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944636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属于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领域,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可承重的中空单元体的调蓄水池主体,设置在调蓄水池主体内部并通往调蓄水池主体外部的检查井,设置在检查井内的潜水泵,与检查井连接的进水管道,与潜水泵连接的排水管道系统,与潜水泵连接的雨水回用管道系统,所述中空单元体开有至少两个用于雨水流动的水孔,所述调蓄水池主体外部包裹有防渗复合土工膜。该系统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噪声小、对环境影响轻微、综合性价比优、产品和材质可全部回收再利用等多种优点,是解决积水问题的理想方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城市的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的设计标准和建设步伐滞后于地上建筑物,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现象,导致城市整体排水能力不能满足实际要求,此外,许多城市的排水管网还存在设计不完善、局部区域管网设施与主干管不匹配等实际问题,这些都导致了在雨季在一些城市的下凹式、下穿式立交桥区和路段以及低洼区域经常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严重积水现象,严重影响交通,给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一些特殊地形积水区域还存在较大的安 全事故隐患,严重危及人员生命安全。上述问题急需得到妥善解决。严格按照有关设计规范设置满足实际需要的排水系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于城市中的新建区域,应充分认识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空间,应提前规划、及时建设完善的、高标准排水管网,同时应配套建设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将快速行洪排水和雨水综合利用有效结合起来,既有效排水,又能利用雨水资源。对于已经存在积水问题的已建成区域,对排水系统进行提标改造、提高排水系统实际行洪排水能力难度较大、代价较高,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在附近建设埋地式调蓄池增加储存调蓄容积、配套建设提升泵站。在降雨时,把地面积存的雨水尽快转移到地下调蓄池,消除路面积水,消减洪峰;在降雨停止、排水管网流量减小或排空后,调蓄池内储存的雨水既可以用水泵抽出沿原排水管网排放,也可以作为附近绿化浇洒、道路冲洗、景观补水使用。但是,埋地式调蓄池普遍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噪声大、对周围影响严重、造价高等诸多问题,并不是一种理想的解决积水问题的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其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噪声小、对环境影响轻微、综合性价比优、产品和材质可全部回收再利用等多种优点,是解决积水问题的理想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可承重的中空单元体的调蓄水池主体,设置在调蓄水池主体内部并通往调蓄水池主体外部的检查井,设置在检查井内的潜水泵,与检查井连接的进水管道,与潜水泵连接的排水管道系统,与潜水泵连接的雨水回用管道系统,所述中空单元体开有至少两个用于雨水流动的水孔,所述调蓄水池主体外部包裹有防渗复合土工膜。在本系统中,所述中空单元体是立方体或长方体。 在本系统中,所述防渗复合土工膜包括两层土工布和一层膜,膜夹在两层土工布之间。在本系统中,所述检查井井壁内侧设置有爬梯,井底设置在调蓄水池底部,井口设置有井座和井盖,井壁设置有圆孔。在本系统中,所述圆孔的设置方式为梅花形设置。在本系统中,所述潜水泵包括两种,一种用于排除调蓄水池主体内积存的雨水,另一种用于雨水利用加压输送。在本系统中,所述潜水泵设置有漏电自动停止保护装置和水位过低自动停止装置。 在本系统中,还包括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的雨水过滤室,所述雨水过滤室与进水管道连接。在本系统中,所述过滤装置是过滤网。在本系统中,还包括检修井,所述检修井井壁内侧设置有爬梯,井底设置在雨水过滤室顶部,二者空间相通,井口设置有井座和井盖。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设置在地下。降雨时,雨水通过雨水口流入进水管道,然后流入雨水过滤室,流速降低,雨水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后,雨水中夹带的杂物暂时沉积储存在雨水过滤室内,由专人定期清理外运。透过过滤网的洁净雨水通过一组进水管道流入与之对应的一组检查井,检查井井壁上均匀设置有大量的圆孔,雨水透过这些圆孔进入调蓄水池主体内暂时储存。由于调蓄水池主体具有很大容积,能储存相当多的雨水,这些储存的雨水暂时不通过排水管道系统往下游排放,而是待降雨停止后,其它排水管网排完雨水后,再开启潜水泵把调蓄水池内积存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系统排放出去,这就起到了调蓄排放雨水的作用。同时,这些储存在地下调蓄水池主体内的雨水还可以很方便地用于周围绿化、冲洗道路、补充景观用水等,此时只要开启潜水泵把调蓄水池主体内积存的雨水加压送出即可。本技术中的调蓄水池主体具有多个中空单元体,通过增减中空单元体的数量可以任意改变调蓄水池主体体积,因此本技术中的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场地并能满足不同蓄水量的需要。本技术中的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设置于地下,调蓄水池主体受到的土层压力很大,组成调蓄水池主体的中空单元体起到了重要的承重作用;进一步地,中空单元体上开有用于雨水流动的水孔,雨水可以在单元体内自由流进流出,因此中空单元体很好地满足了储存和利用雨水两方面的需求。因此,本技术中的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同时具备对雨水进行调蓄排放和储存利用两大类主要功能,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噪声小、环境适应性强、对周围影响轻微、综合性价比优、产品和材质可全部回收再利用等多种优点,是解决城市易积水区域积水问题的理想方案。附图说明图I为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调蓄水池主体;2……防渗复合土工膜;3......检查井;4......潜水泵; 5......排水管道系统;6......雨水回用管道系统;7......进水管道;8……筒形雨水过滤室;9......过滤网;10......检修井。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考图I至图3,在本技术中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包括调蓄水池主体I ;防渗复合土工膜2 ;检查井3 ;潜水泵4 ;排水管道系统5 ;雨水回用管道系统6 ;进水管道7 ;雨水过滤室8 ;过滤装置,即过滤网9 ;检修井10。整个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设置在地下。调蓄水池主体I具有多个可承重的中空单元体,每个中空单元体为长方体,尺寸为长I米,宽0. 5米,高0. 4米,为聚丙烯注塑成型,且开有两个水孔,调蓄水池主体I整体尺寸为长20米,宽10米,高4.8米,总体积960立方米,有效容积910立方米,其顶部距离地面5. 2米,底面距离地面10米。调蓄水池主体I外面包裹的防渗复合土工膜2为两布一膜,中间的膜为厚度为I毫米的低密度聚乙烯(PE)膜,膜两侧为密度为150克/平方米的土工布,防渗复合土工膜采用专用工艺焊接成一体。调蓄水池主体I内部设置有4座通往地面的检查井3,每两座检查井3的中心间距为2米,每座检查井3的总高度为10米,井壁内侧安装有爬梯,供检修人员上下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检查井用塑料制成,井壁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结构壁缠绕管,公称直径为DN1500,环刚度为SN8,井底为注塑成型,放置在调蓄水池主体I底部,井口安装承重型复合材料井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可承重的中空单元体的调蓄水池主体,设置在调蓄水池主体内部并通往调蓄水池主体外部的检查井,设置在检查井内的潜水泵,与检查井连接的进水管道,与潜水泵连接的排水管道系统,与潜水泵连接的雨水回用管道系统,所述中空单元体开有至少两个用于雨水流动的水孔,所述调蓄水池主体外部包裹有防渗复合土工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大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