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四平专利>正文

一种人体红外线感应LED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5897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5 18:26
一种人体红外线感应LED吸顶灯,它涉及一种吸顶灯。它包含安装板、LED灯珠、驱动器、灯罩;LED灯珠固定在安装板的上,驱动器固定在安装板的中心位置,且驱动器与LED灯珠连接,灯罩与安装板连接固定;它还包含红外感应头,红外感应头设置在灯罩的中心位置上,红外感应头通过连接线与驱动器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自定选择照亮时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外形美观,装饰性强,且该发光二极管LED的耗能低,光效好,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吸顶灯,具体涉及ー种人体红外线感应LED吸顶灯。技术背景吸顶灯安装在房间内部,由于灯具上部较平,紧靠屋顶安装,像是吸附在屋顶上,故称为吸顶灯。吸顶灯安装简易,款式简单大方,赋予空间睛朗明快的感觉,并且适合于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多处照明,很是实用。一般光源有普通白灯泡,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卤钨灯等。但是白灯炮、荧光灯的电能利用率低,发光效果差,而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卤钨灯的价格昂贵,这些光源都不适合用于家具装饰,随着科技的发展,发光二极管LED的价格逐渐降低LED灯开始普及应用,价格也逐渐降低,LED等的光效好、电能损耗低,使用寿命长,比较环保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人体红外线感应LED吸顶灯,它可以自定选择照亮时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外形美观,装饰性強,且该发光二极管LED的耗能低,光效好,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安装板I、LED灯珠2、驱动器3、灯罩4 ;LED灯珠2固定在安装板I的上,驱动器3固定在安装板I的中心位置,且驱动器3与LED灯珠2连接,灯罩4与安装板I连接固定;它还包含红外感应头5,红外感应头5设置在灯罩4的中心位置上,红外感应头5通过连接线与驱动器3的连接。本技术当外界光线弱的时候,人只要离灯的红外线感应头2-4米的距离,便会感应开关打开,使驱动通电,使灯珠发光。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自定选择照亮时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夕卜形美观,装饰性强,且该发光二极管LED的耗能低,光效好,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參看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安装板1、LED灯珠2、驱动器3、灯罩4 ;LED灯珠2固定在安装板I的上,驱动器3固定在安装板I的中心位置,且驱动器3与LED灯珠2连接,灯罩4与安装板I连接固定;它还包含红外感应头5,红外感应头5设置在灯罩4的中心位置上,红外感应头5通过连接线与驱动器3的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当外界光线弱的时候,人只要离灯的红外线感应头2-4米的距离,便会感应开关打开,使驱动通电,使灯珠发光。本具体实施方式可以自定选择照亮时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外形美观,装饰性 強,且该发光二极管LED的耗能低,光效好,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权利要求1. 一种人体红外线感应LED吸顶灯,它包含安装板(I)、LED灯珠(2)、驱动器(3)、灯罩(4) ;LED灯珠(2)固定在安装板(I)的上,驱动器(3)固定在安装板(I)的中心位置,且驱动器(3)与LED灯珠(2)连接,灯罩(4)与安装板(I)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红外感应头(5),红外感应头(5)设置在灯罩(4)的中心位置上,红外感应头(5)通过连接线与驱动器(3)的连接。专利摘要一种人体红外线感应LED吸顶灯,它涉及一种吸顶灯。它包含安装板、LED灯珠、驱动器、灯罩;LED灯珠固定在安装板的上,驱动器固定在安装板的中心位置,且驱动器与LED灯珠连接,灯罩与安装板连接固定;它还包含红外感应头,红外感应头设置在灯罩的中心位置上,红外感应头通过连接线与驱动器的连接;本技术可以自定选择照亮时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外形美观,装饰性强,且该发光二极管LED的耗能低,光效好,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文档编号F21V23/04GK202511149SQ201220089558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启泰, 王四平 申请人:王四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体红外线感应LED吸顶灯,它包含安装板(1)、LED灯珠(2)、驱动器(3)、灯罩(4);LED灯珠(2)固定在安装板(1)的上,驱动器(3)固定在安装板(1)的中心位置,且驱动器(3)与LED灯珠(2)连接,灯罩(4)与安装板(1)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红外感应头(5),红外感应头(5)设置在灯罩(4)的中心位置上,红外感应头(5)通过连接线与驱动器(3)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四平李启泰
申请(专利权)人:王四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