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617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5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机(10),具备形成有空气吹出口(11)的壳体(12)。空调机(10)包括多个纵格(41)和接水部(51)。多个纵格(41)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形状,且在空气吹出口(11)沿水平方向隔开间隔而排列。接水部(51)位于多个纵格(41)的正下方。接水部(51)与壳体(12)的一部分一体成型。接水部(51)能够接收并贮存沿各纵格(41)流下的水。据此,能够以低成本抑制沿各纵格向下方流动的结露水到达壳体内的电气元件或壳体的外表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备吹出格栅的空调机
技术介绍
—般而言,空调机的壳体具有向壳体内吸入空气的空气吸入口和将壳体内的空气吹出到壳体外的空气吹出口。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088278号中记载的空调机是落地式的室内机,空气吹出口设置于壳体的正面板。在该类型的室内机中,空气吹出口在前后方向开口,在该空气吹出口设有用于调节气流的方向的多个风门片和覆盖空气吹出口的格栅等。这些风门片、格栅呈沿水平方向、上下方向或该两方向延伸的板状、棒状等形状,且相邻的风门片之间、格栅之间隔开指定的间隔而被设置。当风门片、格栅包含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长的部分(纵格)时,如果从空气吹出口吹出的空气所含有的水分在纵格的表面结露,则存在该结露水容易沿纵格的表面向下方流动的倾向。如此沿纵格的表面流下的结露水例如流到壳体内的电气元件或壳体的外表面是不理想的。因此,需要一些对策,且需要将该对策所花费的成本抑制得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该空调机在空气吹出口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纵格,能够以低成本抑制沿各纵格向下方流动的结露水到达壳体内的电气元件或壳体的外表面。本技术所涉及的空调机,具备形成有空气吹出口的壳体,包括多个纵格,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空气吹出口沿水平方向隔开间隔而排列;以及接水部,位于所述多个纵格的正下方,与所述壳体的一部分一体成型,用于接收并贮存沿各纵格流下的水。附图说明图I (A)是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正视图,图I⑶是图I(A)的IB-IB线剖视图。图2 (A)是表示所述空调机的第一板的正视图,图2⑶是图2 (A)的IIB-IIB线剖视图。图3 (A)是从背面侧观察所述第一板的立体图,图3 (B)是表示所述第一板的后视图。图4是表示所述第一板的下端部以及第二板的上端部的剖视图。图5(A)是表示所述第二板的立体图,图5(B)是放大了图5(A)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6 (A)是表不所述空调机的第二板以及第二板的立体图,图6 (B)是放大了图6(A)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所述第三板的背面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10。(空调机的整体构造)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10是落地式的室内机,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壳体12。在该壳体12内收容有送风机31、电气设备收容部33、热交换器35等。壳体12包括壳主体13和正面板20,壳主体13包含顶面板、底面板、背面板、右侧面板和左侧面板。正面板20包含位于上部的第一板21、位于该第一板21的下部的第二板22以及位于该第二板22的下部的第三板23。第一板21具有在前后方向开口的空气吹出口 11。从正面观察时,空气吹出口 11 呈矩形状。第三板23具有在前后方向开口的空气吸入口 15。从正面观察时,空气吸入口15呈矩形状。在空气吸入口 15,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纵棒隔开指定的间隔而在水平方向上被排列。在空气吸入口 15的背面,在形成于该背面的省略图示的过滤器框架上装卸自如地安装有过滤器16。送风机31设置于壳体12内的下部,位于空气吸入口 15的背面侧。吹风机31是具备叶轮31a、收容该叶轮31a的壳体31b、和使叶轮31a旋转的马达31c的离心送风机。