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48034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5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包裹有软质表皮的电缆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压条和尾线,所述电缆通过紧固组件夹紧在所述连接器本体和所述压条之间,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设置有插针,所述插针的头部在所述紧固组件的作用下刺穿所述电缆的软质表皮与所述电缆的线芯抵接,所述插针的尾部与所述尾线的一端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不用将主电缆截断用连接器取电,而是在主电缆的中间任意位置选点取电,而不截断主电缆,节省了连接器,电路传输稳定可靠,施工方便,经济益效明显。(*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属于工业连接器接插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网线端头大多采用水晶头压接技术,水晶头不能在电缆的中间任意位置引出压接点,目前,一些网络设备采用水晶头压接网线时,存在不防水,只传递通信信号,施工需要专业工具,线序排列需手工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装置,不用将主电缆截断用连接器取电,而是在主电缆的中间任意位置选点取电,而不截断主电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包裹有软质表皮的电缆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压条和尾线,所述电缆通过紧固组件夹紧在所述连接器本体和所述压条之间,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设置有插针,所述插针的头部在所述紧固组件的作用下刺穿所述电缆的软质表皮与所述电缆的线芯抵接,所述插针的尾部与所述尾线的一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电缆为扁平电缆,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穿刺接头和连接在所述穿刺接头一侧上的接线器,所述穿刺接头的另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容置所述扁平电缆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宽度与所述扁平电缆的宽度适配并且所述通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扁平电缆的厚度,所述通槽的基底面开设有贯通所述穿刺接头的插针孔,所述尾线的一端从所述接线器远离所述穿刺接头的一侧穿入与所述插针的尾部连接,所述插针的头部穿过所述插针孔并露出于所述通槽的基底面,所述插针的尾部以及其与所述尾线连接的一端溶注入所述接线器内。作为优选,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螺母、连接件和螺钉,所述穿刺接头上于所述通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贯通的第一紧固孔,所述压条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孔位置对应的第二紧固孔,所述连接件一端设有内螺纹,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器本体和所述压条通过所述螺钉与所述连接件内螺纹以及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件外螺纹在所述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上的共同配合夹紧所述电缆。作为优选,所述接线器与所述穿刺接头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作为优选,所述插针为扁平插针,所述插针孔为扁平插针孔。作为优选,所述插针为多个,所述插针孔与所述插针一一对应。作为优选,多个所述插针孔沿所述扁平电缆的宽度方向排成一排。作为优选,所述电缆的软质表皮采用软橡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穿刺接头和扁平插针,采用穿刺压接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水晶头不能在线的中间任意位置引出压接点问题。扁平电缆表皮采用软橡胶防护,便于穿刺和防水,线序在扁平电缆中排定,可进行小电流传送和控制。与以往技术相比不用将主电缆截断用连接器取电,直接用穿刺连接器在主电缆取电,主电缆不截断节省了连接器,电路传输稳定可靠,施工方便,经济益效明显。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的一个方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另一个方向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的穿刺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的扁平插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的紧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I-连接器本体 11-穿刺接头12-接线器111-通槽112-扁平插针孔 113-第一紧固孔2-压条21-第二紧固孔3-扁平电缆4-尾线5-扁平插针51-扁平插针的尾部52-扁平插针的头部6-密封垫7-紧固组件71-螺母72-连接件73-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图I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的穿刺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的扁平插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信号传输装置的紧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包裹有软质表皮的电缆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I、压条2和尾线4,其中,电缆为扁平电缆3。扁平电缆3通过紧固组件7夹紧在连接器本体I和压条2之间,连接器本体I上设置有插针,插针可以选用任何带有尖刺的插针,本实施例中插针为扁平插针5,扁平插针的头部52在紧固组件7的作用下刺穿电缆的软质表皮与扁平电缆3的线芯抵接,扁平插针5的尾部51与尾线4的一端连接。这样的结构采用穿刺压接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晶头不能在电缆中间任意位置引出压接点的问题。而采用扁平电缆3使得电缆中的线序在扁平电缆3中预先排定,使穿刺压接工序能够非常方便的进行,并且保证接线的正确性。同时,采用扁平插针(扁平PIN针)5,使得扁平插针5的头部52与扁平电缆3的线芯很好地实现面接触,避免因过流过压导致的接触不良。作为一种改进,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的连接器本体I包括相互连接的接线器12和穿刺接头11,穿刺接头11远离于所述接线器的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容置扁平电缆3的通槽111,通槽111的宽度与扁平电缆3的宽度适配并且通槽111的深度小于扁平电缆3的厚度,通槽111的基底面开设有插针孔,插针孔相应的为扁平插针孔112。尾线4的一端从接线器12远离穿刺接头11的一侧穿入与扁平插针的尾部51连接,扁平插针的头部52穿过扁平插针孔112露出于通槽111的基底面,扁平插针的尾部51以及其与尾线4连接的一端溶注入接线器12内。在实际工程运用当中,往往需要多路信号通道,因此,作为改进,接线器12内设置有多个扁平插针5,扁平插针孔112的位置与扁平插针5 —一对应且数量相同。其中,多个扁平插针孔112沿扁平电缆3的宽度方向排列,分别对应扁平电缆3中的每股线芯。扁平插针5的头部52穿过扁平插针孔112并且刺穿扁平电缆3的软质表皮与其线芯抵接。通过接线器12使得尾线4得以顺利规整地排列进入连接器本体I与扁平插针的尾部51连接,方便操作。通过穿刺接头11使得扁平插针5在扁平插针孔112的引导和支撑下顺利刺穿扁平电缆3。作为进一步改进,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的紧固组件7包括螺母71、连接件72、螺钉73,穿刺接头11上于通槽11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贯通的第一紧固孔113,压条2上设有与第一紧固孔113位置对应的贯通的第二紧固孔21,连接件72 —端设有内螺纹,另一端设有外螺纹,螺钉73与连接件72内螺纹、螺母71与连接件72外螺纹,在第一紧固孔113和第二紧固孔21上共同配合,将连接器本体(相互连接的接线器12和穿刺接头11)和压条2相互压紧,从而夹紧扁平电缆3。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的接线器12与穿刺接头1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6,密封垫6可以采用任何现有的密封方式对接线器12与穿刺接头11之间的间隙实行密封,从而使得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在户外恶劣的环境,例如雨雪天气中,最大程度达到防水防尘的效果。作为另一种改进,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的电缆(扁平电缆3)的软质表皮可以采用软橡胶制成,这样可以在达到防水、防重压、防挤压等效果的同时,便于扁平插针5刺穿,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裹有软质表皮的电缆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压条和尾线,所述电缆通过紧固组件夹紧在所述连接器本体和所述压条之间,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设置有插针,所述插针的头部在所述紧固组件的作用下刺穿所述电缆的软质表皮与所述电缆的线芯抵接,所述插针的尾部与所述尾线的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彦任崇巍徐福元张闽东朱玉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天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