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粒苋在修复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762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L.CU.)在修复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优选的籽粒苋三个品种R104、K112和K427栽植于镉污染土壤,然后收割地上部生物量,集中堆沤填埋,有效地清除土壤中的镉。本发明专利技术效率高、易操作、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籽粒苋是常用牧草,易栽培,生长与栽培习性很清楚,易于推广应用,富集系数高,可从5mg/kg污染农田中富集镉至叶内浓度约120mg/kg,茎部约65mg/kg,根部约69mg/kg,第一茬总生物量可达4~6t/亩,全年可达到10~15t/亩,第一茬可使耕作层(0~20cm)镉污染水平每年下降0.4~0.6mg/kg,中低度镉污染农田可在数年内达到安全生产要求,适用于三角洲沉积型污染耕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Cv.)的新用途,具体来说是在修复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却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目前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非常大,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据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调查显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这些经济先发展起来的地区,都出现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其中珠三角40%农田重金属含量超标。以地处珠三角腹地的广州为例,其郊区农地的重金属污染极为严重,对广州市东郊、南郊、番禺区、西北郊四个区域的调查显示,镉、铅、汞、锌四元素综合归类为中度至严重污染等级,镉均归属于严重污染等级。这些受污染的土地通常是生产力很高的沉积型土壤,农业利用率极高,毒性重金属不断通过农产品进入人畜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土壤中重金属主要是由长期污灌,城市垃圾在农业上的应用,以及乡镇企业尤其是电镀企业的排污而来。以广东省为例,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面积蔬菜、水稻等农用土地,60%是直接引用珠江河水进行污水灌溉,珠三角区内河流水质等级为V级和大于V级的占31.6%,流经各市中心城市的河流或河段的水质污染已日益严重,其水质类别大部分为V级或大于V级。据广东省环保局的环境质量报告,珠江部分河段,如市桥水道、佛山水道、深圳河、东莞运河水质受到重度污染。长期污水灌溉导致本地污灌土壤重金属污染大大高于清灌区,据调查,镉平均高4.5倍,铅2.1倍,铬3.1倍,铜4.2倍。广东省1999年在广州、韶关、茂名、梅州、湛江五市设定的基本农田保护监测点179个,监测面积8.4万公顷,结果显示,稻田重金属超标率为70.9%,8个重金属项目均出现超标,最高超标倍数为19.7倍。土壤重金属超标的直接结果是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监测区内,水稻重金属超标率达到82.9%,最高超标倍数为90.5倍。广东翁源县大宝山矿污染使所在的新江镇土壤铅超标44倍,镉超标12倍,当地成为肝病、癌症高发地区。当前重金属污染耕地的修复主要利用超富集植物,即将具有极高重金属富集能力的植物种植于污染地上,收获种植的超富集植物后进行焚烧和或填埋处置,达到清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目的。超富集植物通常具有专一性,如蜈蚣草可用于砷污染土壤的修复,印度芥菜可用于镉污染土壤的修复。目前,已发现的镉超富集植物数量有限,且生物量低,或不易栽培,或生长习性不了解,通常在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效果还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CU.)的新用途,即在修复镉污染土壤中的用途。我们发现高生物量牧草籽粒苋具有极高的镉富集能力,将它栽植于镉污染农田,容易栽培,生物量高,并能有效地清除土壤中的镉,从而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CU.)在修复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我们发现籽粒苋很多品种都具有很高的镉富集能力,富集系数通常在20~30,即地上部重金属浓度可达到土壤中浓度的20~30倍,从富集能力和生物量综合考虑,本专利技术优选R104、K112和K427三个品种。上述三个品种可从市场购买,例如可从辽宁省朝阳市畜牧科研所购买。为了更好地修复镉污染土壤,最好采用以下的栽培方法:在中低度镉污染(浓度<18mg/kg,高于这一浓度,籽粒苋生长受到一定影响,生物量较明显下降)土壤中以每亩500g种子的强度播种籽粒苋,施有机肥1000kg/亩和氯化钾80kg/亩,在亩高10~15cm时间苗定苗,株行距50cm×20cm,第一次约在生长50~60天,以后每次在40~50天,收割地上部生物量,集中堆沤填埋,每次收获留茬15cm,下留1~2片功能叶,刈割后施尿素50kg/亩,氯化钾30kg/亩,全年刈割4~5次。本专利技术效率高、易操作、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籽粒苋是常用牧草,易栽培,生长与栽培习性很清楚,易于推广应用,富集系数高,可从5mg/kg污染农田中富集镉至叶内浓度约120mg/kg,茎部约65mg/kg,根部约69mg/kg,第一茬即可使耕作层(0~20cm)镉污染水平每年下降0.4~0.6mg/kg,多茬收获生物量可达10-15t/亩,中低度镉污染农田可在数年内达到安全生产要求,适用于三角洲沉积型污染耕地,在农田中栽植3种优质籽粒苋并进行清除处理,可快速降低农田的镉含量,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可以先栽植1造籽粒苋,对土地进行除污性处理,实现土壤无镉污染,也可以休耕期种植籽粒苋,实现短期内有效降低农田镉污染水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以优选的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CU.)R104、K112和K427三个品种的应用效果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CU.)R104的应用效果在含镉5mg/kg土壤,以每亩500g种子的强度播种籽粒苋,施有机肥1000kg/亩和氯化钾80kg/亩,在苗高10~15cm间苗定苗,株行距50cm×20cm,第一次约在生长60天,以后每次在50天,收割地上部生物量,集中堆沤填埋,每次收获留茬15cm,下留1~2片功能叶,刈割后施尿素50kg/亩,氯化钾30kg/亩,测定第一茬叶、茎、根各三个样品的含镉量,以及干物质叶/茎比,结果见表1、2。第一茬生物量湿重约4t/亩,按干生物量约800kg/亩计算,籽粒苋每年可从土壤中清除约82g的镉,相当于20cm耕层镉下降0.4mg/kg(耕层土量-->667m2×0.2m×1500kg/m3,约200t)。收获的植物经过堆沤后作为危险废弃物进行填埋。实施例2: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CU.)K112的应用效果实验方法同实施例1。叶、茎、根各三个样品的含镉量,以及干物质叶/茎比测定结果见表1、2。第一茬生物量湿重约4.8t/亩,按干生物量约960kg/亩计算,籽粒苋每年可从土壤中清除约98g的镉,相当于20cm耕层镉下降0.5mg/kg(耕层土量667m2×0.2m×1500kg/m3,约200t)。收获的植物经过堆沤后作为危险废弃物进行填埋。实施例3: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CU.)K427的应用效果实验方法同实施例1。叶、茎、根各三个样品的含镉量,以及干物质叶/茎比测定结果见表1、2。第一茬生物量湿重约6t/亩,按干生物量约1200kg/亩计算,籽粒苋每年可从土壤中清除约118g的镉,相当于20cm耕层镉下降0.6mg/kg(耕层土量667m2×0.2m×1500kg/m3,约200t)。收获的植物经过堆沤后作为危险废弃物进行填埋。表1  栽培于含镉5mg/kg土壤3种籽粒苋体内镉含量(mg/kg)  品种    叶  茎  根  籽粒苋  K112  籽粒苋  R104  籽粒苋  K472  总平均    测定值    120.3    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籽粒苋(AmaranthushypochondriacusL.CU.)在修复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CU.)在修复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的籽粒苋(A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安李凝玉邹碧陈同斌任海夏汉平王法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