电气设备收容部33设置于空气吸入口 15的上缘附近。热交换器35的下端部位于壳体12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热交换器35的上端部位于壳体12的顶面板附近。热交换器35以下端部位于正面侧、上端部位于背面侧的方式,在壳体12内以倾斜的状态被设置。在热交换器35的下方,以覆盖热交换器35的下端部的方式设置有排水盘(drain pan) 340在由送风机31的马达31c使叶轮31a旋转时,室内的空气通过空气吸入口 15被吸入壳体12内并在壳体12内上升,且在热交换器35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后,从空气吹出口 11吹出到室内。(第一板以及第二板的构造)如图2(A)、⑶以及图3(A)、⑶所示,第一板21具有形成空气吹出口 11的矩形状的外框24。外框24包含位于上部的上框241、位于下部的下框242、位于右部的右框243和位于左部的左框244。在第一板21的空气吹出口 11设置有作为从上框241朝向下框242延伸的多个纵格的装饰杆41、架设于右框243与左框244之间的多个横风门片42以及架设于上框241与下框242之间的多个纵风门片43。在多个装饰杆41、多个横风门片42和多个纵风门片43中,多个装饰杆41位于最正面侧,多个纵风门片43位于最背面侧。本实施方式的多个装饰杆41是考虑到美观性而设置的。多个装饰杆41在空气吹出口 11沿水平方向隔开指定的间隔而排列。各装饰杆41呈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比水平方向的尺寸大)棒状或板状。各装饰杆41的上端部与上框241连接,各装饰杆41的下端部与下框242连接。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各装饰杆41的下端部的背面侧的部位与下框242 —体化。相邻的装饰杆41的下端部之间的区域的背面侧由下框242堵塞,而上下方向并未被堵塞。因此,如后所述,沿装饰杆41流下的结露水从装饰杆41的下端朝向接水部51落下。多个横风门片42在空气吹出口 11沿上下方向隔开指定的间隔而排列。各横风门片42呈在水平方向上细长的板形状,以大致与水平方向平行的姿势而被设置。各横风门片42的右端部能够转动地支撑于右框243上,各横风门片42的左端部能够转动地支撑于左框244上。各横风门片42的角度能够手动调整。多个纵风门片43在空气吹出口 11沿水平方向隔开指定的间隔而排列。各纵风门片43呈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板形状。各纵风门片43的上端部能够转动地支撑于上框241上,各纵风门片43的下端部能够转动地支撑于下框242上。多个纵风门片43通过设置于各纵风门片43的上端部附近的连接棒44而连接。该连接棒44与马达45连接,基于该马达45的驱动沿水平方向(左右方向)滑动移动。伴 随该滑动移动,多个纵风门片43的角度变化。如图4所示,第一板21的下框242具有朝向正面的正面部27。在该正面部27的表面27s形成有沿左右方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彼此平行的多个槽部25。各槽部25是从正面部27的表面27s向正面侧突出的多个凸部26之间的间隙。各槽部25发挥暂时贮存沿装饰杆41流下的结露水的功能。如图2(B)以及图3(A)所示,在第一板21的外框24的背面侧的空间设置有发泡树脂制的绝热材46。另外,在图3(B)中,省略了绝热材46的图示。绝热材46嵌入图3(B)所示的外框24的背面侧的空间S。如图I(A)和图2(A)所示,第二板22与第一板21的下方邻接而设置,从正面观察时呈矩形状。第一板21的下框242与第二板22的上缘部221在上下方向上相向。如图5(A)、(B)所示,第二板22具有通过灯的点亮、闪烁、熄灭等来显示空调机10的运转模式等的显示部81。第二板22的上缘部221具有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前后方向的尺寸的上缘面221s。该上缘面221s位于与第一板21的下框242相向的位置。在上缘面221s上形成有接水部51、一对导水路55、背面侧壁部56以及多个分隔壁57等。接水部51是能够接收并贮存沿各装饰杆41流下的水的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具备形成有空气吹出口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纵格,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空气吹出口沿水平方向隔开间隔而排列;以及接水部,位于所述多个纵格的正下方,与所述壳体的一部分一体成型,用于接收并贮存沿各纵格流下的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早川弘规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