电电池400的正负极,用于控制是否对所述充电电池400进行充电。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补偿控制电路的元器件示例电路图。如图所示 作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温度补偿模块100包括单片机U2、二极管D1、二极管D2、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l、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l、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 ;其中,电阻R5的第一端为温度补偿模块100的第一输入端、并且接充电电池400的正极,电阻R5的第二端同时接电阻R6的第一端和电阻R9的第一端,电阻R6的第二端为温度补偿模块100的第二输入端接充电电池400的负极,电阻R9的第二端接单片机U2的第一输入端PO. 0,单片机U2的第二输入端PO. 2同时接电阻R8的第一端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l的第一端,电阻R8的第二端接5V基准源,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l的第二端接地,单片机U2的正电源端VDD接5V基准源,电容Cl、电容C2和电容C3分别接在单片机U2的正电源端VDD与地之间、单片机U2的第二输入端PO. 2与地之间、单片机U2的第一输入端P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度补偿控制电路,连接在充电器主控芯片与充电电池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补偿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接所述充电电池的正负极,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确定对所述充电电池的最高充电电压的温度补偿模块;输入端接所述温度补偿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端接所述充电器主控芯片的输入端,根据所述充电电池的最高充电电压调整充电电流大小的恒流控制模块;以及输入端接所述温度补偿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第一和第二输出端分别接所述充电器主控芯片、第三和第四输出端分别接所述充电电池的正负极,控制是否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开关控制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欢谢宝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必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